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市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五、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73.47亿元,比上年增长14.3%,增速比上年加快1.7个百分点,为1998年以来的最高增幅。分城乡看,城市消费品零售额56.59亿元,比上年增长14%;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16.88亿元,比上年增长15.4%。分行业看,批发零售业零售额62.93亿元,比上年增长13.9%;住宿餐饮业零售额9.74亿元,比上年增长15.8%。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纷纷落户马鞍山,家乐福、麦当劳、必胜客等相继开业。 住宅、通讯、汽车、文教等消费继续升温。建筑及装潢材料类比上年增长181.3%,汽车类比上年增长65.2%,石油及制品类比上年增长29.7%,通讯器材类比上年增长58.5%,体育、娱乐用品类比上年增长30%。 农村消费品市场日趋完善。“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试点扩大到三区一县,建成乡级店38个、村级店255个。农村市场加速升温,市场销售增速比城市快1.4个百分点。 六、对外经济和旅游业 对外贸易强劲增长。外贸增长方式加快转变,对外贸易增势强劲,全年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为21.6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75.8%。其中:出口总额为5.4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73.5%。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均成倍增长,马钢公司成为安徽省首个进出口超15亿美元的企业。 出口商品结构继续优化。全市出口企业积极转变出口增长方式,高附加值产品比重提高。全年机电产品出口同比增长104.8%,占出口总额的23%;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同比增长192.4%,占出口总额的8.4%。 开放环境进一步提升。我市荣列国家统计局发布的首届中国投资环境百佳城市榜。 招商引资取得显著成效。坚持实施大开放主战略,积极创新招商方式,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全年实际利用外资2.05亿美元,增长40.4%;实际利用内资111.62亿元,增长146.1%。 旅游业保持较快增长。全年旅游业总收入14.68亿元,比上年增长21.3%。其中:国际旅游外汇收入1360.92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6.3%。全年共接待海外旅游者15215人次,比上年增长22.2%。年末星级饭店为17家。其中:四星级2家,三星级2家。 七、交通、邮电业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通信业发展较快。全年交通运输仓储业完成增加值21.73亿元,比上年增长15.6%。 客货运输全面增长。铁路旅客发送量118.2万人,比上年增长11.9%;铁路货运发送量494.9 万吨,比上年增长11.1%。全年港口货物吞吐量2393.1万吨,比上年增长19%。其中:进口1856.9万吨,出口536.2万吨。 邮电通信业快速发展。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收入6.33亿元,比上年增长13.4%。年末固定电话用户为49万户。其中:城市电话用户36万户,乡村电话用户13万户。年末移动电话用户为52.8万户,比上年增加15.44万户。全市宽带用户为8.2万户,比上年末增长63%。年末国际互联网用户为12.78万户,比上年增长21.7%。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财政实力再迈新台阶。全年财政收入76.28亿元,比上年增长19%,其中:中央财政收入40.18亿元,增长16.4%;地方财政收入36.1亿元,增长22.1%。马鞍山经济开发区财政收入3.21亿元。三个区财政收入均超2亿元。财政支出结构继续调整。全市累计财政支出38.24亿元,比上年增长31.3%。 金融运行态势良好。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为373.13亿元,比年初增加54.87亿元。城乡居民储蓄余额为198.77亿元,比年初增加26.63亿元。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为268.53亿元,比年初增加73.16亿元。全年货币投放691.56亿元,比上年增长13.4%;货币回笼660.23亿元,比上年增长13.6%。 企业融资取得重大成果。马钢在A股市场首家公开发行55亿元分离交易可转换公司债券。中钢天源公司在深圳交易所成功上市,募集资金1.3亿元。 保险市场稳步扩大。年末全市保险机构为8家。全年保险公司保费收入总额7.88亿元,比上年增长16.4%。 九、城市建设 城市建设管理强力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新建、改造城市道路19公里。公用设施日趋完善。500千伏滁马输变电、220千伏恒兴变启动送电,移动、电信枢纽项目相继开工。向山垃圾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达到国家一级标准。王家山污水处理厂改扩建工程按进度推进。天然气供气范围向农村延伸。市区至当涂县城公交车正式开通。城市中心区绿化美化亮化全面完成,采石河节庆广场基本完工。扎实开展“城市管理年”活动。强力推进违法建设拆除工作,全年共拆除城区违法建设60多万平方米。 城市环境明显改善。全面完成城市中心区绿化,建成了6000平方米的太白游园,成功举办2006年金秋花展,大力推进雨山湖水域生态治理。城市水环境治理项目获得“中国人居环境奖”。加快推进采石风景区配套设施建设,《采石风景区总体规划》通过了建设部、国土资源部、发改委等国家六部委的专家审查。新增绿地面积129万平方米,市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2.21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2.06%。 十、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事业取得新进展。国家“863”新材料基地建设取得重要进展,茂文科技工业园等一批高科技项目在新材料产业园开工建设或建成投产。科创中心被批准为国家级创业中心,在孵企业达60多家。环保科技园建成使用,留学人员马鞍山创业园获省政府批准设立。国家金属矿产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工程研究中心开工建设,国家金属矿山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通过科技部验收。当涂县进入国家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行列,花山区工业集中区被批准为省级民营科技园。 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确立了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战略目标,编制完成“十一五”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划。全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为173.7亿元,同比增加32.6%。全市共有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5家,高新技术企业49家,高新技术产品63个,民营科技企业151家。全市专利申请量为165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58件。 教育事业持续协调发展。素质教育全面实施,“普九”成果得到巩固,基础教育继续向均衡方向发展。普通高考成绩创历史新高。安工大附中、二十二中跻身省示范高中行列。职教骨干专业实训基地加快建设,全市职普比接近1:1。全年财政用于教育的支出为4.6亿元,比上年增长15.9%。全年全日制高等教育招生7713人,在校生25680人。全年中等职业教育招生7127人,在校生16695人。全市普通高中招生8797人,在校生24938人。全市普通初中招生15960人,在校生57454人。普通小学招生11974人,在校生88566人。幼儿园在园幼儿21874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