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市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1-08 淮南市统计局

2008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克难攻坚,开拓进取,国民经济取得新成就,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一、综 合

初步核算,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53.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5.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9.4亿元,增长7.4%;第二产业增加值277.2亿元,增长21.1%;第三产业增加值137亿元,增长8.4%。三次产业比例为8.69:61.11:30.20。按常住人口计算, 我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9809 元(按2008年底汇率基准价计算约合2898美元)。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5.0,涨幅低于上年0.2个百分点。全年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119.2,比上年涨幅提高15.9个百分点;全部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119.2,比上年涨幅提高12.0个百分点。

 

全市城镇单位从业人员(不含私营个体)28.5万人,增长0.7%。其中,第二产业17.8万人,第三产业10.2万人。在岗职工25.9万人,增长1.5%。城镇私营企业和个体从业人员10万人。全市城镇新增就业4.2万人,年末城镇人口登记失业人数2.06万人,登记失业率为4.37%,比上年增加0.27个百分点。

二、农 业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211742公顷,比上年增加2.7%;棉花种植面积1346公顷,油料种植面积6116公顷,分别减少16.2%,4.1%;蔬菜种植面积22315公顷,增长0.5%。全年粮食总产量134.1万吨,比上年增长11.1%。其中夏粮59.2万吨,比上年增长11.9%;秋粮74.9万吨,增长10.5%。油料产量1.54万吨,增长7.1%。

当年成片造林256公顷,增长35.7%;四旁义务植树429万株,增长4.4%;育苗509公顷,增长6.5%;幼林抚育10750公顷,增长46.5%;成林抚育14246公顷,下降2.0%;全年森林面积已达44061公顷,比上年增长0.6%。

全年肉类总产量7.5万吨,比上年增长12.6%。全年生猪出栏40.9万头,增长9.9%;出栏牛3.8万头,增长10.2%;出栏羊23.1万只,增长11.1%;出栏家禽1856万只,增长12.1%。

年末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158.1万千瓦,比上年增长4.9%。各式拖拉机122863台,其中大中型拖拉机2281台,增长9.8%;联合收割机2560台,增长13.3%。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129411吨,减少1.6%;农村用电量55652万千瓦时,增长4.9%。农田水利完成土石方600万立方米,完成行洪区堵口复堤和水库除险加固等重点工程11项,完成投资11361万元,增长152.2%;加固生产圩堤17处37.5公里,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000公顷。年末有效灌溉面积103580公顷,增长4.0%;旱涝保收面积86200公顷。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工业增加值247.2亿元,比上年增长25.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 增加值241.7亿元,增长26.6%。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200.1亿元,增长29.7%;集体企业2.8亿元,增长2.0%;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14.7亿元,增长42.1%。重工业增加值234.1亿元,增长28.2%;轻工业增加值7.6亿元,下降3.0%。煤炭行业增加值165.8亿元,增长24.1%;电力行业43.2亿元,增长51.3%;化学原料制造业8.7亿元,下降5.6%;机械制造业5.2亿元,增长52.9%。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94.3,比上年提高32.9个百分点。总资产贡献率10.1%,提高1.9个百分点;资本保值增值率149.3%,提高4.5个百分点;产品销售率98.4%,下降0.9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152700元/人,增加48923元。全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63.7亿元,增长56.5%;实现利税74.9亿元,增长59.8%;实现利润27.3亿元,增长39.8%;其中煤电两行业利润23.1亿元,占利润总额84.6%。

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30亿元,比上年下降5.4 %。全市76家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企业实现总产值107.3亿元,下降5.3%;实现利税总额3.2亿元,下降33.3%。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225.7亿元,比上年增长10.8%。其中城镇50万元以上项目固定资产投资171.2亿元,增长7.3%;农村非农户投资17.5亿元,增长33.0%;城镇5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施工项目611个,其中当年新开工项目425个。从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2.4亿元,增长56.8%;第二产业投资147.8亿元,增长0.2%;第三产业投资38.6亿元,增长62.2%。从行业看工业完成投资147.7亿元,增长0.2%。在工业投资中:煤炭采选业完成投资85.8亿元,增长4.7%;电力行业完成投资38.1亿元,下降24.3%;制造业完成投资22.2亿元,增长69.7%。

望峰岗煤矿、凤台电厂一期、潘三矿煤矸石发电厂、万吨高档卷烟纸、西部污水处理厂、洞山隧道、淮河大道、合肥百大淮南商厦、华联二期等一批重点项目相继建成使用。

完成了20条城市道路新建、扩建改造工作,当年新增城市道路面积67.5万平方米,淮河大桥维修全部完成。

朱集西矿、田集电厂二期、顾桥矿南风井、山南污水处理厂管网工程、大通工业新区制造业基地、矿用电器设备、5000吨石油化工机械产品、凤台体育中心等重点项目开工建设。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37亿元,比上年增长19.5%。房屋施工面积449.2万平方米,增长8.1%;其中住宅380.5万平方米,增长1.1%。房屋竣工面积160万平方米,减少17.1%;其中住宅135.5万平方米,减少27.1%。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125.4万平方米,增长20.5%;其中住宅销售118.5万平方米,增长19.4%。商品房销售额35.4亿元,增长35.4%。房屋空置面积43万平方米,增长50.4%。

五、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3.9亿元,比上年增长22.8%。城市零售额110.2亿元,增长23.3%;县零售额12.9亿元, 增长20.7%;县以下零售额10.8亿元,增长20.0%。从行业看,批发业6.3亿元,增长30.5%;零售业105.2亿元,增长22.1%;住宿餐饮业21亿元,增长25.1%;其他行业1.4亿元,增长11.0%。在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中食品饮料和烟酒类增长17.0%,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20.9%,家用电器增长39.7%,日用品类增长15.8%,金银珠宝类增长28.9%,石油及制品类增长124.9%。

六、对外经济和旅游业

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13554.4万美元,比上年增长47.1%。其中出口3063.3万美元,下降18.4%;进口10491.1万美元,增长92.2%。

全年实际利用外资10419万美元,比上年下降48.2%;引进内资实际到位省外资金110.5亿元,增长16.2%。全年淮南经济技术开发区进区项目21个,其中外资项目2个,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3105万美元,增长1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