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五、交通和邮电 交通运输业稳定增长。全年全社会完成公路货物运输周转量24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6%,完成旅客运输周转量36亿人公里,比上年增长3%。全年各种运输形式完成交通货运量2902.85万吨,增长77.6%,其中,铁路171.73万吨,下降7.3%;公路2400万吨,增长107.4%;水运330.4万吨,增长14.1%;民航7211吨,增长21.5%。完成旅客运输量5140.81万人,比上年增长10.9%。其中,铁路507.13万人,增长4.6%;公路4600万人,增长3%;民航33.68万人,增长14.7%。 邮电通信业发展步伐继续加快。全年邮电部门完成邮电业务收入16.68亿元(不含寻呼),比上年增长15.6%。年末电话户数80.91万户,其中城市电话户数54.07万户,增长14.9%,农村电话户数26.84万户,增长27.6%,移动电话户数73.41万户,增长1.3倍。农村已基本实现村村通电话。年末计算机互联网用户15.8万户,比上年增长1.33倍。 六、国内贸易 市场销售稳中有升。城镇居民收入的提高、节假日时间的集中安排和商家灵活多样的促销方式,有力地促进了消费者消费信心的增强,消费品市场销售活跃;同时外地商家纷纷入驻我市,消费品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2001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4.6亿元,同比增长11%。分城乡看,城市消费品零售额140.14亿元,增长11.9%;县及县以下为24.46亿元,增长6.3%;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和餐饮业市场趋旺,同比分别增长10.5%和24.4%;分经济类型看,各种经济类型企业全面增长,其中私营经济发展加快,全年增长46%;个体、港澳台、外商、股份制及其他经济保持较快的增长势头,同比增长13.1%。 城乡集市贸易稳定发展,全年商品成交额200.64亿元,比上年增长48%,其中农村商品交易市场成交额72.15亿元,增长54.3%。 七、对外经济和旅游业 对外贸易继续保持增长势头。受世界经济下滑及美国“9.11”事件的影响,我市对外出口有所回落,但增势依旧。据海关统计,全年完成进出口总额20.5亿美元,同比增长7%。其中:出口14.1亿美元,增长5.9%;进口6.4亿美元,增长9.5%;累计实现贸易顺差7.7亿美元。在进出口总额中,外商投资企业保持较快增长,全年实现进出口额达4.0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0.1%;其中出口1.6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3.7%。 对外开放取得新进展。全市新批外商投资企业59户,协议外资2.21亿美元,增长5.2%;实际利用外资1.76亿美元,其中直接利用外资1.45亿美元。 旅游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全年完成旅游总收入29.23亿元,比上年增长16.6%。其中,旅游外汇收入2317万美元,增长12.2%;接待入境游客3.92万人次,增长13.2%;接待国内外游客413.88万人次,增长3.5%。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财政收入快速增长。全年实现财政收入49.29亿元,增长17.6%,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7.69亿元,增长13.6%。从收入来源看,工商税收增长15%;企业收入增长98.2%,其中,企业所得税增长49.6%;同期预算支出为30.96亿元,增长20.1%。支出中增幅较大的有企业挖潜改造支出、抚恤和社会救济支出、教育支出,分别增长35.5%、30%和30.9%。 金融秩序良好,银行贷款步伐进一步加快。2001年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710.94亿元,各项贷款余额705.1亿元,分别比年初增长26.3%和18%;城镇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25.64亿元,增长22.7%。贷款中短期工业贷款、中长期基建贷款、个人中长期消费贷款保持明显增加势头。全年金融机构现金回笼速度加快,现金净回笼67.23亿元,增长25.5%。 保险事业继续发展。全年全市保险系统保费收入8.69亿元,比上年增长45.3%,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2.54亿元,寿险保费收入6.16亿元。赔款和给付1.82亿元,增长6.4%,其中财产险业务赔款支出1.06亿元,寿险业务赔款和给付支出0.76亿元。 九、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和体育 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不断取得新成果。全年共鉴定验收市科委计划内各类科研项目32项,其中达国内领先水平的7项,达国内先进水平的10项,达省内领先水平的12项。全市共有41个项目获市科技进步奖。其中一等奖4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15项,四等奖15项。专利申请稳定发展,全市共受理专利申请1758件,授权专利519件。 各级各类教育事业获得较大发展。2001年末,全市共有普通高校16所,当年招生3.14万人,较上年增加1.08万人,在校生8.42万人。中科院合肥分院及高等院校当年共招收博士生、研究生2786人;在校博士生、研究生6632人。各类普通中等专业技术学校90所,在校学生10.73万人。职业中学48所,初、高中在校生3.06万人。普通中学217所,在校学生28.55万人。小学1459所,在校学生43.18万人。初中学龄人口入学率为95.1%,学龄儿童入学率为99.7%。成人教育和技术培训进一步发展。全年成人高等教育机构招收本专科学生2.78万人,在校学生6.76万人。成人中等专业学校在校生5998人,成人中小学校在校生7954人,成人技术培训学校毕业生15.47万人,在校学员19.77万人。全年共扫除文盲3804人。 文化事业日益繁荣。大型话剧《风驰瑶岗》荣获中宣部和省“五个一工程”奖,并在第七届中国戏剧节上荣获“剧目奖”等6个奖项,大型话剧《何家庆》、《国事家事》等获省“五个一工程”奖。以纪念建党80周年为主题的“合肥市第二届合唱节”等大型广场文化活动取得良好效果。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的成绩,市图书馆、科技馆初步建成,市少儿图书馆建成对外开放。全年新增有线电视用户1.5万户,有线电视建设光缆联网乡镇33个,乡镇小调频达80座,已建成农村广播室1516个,全市广播覆盖率达100%。全年共放映电影5150场次。 群众体育活动和全民健身运动进一步开展。2001年末,全市拥有各类体育场地6个,其中体育馆2个,标准体育场1个。全年发行中国电脑体育彩票5100万元,获公益金510万元。 卫生事业不断进步。2001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565个。其中医院、卫生院230个。医院、卫生院共有床位12505张。全市共有专业卫生技术人员1.73万人,其中医生8313人,护师、护士5411人。 十、人民生活、就业与环境保护 人口增长继续得到有效控制。据公安年报统计,全年出生人口41469人,出生率9.42‰,死亡人口17850人,死亡率4.06‰,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36‰。年末全市总人口为442.16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46.81万人,农业人口295.14万人,市区年末人口为137.95万人,非农业人口110.71万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