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人口人民生活 2003年末,全市常住总人口656万人,其中市区人口224万人。全市户籍总人口604.86万人,其中市区人口166.24万人。据抽样调查,2003年,全市人口出生率11.2‰,人口自然增长率5.8‰。 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加。2003年,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15052元,比上年增长7.2%。据抽样调查,2003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123元,比上年增长10.7%;市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179元,增长10.8%;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7347元,增长10.7%;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7385元,增长10.7%,其中食品支出3202元,增长3.7%,食品消费的比重(恩格尔系数)为43.36%;农民人均纯收入4402元,增长5%。 城乡居民居住条件继续改善,居民生活区物业管理、社区服务逐渐完善。2003年,城市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21.19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2%;住房成套率达91%。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40平方米,增长5.3%。 社会保障工作继续加强,覆盖面进一步扩大。2003年,全市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职工40.55万人,比上年增长13.1%;领取基本养老保险金的离退休人员16.68万人,增长4.7%。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职工34.55万人,增长21.4%;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离退休人员11.51万人,增长21.2%。参加失业保险的职工75.62万人,增长10.0%;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2.03万人,增长8.0%;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2%。 环境保护 通过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实施“蓝天、碧水、绿园、安静、洁净”五大工程,我市的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市区工业废水排放总量2633.75万吨,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达99.61%;烟尘排放量0.12万吨,烟尘控制区覆盖率达100%;工业粉尘排放量0.01万吨;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0.50万吨;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94.06%;噪声达标区覆盖率84.7%;城市污水处理率46.56%;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98.81%。市区环境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加大。2003年,全市共有国家级生态示范区1个,省级生态示范区9个;自然保护区24个,面积1280.33平方公里,占全市土地面积的10.7%。 围绕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目标,市区绿化、美化建设步伐加快。2003年末,城市园林绿化覆盖面积5877.76公顷,公共绿地面积1318.68公顷,人均公共绿地面积9.86平方米;拥有公园37座,总面积1219.01公顷;建成区园林绿地面积4674.10公顷,绿地率31.5%;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5298.91公顷,绿化覆盖率35.7%。 注:1、文中数字均为初步统计数; 2、户籍人口数由市公安局提供; 3、福州市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和农业、工业总产值绝对数按当年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4、人均生产总值用常住人口数测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