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陵市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交通和邮电 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实现较快增长,运营质量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2004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完成增加值8.85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20.3%。 2004年,全市铁路运输旅客发送量120万人,同比增长17.4%,货物发送量达199万吨。全市地方交通货物周转量293363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70.3%。其中公路货物周转量58747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9.8%;水路货物周转量234616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90.4%。地方交通旅客周转量83596万人公里,比上年下降11,6%。港口货物吞吐量1615万吨,比上年增长93.0%。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收入3.13亿元,比上年增长11.9%。其中,邮政业务收入0.43亿元,下降2.3%,电信(含移动公司、联通公司、铁通公司)业务收入2.70亿元,增长14.6%。年末城乡固定电话用户达19.98万户,比上年新增2.63万户,其中城乡住宅电话用户15.76万户,新增1.18万户;PHS(小灵通)用户4.39万户,新增1.34万户;移动电话用户25.45万户,新增6.98万户;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1.6万户。 国内贸易和市场物价 市场销售呈现旺盛态势。2004年,全市共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31亿元,比上年增长14.4%。其中,城市零售额28.19亿元,增长15.1%;县零售额2.52亿元,增长12.0%;县以下零售额3.60亿元,增长10.6%。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30.95亿元,增长12.8%;餐饮业零售额3.15亿元,增长33.8%;其他行业零售额0.22亿元,增长8.3%。2004年,市场建设力度不断加大,步行街区市场群建设基本完成,市场规模效应初步显现,专业市场的辐射能力逐步增强,城乡集贸市场稳步发展。 市场价格总水平上涨。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2003年上涨5.1%。分类看,食品类价格上涨11.5%;烟酒及用品类价格上涨4.0%;衣着类价格上涨4.0%;居住类价格上涨3.8%,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与上年持平;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价格下降1.9%;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价格下降5.7%;交通和通讯类价格下降0.7%。 生产领域价格大幅上涨。工业品出厂价格比上年上涨30.3%。其中,轻工业产品上涨6.9%,重工业产品上涨37.4%。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20.1%。 对外经济和旅游业 2004年,全市上下继续加大招商引资的工作力度,充分发挥开发园区招商的主力军作用,不断拓宽招商引资领域,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开放型经济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全年新批外商投资企业14家,较上年同期增加3家,投资总额4518万美元,合同利用外资1259万美元。全年实际利用外资5229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5.0%。 2004年,全市共完成外贸进出口总值75211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7.5%。其中,出口总值14578万美元,同比增长46.4%;进口总值60633万美元,同比增长35.5%。在出口贸易方式中,一般贸易出口全年完成7114万美元,同比增长47.1%;加工贸易出口全年完成7465万美元,同比增长45.8%。全市经济外向度为45.5%,位居全省前列。 旅游业快速增长。2004年,全年旅游总收入4.58亿元,比上年增长27.9%。其中,旅游外汇收入268万美元,增长28.9%;国内旅游收入4.44亿元,增长30.2%。接待海外游客4891人次,增长36.6%,其中,接待外国人3091人次,增长41.1%;接待国内游客98万人次,增长19.4%。年末全市共有星级饭店(宾馆)14个,房间数923间。共有旅行社14家,其中国际旅行社2家。旅游涉外定点生产单位8个,旅游线路5条,旅游区(点)6个。 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财政收入大幅增长。2004年,全市共完成财政收入16.89亿元,比上年增长58.1%。其中,上划中央财政收入9.61亿元,同比增长86.1%;完成地方财政收入7.29亿元,同比增长31.9%。 在地方财政收入中,增值税、营业税分别增长52.7%和33.4%。 分级次看,市直组织收入12.33亿元,同比增长64.4%;区级共组织收入2.98亿元,同比增长48.1%;铜陵县组织收入1.59亿元,比上年增长35.0%。财政支出结构进一步优化,对重点支出的保障力度不断加强。全年财政支出11.77亿元,增长19.8%,其中农业支出增长14.4%,教育支出增长20.1%,医疗卫生支出增长11.9%。 金融机构存贷款实现增长。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快速增长,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人民币,下同)133.82亿元,比上年末增加28.71亿元,增长27.3%。其中,企业存款47.90亿元,增长33.4%;城乡居民储蓄存款76.69亿元,增长22.6%。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为136.49亿元,比上年末增加20.45亿元,增长17.6%。其中,短期贷款68.07亿元,增长1.3%;中长期贷款39.43亿元,增长41.6%。 2004年末,我市在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股票的上市公司有5家,上市公司流通股市价总值37.74亿元,上市公司数量占全省上市公司总数的比重为11.4%。 保险业务进一步发展。年末全市保险机构数7家,全年保费收入3.20亿元,比上年增长11.4%。全年保险业务支出1.52亿元,比上年增长10.0%。其中,已决赔款和满期给付0.55亿元,比上年增长1.6%。 科学技术、教育和文化、卫生、体育 科技事业取得丰硕成果。全年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技活动,大力实施科技计划项目,共有24个项目被列入国家和省科技计划,获资助资金341万元,下达市级科技计划项目49项,安排资金405万元。深入推进产学研合作,促进科技成果在铜转化,年内成功举办了“清华大学科技成果信息发布会”、“中科院、市政府高新技术成果发布暨对接会”等产学研活动,签定技术合作项目6项。年内中国科大铜陵科技园一期工程建设有序进行,主体工程顺利完工,铜陵科技馆建成开放。2004年末,全市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24358万元,比上年增长45.4%,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开发经费投入相当于销售收入的比重为1.01%,比上年提高0.07个百分点。启动专利资助资金,鼓励企业技术创新,专利成果喜人,全年受理专利申请60件,授权专利37件。 高新技术产业进一步得到发展。2004年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50.2亿元、技工贸收入49.3亿元,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51.7%、86%。其中,铜陵电子材料产业基地实现产值38.6亿元,技工贸收入37亿元,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50.8%和57.4%。2004年末,全市民营科研企业124家。 教育事业持续发展。全年财政用于教育支出高达14147万元,比上年增长20.1%。2004年,教育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各类教育实现均衡发展,新课程改革全面推进,教学质量监管得到加强,在全省率先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职业教育和民办教育规模和效益都有明显提升,多元办学格局初步形成,经省政府批准的安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正式成立并于年内揭牌,铜陵学院新校区开始启用。2004年末,全市普通高校在校学生11409人,比上年增加2735人;各类中等专业学校在校学生5782人;普通中学在校学生47194人,比上年增加3247人,其中高中在校学生14730人,增加1894人;小学在校学生55426人,比上年减少3791人。2004年,普通高校毕业生2144人,比上年增加610人;各类中等专业学校毕业生484人;普通中学毕业生13514人,增加1027人;小学毕业生11715人,增加1149人。小学学龄儿童毛入学率109.55%,初中学生毛入学率为117.16%。2004年成人高等学校在校生和毕业生分别为4095人和1471人。全年社会考生报名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7682人次,其中,本科4287人次;全年自学考试毕业生数为412人,其中,本科204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