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市200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按投资种类分;基本建设投资完成8.64亿元,比上年增长4.15%,更新改造投资完成10.85亿元,比上年增长6.99%,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5.53亿元,比上年增长16.36%,农村集体和个体投资完成3.97亿元,增长2.24%,其他投资完成1.44亿元,比上年下降47.26%。本年新增固定资产16.77亿元。 重点工程建设进展顺利。2000年,全市国债项目和重点建设项目共完成投资10.86亿元,拉动了经济增长,增强了发展后劲。其中:江东大道完成0.8亿元,雨山湖排水整治工程完成0.34亿元,农网改造完成0.61亿元,水利建设完成0.72亿元,马钢“平改转”系统工程完成3.03亿元,新力药业阿拉瑞林项目完成0.5亿元,丰原4万吨柠檬酸工程完成1.15亿元,星马专汽技改完成0.27亿元,电信业完成1.96亿元。 本年竣工的投资项目主要有:马钢股份公司铁水预处理工程、球团改造工程,马钢总公司姑山矿空心砖厂,江东大道一期工程,人民医院住院部大楼,红旗南路,安徽工业大学教学楼等。 小城镇建设跃上新台阶。2000年底,全市共有乡镇31个,其中镇18个,占58.1%。全年小城镇完成建设投资2.7亿元,其中用于基础设施投资达1.24亿元。博望镇被批准列为全国中心镇示范点,为我市的小城镇建设起到引导和推动作用。 5交通运输和邮电业 交通运输业稳步发展。2000年,交通运输业保持稳定的发展势头,为全市经济发展作出了应有贡献。313省道二期工程如期竣工,314省道工程稳步推进,汽车客运东站兴建工程进展顺利。 邮电业保持较快发展势头。2000年,我市完成当涂县SDH622MA环、B环、C环建设项目,长途智能网新建工程,全省ATM骨干网马鞍山ATM交换机建设工程等,市县本地网的主体骨架和布局已经形成。年末电话交换机总容量达23.6万门,比上年增加0.28万门。全年邮电业务总量达4.37亿元,比上年增长25.8%。全年发送函件502.87万件,发送包件5.72万件,发送汇票14.82万张,特快专递6.87万件;订销报刊杂志3271万份,比上年增长13.89%,邮品销售3480万枚,比上年增长24.37%。年末电话机总数达20.69万部,比上年增加4.44万部,增长27.34%;移动电话用户9.5万户,比上年增加5万户,增长1.1倍。年末因特网用户达到1.33万户。 6国内商业和市场物价 商业市场平稳发展。200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35.54亿元,比上年增长6.6%。 其中:城市消费品零售额为26.52亿元,增长6.8%,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总额为9.02亿元,增长6%。各种经济类型所占比重分别为:国有及国有控股经济20.76%,集体经济14.76%,私营经济4.54%,个体经济40.11%。 商业企业经济效益有所好转。2000年,全市限额以上商业企业销售收入净额达12.11亿元,比上年增长7.26%,盈亏相抵后由上年亏损1051.8万元转为盈利530.3万元;毛利率为11.72%,比上年提高0.89个百分点,经营费用率为5.16%,比上年提高0.63个百分点。 市场物价平稳运行。2000年,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下降1%,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升2.5%。 7对外经济和旅游业 引进外资取得新进展。2000年,全市实际利用外资2730万美元。本年新办“三资”企业71家。其中:中外合资企业45家,中外合作企业3家,外商独资企业23家。投资总额1.75亿美元,注册资本1.16亿美元,其中外方资本0.83亿美元。 对外贸易发展势头强劲。2000年。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为2.3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63.5%。其中:进口1.1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5.41%,出口1.2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84.98%。在出口总额中,马钢出口0.8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6倍,地方企业出口0.3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2.05%;一般贸易出口占出口总额的比重由上年的67.4%上升到85.7%,加工贸易出口由上年的31.8%下降到13.8%。出口产品共计36个大类,市场分布六大洲44个国家和地区。 旅游业发展加快.2000年,我市跨入“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行列。全年共接待国内游客124.6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4.87%。接待入境人数4340人次t43人天,分别比上年增长35.69%和39.95%。全市涉外宾馆10家,其中四星、三星级宾馆各1家,其他星级宾馆6家;涉外宾馆房间数达1025间,床位2261张。旅游业外汇收入261.4万美元,比上年增长90.95%。 8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财政收入稳定增长。2000年,财政收入达18.44亿元,按可比口径,比上年增长8.7%。 其中:中央收入8.69亿元,地方收入9.75亿元。全年财政支出9.43亿元,比上年增长24.97%,其中用于社会保障补助支出增长1.2倍。 金融运行平稳。2000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12.25亿元,比年初增加11.73亿元,增长10.6%,其中国家银行存款余额为92.82亿元,增长10.9%;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81.68亿元,剔除被剥离的不良贷款因素,实际比年初增加1.1亿元,增长0.7%。在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中,企业存款余额为39.19亿元,增加6.44亿元。城乡居民存款余额为67.51亿元,增加4.37亿元。在各项金融机构贷款余额中,各项个人贷款达到2亿元,比年初增加1.12亿元。全年金融机构累计投放货币187.83亿元,比上年减少1.13亿元,货币回笼177.88亿元,比上年减少1.55亿元,货币净投放9.95亿元,比上年增加0.42亿元。 保险业保持稳定发展。2000年,全市保费收入2.22亿元,比上年增长7.57%,其中寿险增长9.6%,财险增长3.9%;已决赔付0.71亿元,比上年下降23.25%,其中寿险下降36.14%,财险下降1.75%。 9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和体育事业 科技投入继续增加。2000年,全市财政支出中用于科技三项费用支出达1019万元。 全市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活动内部支出达3.01亿元,比上年增长36.1%。年末全市民营科技型企业总数已达100家,总收入达6200万元。 科技创新取得新成果。2000年,全市共评选出28项市级科技进步奖;登记公告科技成果13项;认定技术合同250项,交易金额2800万元。山鹰公司获省优秀高新技术奖,马钢公司的KKD、HDS提速车轮获优秀高新技术产品奖。全年组织实施科技项目64项,一批产品进入国家和省火炬计划项目。 专利申请稳定发展。2000年,全市代理专利申请58件,继续位居全省前三名。 企业技术开发获得较大成果。2000年,全市工业企业共完成新产品开发52项,新增产值7.03亿元,比上年增长17.16%,比全部工业产值增幅高7.01个百分点,新增利税0.75亿元,节汇310万美元。在新产品开发中,有1/3以上的产品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并通过国家级和省级产品鉴定。马钢股份公司的自攻螺钉钢、焊线、纺织机械用钢,星马专汽公司的混凝土泵车,海狮针织一厂的新型远红外抗菌内衣、全棉抗菌内衣,金星集团的D-苯丙酸等一批产品已经投入批量生产。超纯铁矿粉、高强度经济型螺纹钢筋等14个项目被列入省级重点技术创新项目计划;高速旅客列车车轮研制项目被列入国家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研制项目;GD型系列低场经脉动磁选机、125-170g/m2低定量强韧牛皮箱纸板等4个项目被列入国家级重点新产品试产计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