福州市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1-08 福州市统计局

对外经贸旅游

招商方式不断创新,招商领域逐步拓宽,利用外资水平进一步提高。2003年,全市新批准外商投资项目359项;协议金额16.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6.1%;实际利用外资额13.02亿美元,增长8.3%。截至2003年末,全市已开业投产的外商投资企业达2308家。

对外贸易规模继续扩大。2003年,全市进出口总额82.9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1.2%。出口总额46.43亿美元,增长33.8%,其中外资企业出口37.12亿美元,增长29.9%;内资企业出口9.30亿美元,增长51.9%。

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持续发展。2003年,新签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合同金额5256万美元,完成营业额7921万美元,期末在外人员5844人。

“非典”过后,我市旅游市场逐步复苏,不断推出“健康游”、“周边游”、首届中国福州(海坛)国际沙雕节等旅游产品,激活市场人气。2003年,全市共接待国内游客721.6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8%;境外游客人数28.18万人次,下降5.1%。

交通邮电

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继续发展。2003年,全市完成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增加值121.95亿元,比上年增长10.8%。

交通运输业平稳发展。全年各种运输工具完成的货物发送量:铁路286.90万吨,比上年增长11.7%;公路4845万吨,下降1.2%;水运3111.77万吨,增长36.5%;民航3.61万吨,下降0.6%。各种运输工具完成的旅客发送量:铁路472.60万人次,比上年下降2.7%;公路8946万人次,下降4.2%;水运6.64万人次,下降34.1%;民航128.09万人次,增长5%。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4753万吨,比上年增长21.7%,其中集装箱吞吐量59.76万标箱,增长24.1%;旅客吞吐量0.92万人次,下降2.1%。全年对台直航809航次,其中“两马交流”客运188航次,旅客吞吐量7175人次。年末全市公路总里程4982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50.86公里。

邮政电信业快速发展。2003年,全市新增程控交换机48万门,年末程控交换机总容量291万门。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00.29亿元,比上年增长13.8%。年末电话用户235.85万户,比上年末增长20.4%;移动电话用户235.5万户,增长23.9%;全市共有IC卡电话3.12万部,其中市区1.61万部;全市电话普及率40.07部/百人,市区达72.89部/百人。2003年末,全市互联网用户达54.66万户,宽带网用户达10.51万户,比上年末增长265.9%。

金融证券保险

金融形势稳定,存款增加,贷款投放力度加大。2003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696.41亿元,比上年末增长22.0%,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876.22亿元,增长23.3%。各项贷款余额1367.21亿元,增长18.1%,中长期贷款589.47亿元,增长29.4%。个人消费贷款规模迅速扩大,年末个人消费贷款137.63亿元,增长31.9%,其中个人住房贷款120.57亿元,增长31.1%;个人汽车贷款6.16亿元,增长69.9%。全年现金净投放6.19亿元,比上年少投放1.62亿元。

证券市场在发展中规范。2003年末,我市辖区内共有上市公司15家,共有法人券商3家,证券经营部45个;全年股票、基金交易量1006亿元,比上年增长9.5%。

保险事业发展迅速。2003年,全市财产险保费收入7.44亿元,比上年增长2.7%;人身险保费收入25.12亿元,增长30.8%,其中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收入2.63亿元,增长93.4%。全年财产险赔款支出3.85亿元,赔付率51.72%;人身险年金给付0.80亿元,满期给付0.37亿元,死伤医疗给付0.28亿元。

科学技术教育

科技研究开发取得新进展,高新技术产业粗具规模。2003年,全市共实施星火计划130项,其中国家级星火计划3项;火炬计划及各类高新研发项目123项。共有44项科技成果获得市科技进步奖,23项科技成果获得省科技进步奖,1294项专利申请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公告。2003年,全市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工业产值420亿元,比上年增长20%;年末福州科技园区共有企业389家,软件园共有企业222家。科技园区全年实现高新技术产品产值138亿元,利税11.2亿元,出口创汇7.8亿美元。民营科技迅速发展,年末全市民营科技企业达671家,其中年产值超亿元的企业8家。民营科技企业成为全市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各类教育全面发展。2003年,全市拥有高等学校31所,招生5.09万人,在校生12.87万人,研究生5297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115所,在校生11.99万人;初中251所,在校生30.35万人,初中毕业生升学率69%;小学2081所,在校生53.86万人。全市共有省标准幼儿园27所,省一级达标中学9所,国家级重点职业技术学校4所。2003年,全市拥有民办小学22所,民办初中24所,民办高中17所。

文化卫生体育

文化活动健康活跃。群众性文化活动红红火火,全市社区建立统一的“社区文化长廊”,举办近30场“走进美的小区”文艺演出,我市选送的小品《第二道防线》获全国第二届“四进社区”文艺展演银奖;摄影作品《清风》获全国社文最高奖———“群星奖”银奖。2003年末,全市拥有文化馆14个;各类电影放映单位183个;艺术表演团体22个,艺术表演团体演出2837场,其中赴港澳台演出5场。全市拥有广播电台2座,广播节目17套,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7.64%;电视台2座,电视节目11套,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8.15%。全市拥有有线电视用户99.50万户,比上年末增长10.1%。全年出版图书2445种,13483万册;报纸32种,40344万份;各类杂志138种,3839万册。全市共有博物馆、纪念馆18个;公共图书馆14个,总藏书415.91万册。

卫生事业稳步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网络进一步完善,年末市区拥有社区卫生服务站160个。2003年末,全市卫生机构达1582所,其中医院72所;卫生机构床位1.87万张,其中医院床位1.32万张;专业卫生技术人员2.24万人,其中医生9855人;每千人拥有医院床位2.01张,每千人拥有医生1.68人。2003年末,全市拥有个体诊所、卫生保健所1253个;民营医院13个。

竞技体育成绩喜人,全民健身活动蓬勃活跃。2003年,我市运动健儿在国际比赛中共获5项冠军,5项亚军;在国家级比赛中共获23项冠军,13项亚军。群众性体育活动蓬勃开展,成功举办了第七届全民健身节暨首届社区健身运动会、第四届农民运动会等大型群众性体育活动。全市拥有体育场馆2931个,全民健身点254个,全年共举行县以上群众性体育竞赛活动69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