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水市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商品交易市场成交活跃。年末全市有各类商品交易市场166个,全年实现成交额101.47亿元。其中成交额超亿元的市场15个,超10亿元的市场2个。 外贸出口保持较快增长。全年进出口总额达1.9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4%,其中出口总额1.82亿美元,增长21.1%。从对主要贸易伙伴出口看:美国为2410万美元,比上年下降8.1%;非洲2109万美元,增长46.9%;中东1853万美元,增长62.1%;日本为1716万美元,增长27.1%;欧盟1348万美元,增长16.6%;香港地区423万美元,增长112.5%。国外经济合作业务不断拓展,全年完成营业额428万美元;对外承包工程、劳务合作签定合同金额216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989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2.6%。 六、交通、邮电和旅游业 交通运输状况进一步改善。全年完成公路建设投资14.14亿元,其中高速公路完成投资5.79亿元。新增公路里程115.6公里,年末公路里程达到4701.6公里。金丽温高速公路金华--丽水的贯通,结束了丽水无高速公路的历史,丽水融入了全省四小时公路圈。全社会公路货运周转量16.86亿吨公里、公路客运周转量15.25亿人公里,均与上年基本持平。铁路客运量111.62万人,与上年持平;货运量122.05万吨,增长32.7%。行政村通汽车比例由上年的80.8%提高到83.0%。 邮电通讯业继续快速发展。全年邮电企业共完成业务总量98273万元,比上年增长28.7%。年末电话用户46.14万户,其中:城市电话用户26.06万户,增长29.5%;农村电话用户20.08万户,增长24.2%。移动电话用户41.26万户,增长47.7%;联通寻呼用户4.77万户,减少60.0%;国际互联网用户数8.25万户,增长62.1%。 旅游业较快发展。全年全市共接待国内旅游者215.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3.4%,国内旅游总收入8.86亿元,增长38.2%;接待境外旅游者人数2.18万人次,增长26.0%,外汇收入4174.68万美元,增长28.8%。 七、金融和保险业 金融机构存贷款稳定增长。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39.72亿元,比上年增长27.9%,其中:企业存款73.90亿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109.32亿元,分别增长34.6%和21.6%。各项贷款余额158.79亿元,增长37.1%,在各项贷款合计中,工业贷款余额11.44亿元,增长9.1%;农业贷款余额13.25亿元,增长38.6%;中长期消费贷款余额20.48亿元,增长74.1%。年末金融机构存贷比为66.2%,比上年末提高4.4个百分点。全年金融机构现金收入913.55亿元,现金支出921.14亿元,分别增长25.3%和24.7%,当年货币净投放7.59亿元,增加2.22亿元。 保险事业快速发展。全年保险机构保费收入6.12亿元,比上年增长37.7%。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76亿元,增长15.8%;寿险保费收入4.36亿元,增长49.3%。全年赔案45859件,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1.19亿元。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全市3所高等教育学校共设8个本科专业,59个专科专业,招生4159人,在校生达8671人,其中2所职业技术学院招生2177人,在校生达4078人;成人高等学校(电大)在校生7608人;中等专业学校招生2552人,在校学生10761人;成人中等教育在校学生1548人;普通高中招生12006人,在校学生30693人;职业学校招生10028人,在校生19743人;普通初中招生31327人,在校生104132人;小学招生31731人,在校学生168277人。全市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9.96%;小学毕业生升学率为99.67%;初中升高中段比例为68.83%。年末全市幼儿园770所,在园幼儿4.46万人。 科技队伍稳步壮大。年末,全市国有企事业单位拥有专业技术人员42771人。其中,中级以上职称14729人,比上年增长7.29%。年末县以上独立核算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机构10个,从业人员196人,其中科技人员135人。 科技事业成果显著。全年全市获得省科技进步奖2项,评出市级科技进步奖24项;全市经认定登记技术合同77项,技术合同成交额1234万元。 质量检测和标准化建设进一步加强。年末全市已通过计量认证的质检机构5个,通过复审的质检机构3个,法定计量监定机构9个。全年制(修)订农业标准规范39项,企业标准备案232项,执行标准登记5项,8家重点骨干企业主导产品采用国际标准。评定丽水工业名牌产品15个,农业名牌产品7个,经推荐,被评为省名牌产品的有8个。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发展较快。年末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5个,文化馆9个,公共图书馆9个。公共图书馆藏书量936千册。各类艺术作品在省级以上获奖、发表的近500件。年末全市拥有广播电台1座,中短波发射转播台6座,电视发射和转播台604座,卫星地面接收站2697座,电视人口覆盖率92.8%,广播人口覆盖率83.09%。全年出版报纸2219.78万份。 医疗卫生事业进一步发展。年末全市共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404个,其中县级及以上医院27个;医疗床位5751张,专业卫生技术人员7674人,其中医生(师)3484人。全市有疾病预防控制中心9个,卫生技术人员187人。妇幼保健机构9个,卫生技术人员187人。年末全市有农村卫生院330个,床位数1097张,卫生技术人员2140人。农村卫生状况继续改善,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80.8%,改厕普及率达54.0%。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全年在省内的各项比赛中,我市运动健儿共获得10枚金牌,7枚银牌,8枚铜牌。以承办浙江省全民健身活动暨百万职工健身活动启动仪式为契机,促进全市群众性的全民健身体育活动蓬勃开展,全年共有50多万人次参加了各类健身活动。 十、环境保护 生态示范区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全年全市共实施生态示范区工程项目324个,累计完成投资30亿元;确立并实施生态示范点136个,内容涉及五大工程十大建设领域。全市已建立无公害农产品示范基地118个,绿色食品基地23个,已注册农产品商标90多个,全市获有机、绿色食品认证产品22个,获省绿色农产品称号20个。有3家企业通过了国家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全市共确立自然保护小区74个,保护面积14596公顷,区划界定生态公益林777万亩,遂昌九龙山申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松阳箬寮岘和景宁上洋高山湿地申报省级自然保护区取得实质性进展,庆元县全面实施百山祖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兴建百山祖自然博物馆等。 环境保护力度加大,环境质量有所改善。全市共审批建设项目907个,"三同时"(指防止污染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执行率达到100%,合格率达92.4%。工业污染源排放达标率在99%以上,全市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比上年有所削减,地面水水质达标率达96.5%,城市空气质量继续保持或优于国家二级标准,城市区域环境噪声达到功能区的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