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市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小城镇建设成效显著。全年完成小城镇建设工作量1.24亿元,建制镇发展到24个,其中临涣、百善等8个中心镇已初具规模,不仅初步形成了小城镇框架体系,而且基础设施明显改善,人口和产业集聚功能不断增强。 环境治理和保护进一步加强。年末共有环境监理、监测站4个,环境噪声达标区1个,总面积15.6平方公里;烟尘控制区1个,总面积27平方公里。全年完成环境污染治理项目24项,工业烟尘排放达标率95.5%,工业粉尘达标率95.3%,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96.3%,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91%,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生态环境保护得到加强,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水平不断提高。"白色污染"专项整治工作成效显著。 十二、人口与人民生活 人口增长继续得到有效控制。据抽样调查,2002年全市人口出生率为12.56‰,比上年降低1.34个千分点;死亡率为4.78‰,比上年降低0.12个千分点;自然增长率7.78‰,比上年降低1.22个千分点。年末全市户籍人口201.22万人。 居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全部职工年平均工资为8914元,增长22.5%,其中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9512元,增长22.7%。据抽样调查,2002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065元,比上年增长14%,人均消费性支出4668元,增长6.1%,恩格尔系数为44.34%。每百户城镇家庭拥有彩色电视机119台,电冰箱92台,空调器60台,移动电话52部,淋浴热水器78台,照相机40架,影碟机46台,家用电脑11台。农民人均纯收入2347元,增长5.7%,人均生活费支出1311元,恩格尔系数47.8%。 社会保障制度日益完善。2002年末,全市有28.13万人参加了失业保险;有16.7万人参加了基本养老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扩大到26.63万人,比上年增加1.55万人。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金、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对低保人口做到了应保尽保。全年累计发放国企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资金0.46亿元,支付养老金1.63亿元。 注:国内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和工、农业总产值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幅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