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小城镇建设成效显著。到2001年底,全省小城镇数量2967个,其中建制镇930个,农村集镇2037个。当年全省小城镇建设总投入达83亿元。全省小城镇规划编制调整完善比率为96%,其中9个少数民族乡总体规划编制全部完成。小城镇基础设施日趋完善,道路铺装率已达54%。200个中心镇建设持续、健康发展,全年中心镇建设实际投资46.5亿元,镇区道路铺装率达72%。 五、国内贸易 市场销售稳步上升。2001年,我省市场繁荣,居民消费心理稳定。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142.8亿元,比上年增长8.4%,是近四年增幅最高的一年。分城乡看,城市消费品零售额546.7亿元,增长9.6%;县及县以下分别为254亿元和342.1亿元,增长8.3%和6.6%。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增长10.4%,餐饮业增长12.1%,制造业增长0.7%,农业生产者零售增长1.5%。城乡集市贸易稳定发展,全年商品成交额1032.8亿元,比上年增长6.7%。 大中型商业企业整体效益有所改善。列入统计的40多家重点零售商店全年销售收入净额52.8亿元,比上年增长24.6%;实现利润总额4326万元,增长8.9%;毛利率11.2%,上升2.1个百分点;费用率4.3%,下降0.1个百分点。 六、对外经济和旅游业 外贸进出口平稳增长。2001年,全省上下努力克服世界经济增速减缓等不利因素影响,调整出口商品结构,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保持了外贸进出口平稳增长。据海关统计,全年进出口总额36.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8.2%。其中,出口总额22.8亿美元,增长5.1%;进口总额13.4亿美元,增长13.9%。分贸易方式看,一般贸易出口增长8.5%,在全部出口总额中的比重由上年的78.4%提高到81%;加工贸易出口下降8.3%。分地区看,对非洲、欧洲的出口增长较快,增速分别为21.1%和20.4%,对拉丁美洲、大洋洲和北美洲的出口分别增长1.6%、0.9%和0.3%。外商投资企业全年进出口额9.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5%。 利用外资取得新进展。全年实际利用外资4.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5%,扭转了近四年来下降的局面。其中外商直接投资3.4亿美元,增长5.7%。当年全省新批“三资”企业260家,比上年增加13家。 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创历史新高。全年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新签合同金额2.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0.7%;完成营业额1.3亿美元,增长25.9%。 旅游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各项经济指标创历史最好水平。全年旅游总收入186.2亿元,比上年增长16.5%。其中,旅游外汇收入1.4亿美元,增长20.2%;国内旅游收入174.9亿元,增长16.2%。接待海外游客38.1万人次,增长19.6%;接待国内游客3363.6万人次,增长13.1%。 七、交通和邮电 交通运输业稳定增长,邮电通信业发展持续加快。全年运输邮电业实现增加值195.3亿元,比上年增长10.8%。 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运输周转量1093.2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6%。其中,铁路671亿吨公里,增长8.6%;公路252.6亿吨公里,下降8%;水运169.4亿吨公里,下降7.3%;民航0.2亿吨公里,增长31.3%。完成旅客运输周转量558.4亿人公里,比上年增长4%。其中,铁路217亿人公里,增长6.3%;公路323.4亿人公里,增长3%;水运0.9亿人公里,下降47%;民航17.1亿人公里,增长14%。 电信部门全年完成业务总量103.2亿元,比上年增长27%;邮政部门业务总量16.1亿元,增长7.9%。年末市内电话户数321万户,比上年增长17.6%;农村电话户数318万户,增长50.7%;移动电话户数419万户,增长100.6%。年末电信数据通信用户66.8万户,其中计算机互联网用户达65.1万户。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财政金融运行平稳,对经济增长的支持作用增强。全年财政收入309.5亿元,比上年增长6.6%;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92.2亿元,增长7.5%。财政支出401.4亿元,增长24.7%。在财政支出中,基建支出增长8.9%,企业挖潜改造资金支出增长60.7%,社会保障补助支出增长67%。年末全省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907.3亿元,比上年末增加421.8亿元。其中,企业存款857.5亿元,增加93.7亿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1700.5亿元,增加253.2亿元。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2605.4亿元,比上年末增加212.8亿元。其中,短期贷款1731.1亿元,增加118.1亿元;中长期贷款669.5亿元,增加80.9亿元。 企业上市工作继续加强。全年在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发行A股4只(包括增发),配股3只,共筹集资金24.6亿元。 保险业发展较快。全年全省保险系统保费收入48.4亿元,比上年增长26.8%,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6.1亿元,人寿险保费收入32.3亿元。赔款和给付13.4亿元,增长9.6%,其中财产险业务赔款支出8亿元,人寿险业务赔款和给付支出5.4亿元。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队伍稳定发展。2001年末,全省共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00.8万人,比上年增长3.9%。县以上独立研究开发机构227个,高等院校办研究与发展机构40个,大中型工业企业办技术开发机构261个;从事科技活动人员10万人,其中科学家和工程师5.7万人,分别增长3.1%和3.2%。全省民营科技企业4924家,从业人员10.8万人,技工贸总收入153.8亿元。 科技经费投入增幅较大。当年全省科技机构、高等院校、大中型工业企业等单位用于科技活动的经费支出为49亿元,比上年增长16.6%;其中用于研究与发展经费25.2亿元,增长25.8%。 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取得新成果。全年共取得省部级以上重大科技成果483项。主要科技成果有:安徽省两系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安全技术与应用研究、安徽省新一代气象综合业务系统开发研究与建设、纳米碳酸钙中试生产及产品等。当年全省安排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70项,省青年基金项目40项,科技攻关计划118项,科技专项计划102项,国际合作计划24项,软科学计划46项,年度重点计划65项,省级星火计划项目85项,总投资6000多万元。有国家重点实验室3个,省级重点试验室4个,省部共建实验室4个,新建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试基地)2个。企业技术中心138个。 专利申请稳定发展,技术监督与质量服务等工作进一步加强。全年共受理专利申请2050件,授权专利1278件。共签订各类技术合同4034项,金额6.4亿元;其中流向本省的技术1892项,金额2.9亿元。年末全省共有县以上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108个,其中授权的省级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41个。 测绘事业进一步发展。全年省测绘档案资料馆为社会各界提供各种比例尺地形图11344张,大地点成果2568个(点),利用档案资料174卷(盒),底片17筒(卷),像片2860张。省测绘总院所属生产单位完成测绘产值1209万元。主要测绘项目有:野外地形数据采集成图900幅,地图数字化724幅,数字摄影测量各种比例尺与多品种数字地图共1212幅,非数字摄影测量106幅,1∶5万全省地名数据库采集393幅,编制印刷出版各种地图69幅(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