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市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重点项目建设顺利推进。全年完成投资额24.05亿元,比上年增长1.41倍。其中国债项目完成14.78亿元,比上年增长1.28倍。主要有:马钢建筑用薄板工程完成投资76154万元,马芜高速公路完成投资38513万元,江东大道完成5226万元,湖西南路完成4700万元,红旗南路完成2100万元,马濮路改造完成5000万元。水利工程加紧推进。其中:江堤加固工程完成投资19762万元,雨山湖排水整治工程完成3829万元。本年竣工的主要投资项目有:安徽星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5000辆专用汽车技改完成10985万元,马钢股份有限公司平改转工程完成24317万元,安徽山鹰纸业股份有限公司8万吨牛皮箱纸板技改完成5957万元,中橡(马鞍山)化学工业有限公司3.5万吨新工艺炭黑完成10144万元。 小城镇建设成效显著。全年小城镇建设总投入达3.8亿元。小城镇基础设施日趋完善,道路铺装率超过75%。8个中心镇建设持续、健康发展,全年中心镇建设实际投资1.77亿元,镇区道路铺装率达87.1%。 五、国内贸易 商业市场繁荣兴旺。随着国家扩大内需和提高中低收入阶层居民收入的各项政策措施的稳步实施,全市专卖、连锁、超市、加盟店、大卖场等各种经营业态不断出现,邮购、电话订购、电视购物、网上订购等各类营销方式悄然兴起,农贸、建材、果品等各类专业和综合批发市场相继建成。全年累计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42亿元,比上年增长8.27%。按地区分:市区社会消费品零售额31.17亿元,比上年增长8.76%;当涂县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0.25亿元,比上年增长6.8%。按行业分: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29.78亿元,比上年增长15.04%;餐饮业零售额4.77亿元,比上年增长19.19%。其中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和餐饮业增幅分别为19.36%和22.94%。 六、对外经济和旅游业 引进外资成倍增长。全市以招商引资为重点,以开发区和各具特色的县区经济园区为载体,抓住国际资本和国内沿海地区产业梯度转移的历史性机遇,不断优化投资环境,创新招商方式,拓宽招商领域,招商引资取得突破性进展。全年实际利用外资4272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4倍。实际利用内资接近10亿元,达到9.9亿元。全年批准设立外商投资企业11个,其中有5家落户开发区。 外贸进出口继续增长。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完成34579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0%。其中:进口25165万美元,比上年增长62%;出口9414万美元,比上年下降29%。在出口总额中,马钢出口5738万美元,下降35%;市级及县区出口3676万美元,下降18%。按贸易方式分:一般贸易出口8607万美元,占出口总额的比重为91%;加工贸易出口807万美元,占出口总额的比重为9%。 旅游业发展持续加快。全年共接待国内游客175.3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2.54%。接待入境人数6104人次、24355人天,分别比上年增长17.61%和18.29%。年末星级宾馆11家。其中:四星、三星级宾馆各1家,其他星级宾馆9家;涉外宾馆房间数达1065间,床位2196张。旅游业外汇收入460.91万美元(不含旅游商品创汇收入),比上年增长18.78%。 七、交通和邮电 交通运输业发展稳定。铁路运输和公路运输保持稳定的发展势头,水路旅客运输继续下降。全年完成货物运输量824.41万吨,比上年下降1.7%。其中:铁路运输398.8万吨,增长7.8%;公路运输129.5万吨,增长6.2%;水路运输296.11万吨,下降14.5%。旅客运输量545.47万人次,比上年下降3.7%。其中:铁路运输89.2万人次,增长6.1%;公路运输455.3万人次,减少5.2%;水路运输0.97万人次,下降46.1%。全年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1151.45万吨,比上年增长12.3%,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达9.24万吨,下降26.7%。 邮电业保持快速发展势头。邮电业加快建设步伐,网络规模日益扩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通信能力明显增强。不仅完成了邮储计算机网络系统改造,还开通了电子汇兑系统、185客户服务中心,实施村邮工程和邮政报刊亭建设及高速骨干传输网、接入网和互联网建设等一批工程。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按1990年不变价格计算)7.59亿元,比上年增长16.8%。年末电话交换机总容量为34.76万门,比上年增加3.17万门。年末固定电话用户达到28.11万户。其中:城市电话用户18.59万户,乡村电话用户9.52万户。年末移动电话用户达到22.73万户,比上年增加2.33万户。年末国际互联网用户超过4万户,比上年增加2.11万户。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 财政收入大幅增长。全年累计完成财政收入24.12亿元,比上年增长20.51%,增速比上年加快11.94个百分点。其中:中央财政收入12.17亿元,比上年增长17.58%;地方财政收入11.95亿元,比上年增长23.64%。全年累计财政支出14.26亿元,比上年增长34.58%。其中:基本建设支出增长151.02%;社会保障支出增长109.17%。 金融运行稳定。金融机构继续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各项存贷款业务迅速增长,有力地支持了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年末金融机构存款余额为148.84亿元,比年初增加20.37亿元。在各类存款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达92.77亿元,比年初增加14.53亿元,表明随着经济的加快发展,人民得到了更多的实惠。年末贷款余额为91.38亿元,比年初增加8.12亿元。其中:短期贷款余额高达57.39亿元,比年初增加3.89亿元,短期贷款所占份额为62.8%,表明贷款的流动性不断增强,贷款结构继续得到改善。全年货币投放294.09亿元,比上年增加59.56亿元;货币回笼278.92亿元,比上年增加55.67亿元;货币净投放15.17亿元,比上年增加3.89亿元。 保险事业快速发展。泰康人寿、太平洋财险等保险机构进驻马鞍山,年末全市保险机构达到6家。全年保险公司保费收入总额3.7亿元,比上年增长41.76%;已决赔付0.59亿元。在保险公司保费收入总额中,人寿保险份额明显提高,人寿险所占比重达73%。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各类教育全面发展。全年财政用于教育支出达1.91亿元,比上年增长24.84%,增幅比上年提高18.59个百分点。积极推进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建设现代化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全市教师岗位合格率100%。年末中等专业学校3所,在校学生数为2603人;技工学校4所,在校学生数为4241人;职业学校8所,在校学生数为3036人;普通中学66所,在校学生数为7.47万人;小学261所,在校学生数为11.29万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为99.77%,升学率为99.5%,初中毕业生升学率为60.9%。其中:市区升学率为90.2%,当涂县升学率为42%。 科技经济一体化取得成效。科技投入继续增加,全年财政用于科技三项费用达1526万元,比上年增长17.2%。全市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活动内部支出达7.98亿元,比上年增长80.5%,占销售收入的比例升至4.76%。安徽隆达科技有限公司、马钢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和市玉龙金属制品有限公司被省科技厅认定省高新技术企业。建立健全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和企业技术中心。建立了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基地,组建了市生产力促进中心。在开发区筹建的马鞍山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竣工,已有多家企业正式入驻。安徽天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被认定为省级技术中心。年末全市拥有国家级技术中心1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5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