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市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2006年末,全市共有电视转播台4座,广播电台4座,电视、广播人口覆盖率均达100%。全年新发展有线电视用户7816户。 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技术人员9449人,床位数9024张。市县疾控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市医疗救治中心已验收。全年建立100个社区卫生服务所(站),市区卫生服务人口覆盖率达87%。启动农村新一轮卫生保健,怀远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县进程加快,全年农民参合率达81%。19所乡镇卫生院被列为国家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项目。 我市运动员在省十一届运动会取得金牌119.5枚的好成绩,并以总分第二的成绩,保持了我市在20年间连续六届保持省运会第二名的位次。我市输送的运动员李娅在获体操世界杯女子个人平衡木金牌、女子个人高低杠银银牌。高难度的“李娅空翻”被国际体联正式命名。市体育场综合改造工程已经启动。群众体育丰富多彩,举行了40多次群众体育运动。全年发行体育彩票3982万元。 十三、人口与人民生活 全年人口出生率12.31‰,比上年上升1.79‰,人口死亡率4.20‰,人口自然增长率8.11‰。年末户籍总户数96.18万户,其中市辖区 27.05万户。年末总人口352.47万人,比年初增加3.14万人。分年龄段看,18岁以下84.66万人,占总人口24.1%;18-35岁103.26万人,占总人口的29.29%;35-60岁的118.40万人,占总人口的33.59%;60岁以上46.15万人,占总人口的13.02%。总人口中,非农人口93.97万人。市辖区年末总人口91.43万人,其中非农人口63.58万人。分性别看,男性人口182.7万人,占51.8%,女性人口169.8万人,占48.2%。 据抽样调查,2006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175元,比上年增长14.7%,人均消费支出7556元,增长17.8%,食品支出3053元,增长5.9%;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40.4%,比上年降低3.6个百分点。百户城镇居民主要消费品拥有量为:洗衣机103台、电风扇195台、电冰箱90台、彩电131台、影碟机71台、家用电脑30台、组合音响25台、照相机41部、空调器97台、微波炉64台、移动电话139部、固定电话93部,接入互联网用户13条。农民收入继续增长。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171元,同比增长14.1%,农民人均消费支出1990元,增长14.0%,其中食品支出888元,同比增长9.1%;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44.6%,比上年降低2.0个百分点。百户农村居民主要消费品拥有量为:洗衣机68台、电风扇207台、电冰箱23台、摩托车45台、固定电话72部、移动电话44部、彩色电视机93台、黑白电视机29台、家用电脑2台。 年末全市养老、失业、医疗、工伤和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24.6万人、25.5万人、33.5万人、12万人和11.8万人;全市城镇新增就业3.8万人,安置下岗失业人员2.8万人;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劳务输出总量55万人,新增劳务输出5万人。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实现了应保尽保。全年按时足额为84.35万人次发放低保金6107万元,其中农转非失地农民8.12万人次享受低保金630万元。低保金社会化发放率达100%。城乡特困群众医疗制度已建立。 注:本公报部分数据为快报数;人口数取自公安年报;地区生产总值、工、农业产值为现行价,部分指标增速按可比价计算。部分数据由相关部门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