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市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2.0亿元,其中基础设施投资6.7亿元;实际利用内资45.8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24 亿美元;区内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426.0亿元,比上年增长41.8 %。 六、贸易和旅游 市场消费。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9.72亿元,比上年增长15.7%。分城乡看,城市消费品零售额101.32亿元,增长15.9%;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38.40亿元,增长15.2%。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123.32亿元,增长16.4%;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15.58亿元,增长17.4%; 其他行业零售额0.83亿元。 对外贸易。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8.7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7.1%。其中,进口总额2.22亿美元,增长29.0%;出口总额6.48亿美元,增长40.1%。从出口产品类别看,机电产品出口额4.50 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69.4 %。从出口产品地区看,对亚洲出口 2.67亿美元,对欧洲出口2.22亿美元,分别占出口总额的41.2%和34.3 %。 旅游。全年接待国内外各类游客354.03 万人次,其中接待国内游客 351.18万人次。全年实现旅游业总收入29.86亿元,其中旅游创汇收入8538万美元。年末共有旅行社38家;星级宾馆17家,其中三星级及以上8家;2A级及以上旅游景点(区)12处,其中4A级3处。 七、交通和邮电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48.48亿元,比上年增长8.9%。 交通运输。全年公路客运量4230万人,比上年增长11.8%;公路货运量3283万吨,增长15.4%。铁路客运量286万人,铁路货运量174.7万吨。水路货运量8306万吨。全市港口货物吞吐量3934万吨,比上年增长11.3%,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104万吨,增长 42.6%;港口集装箱吞吐量 10万标准箱,增长56.1%。年末民用汽车拥有量4.98万辆,比上年增长19.8%,其中,私人汽车拥有量2.38万辆,增长25.7%。年末民用船舶 3241艘。全市公路里程4765公里,其中等级公路4054公里。在等级公路中,高速公路77公里,一级公路28公里,二级公路360公里。 邮电业。全年邮电业务总量19.07亿元,比上年增长21.3%,其中,邮政业务总量1.49亿元,增长12.0%;电信业务总量17.59亿元,增长22.1%。全年发送信函500.5万件。年末电话交换机容量184.53万门,增加10.77万门;本地固定电话用户85.12万户,新增7.64万户;移动电话78.46万户,新增0.98万户。固定电话普及率37部/百人。年末计算机互联网用户13.02万户,其中宽带用户9.11万户。 八、金融和保险 金融业。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462.31亿元,比年初增加79.92亿元,其中,企业存款152.50亿元,比年初增加30.75亿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237.40亿元,比年初增加34.15亿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378.74亿元,比年初增加35.37亿元,其中,短期贷款160.07亿元,比年初增加17.55亿元;中长期贷款166.42亿元,比年初增加51.50亿元。年末外汇存款余额7747万美元,比年初增加1926万美元;外汇贷款余额6510万美元,比年初增加5630万美元。中部地区首家农村商业银行芜湖扬子农村商业银行挂牌运营。 保险业。全年实现保费收入8.88亿元,比上年增长8.9%,其中,人身险6.42亿元,增长10.5%;财产险2.45亿元,增长4.8%。赔款支出2.18亿元,比上年增长58.1%,其中,人身险0.69亿元,增长228.0%;财产险1.49亿元,增长27.6%。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学技术。年末,全市拥有省级及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个,其中国家级2个;国家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0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4个。全年进入科创中心企业25家,累计175家;当年“孵化”出中心企业6家,累计28家。年末拥有高新技术企业99家,其中省级及以上70家;当年新批29家,其中省级27家。拥有高新技术产品84个,其中省级及以上62个。全年组织实施各类科技计划147项,其中省级及以上71项,国家“863”计划重大项目8项。 全年共取得各类科技成果44项,其中省部级以上32项。全年专利申请量843件,其中发明专利150件。芜湖经济开发区被授予国家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基地、国家级汽车电子信息产业园。 教育。年末,全市拥有各类学校740所,在校学生46.36万人,其中:普通高等院校11所,专任教师0.49万人,在校学生11.05万人,招生3.22万人,毕业生2.18万人;普通中学126所,专任教师0.69万人,在校学生14.43万人,招生4.56万人,毕业生4.49万人;中等职业学校21所,专任教师0.08万人,在校学生2.55万人,招生0.99万人,毕业生0.80万人;小学288所,专任教师0.77万人,在校学生13.90万人,招生1.96万人,毕业生3.02万人。年末拥有幼儿园282所,在园儿童3.5万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芜湖信息技术职业学院和芜湖技师学院经省政府批准成立。推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均衡教育项目81项。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年末,全市拥有艺术表演团体6个;文化馆(群众艺术馆)8个;公共图书馆4个,馆藏图书56.1万册,其中市区藏书39.1万册;档案馆11个,向社会开放档案数4.30万卷。有广播电台1座,广播发射机7座,功率4.4千瓦;有电视台1座,电视发射机15部,功率11.05千瓦;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和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 100%和97.6 %。有线电视用户16万户,其中数字电视用户0.2万户。组建了芜湖日报报业集团、市广电总台和市艺术剧院。开展了社区文化艺术节、“杜鹃花工程”、送文化下乡等群众性文化活动,全年举办大型文化活动80场次;群众性文化活动212场次;文艺团体演出856场次,其中送文化下乡163场次;创作剧目获省级及以上表彰奖励4个。《芜湖日报》、《大江晚报》全年总印数3091万份,其中《芜湖日报》总印数746万份。繁昌人字洞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芜湖铁画首批进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卫生。年末,全市拥有各类卫生机构(不含诊所)332个,其中医院、卫生院133个,疾病控制中心9个,妇幼保健站7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8个,卫生服务站99个。卫生机构拥有床位7705张,其中医院、卫生院7277张。有卫生技术人员8274人,其中执业医生和助理医生3506人,注册护士2949人。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红十字紧急救援中心和传染病医院建成投入使用。 体育。2006年,在国际国内重大比赛中,我市运动员共获得奖牌6枚,其中世界杯跳水赛获1枚金牌。在第十二届省运会上我市运动员共获金牌65枚、银牌36枚、铜牌43枚。全年向省级及以上专业队和体育院校输送运动员52人。举办市级全民健身活动28次,参加活动人员达5万人次。年末,全市共有体育场馆1218个,其中体育馆7个。全年共销售体育彩票4615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