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市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1-07 台州市统计局

邮电通信业继续快速发展。2004年全市完成邮电业务总量83.68亿元,比上年增长41.8%。全年新增固定电话用户29.19万户,年末城乡固定电话用户达到198.32万户,比上年末增长17.3%,固定电话主线普及率由上年末的31线/百人提高到36线/百人;年末全市移动电话用户达283.06万户,比上年末增长25.8%,年末全市已有国际互联网用户39.33万户。

六、国内贸易和旅游业

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2004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2.92亿元,比上年增长15.5%。其中城市消费品零售额172.35亿元,比上年增长15.6%;县城消费品零售额43.33亿元,比上年增长17.2%;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87.24亿元,比上年增长14.4%。商品零售总额中,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零售额252.81亿元,比上年增长14.1%;餐饮业实现零售额40.19亿元,比上年增长26.1%。

物价总体水平上扬较快。2004年我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5.0%,其中服务项目价格水平上涨5.8%,消费品价格水平上涨4.7%。从构成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八大类项目看,呈现五涨三跌的格局,上涨的五个大类分别是食品类上涨13.4%,烟酒及用品类上涨3.2%,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上涨6.2%,居住类上涨5.0%和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费上涨0.2%;下跌的三个大类分别是衣着类下跌1.4%,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下降9.7%,交通和通讯类下降1.2%。全年工业品出厂价格上升3.3%。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比上年上涨16.0%。其中有色金属材料和电线类上涨26.5%,化工原料等上涨15.3%,纺织原料类上涨3.9%。

旅游经济发展较快。全年共接待旅游总人数1243.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6.4%。其中入境旅游人数6.2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1.5%;接待国内游客1237.6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6.3%。实现旅游总收入100.4亿元,比上年增长15.8%。其中旅游外汇收入0.3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8%;国内旅游收入97.15亿元,比上年增长16.3%。年末全市拥有星级宾馆饭店63家,旅行社83家。首届台州旅游节成功举办,进一步打响了台州旅游品牌。

七、对外经济

对外贸易高速增长。全年完成进出口总额47.8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5.6%。其中自营出口总额37.99亿美元,增长43.3%。2004年末我市有进出口实绩的企业1552家,比上年末增加512家。主要出口产品中,机电产品出口17.8亿美元,增长44.8%;高新技术产品出口2.51亿美元,增长40.2%;纺织品出口2.22亿美元,增长75.4%;鞋类出口3.63亿美元,增长33.6%。我市对世界各大洲的出口主要集中在欧洲、亚洲和北美洲,对三大洲出口额占出口总额的85.5%;新兴市场增速明显,对巴西出口额比上年增长96.8%,对阿联酋出口额比上年增长96.0%。

实际利用外资取得新进展。全年实际利用外资3.0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0.3%。境外投资快速发展。全年新批境外企业39家,其中中方投资额0.12亿美元,境外投资带动出口3.1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7.0%。

八、金融和保险业

金融业健康运行。2004年末,全市全部金融机构各项本外币存款余额1182.31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0.1%。其中储蓄存款611.26亿元,比上年增长10.3%。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945.41亿元,比上年增长15.6%。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比为80.0%,比上年提高3.3个百分点。

受“云娜”台风影响,保险赔款激增。全年保险机构保费总收入24.03亿元,比上年增长23.2%。全年保险机构共支付各类赔款11.2亿元,比上年增长1.8倍。其中财产险赔款10.19亿元,人身险赔款1.0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1倍和28.2%。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事业发展势头良好。2004年末,全市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0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135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中心34家,市级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中心111家,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孵化器)正式投入使用。全年申请专利2803件,专利授权1695件。技术市场较为活跃。全年共签订各类技术合同854项,技术交易额2.25亿元。科技队伍不断壮大。年末全市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5.32万人,其中高、中级职称人员5.3万人。

质量技术监督工作继续加强。全市产品质量指数为95.9%,产品省定检批次合格率为86%,国家监督抽查合格率86.7%。全市已有928家企业通过3C认证。

气象服务工作进一步增强。年末全市有气象服务站11个,其中国家基准气候站1个,国家基本站4个。

教育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市小学入学率和巩固率达到100%,初中入学率和巩固率分别达到99.07%和99.86%;全市高中段在校生19.34万人,初升高比例达到91.6%;全市全日制普通高校招生数达到了5818人,全日制普通高校在校生数达到15371人,其中本科学生4943人,专科学生10428人,成人高校学生总数达到了14973人;特殊教育招生257人,在校生1884人;全市有幼儿园835所,在园幼儿16.33万人。师资队伍建设得到不断加强,教师学历合格率进一步提高。全市小学、初中、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分别达到98.8%、97.7%、90.3%和77.8%。高等教育体系逐步完善,浙江大学研究生院台州分院和浙江大学台州研究院正式落户台州,台州卫校和台州学院全面合并组建台州学院医学院,台州工业学校顺利并入台州职业技术学院,台州科技职业学院筹建工作进展顺利,秋季已如期招生。B>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健康发展。年末全市有群众艺术馆1个,文化馆9个,公共图书馆8个,自办广播节目9套,自办电视节目10套。年末全市拥有有线电视用户108.67万户,数字电视用户已达4500多户,全年广播节目播出时间59844小时,电视节目播出时间47908小时,分别比上年增加12%和2%。广播和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分别为98.1%和98.8%。

卫生事业不断进步。年末全市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223家,床位12285张,各类卫生技术人员18484人,其中执业医生和执业助理医生7804人。年末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3.3人。社区卫生服务建设逐步推进,全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464家。

体育事业取得新进步。2004年全市共夺得全国比赛金牌10枚、银牌8枚、铜牌3枚,省级比赛金牌117枚、银牌94枚、铜牌104枚。十三届省运会筹备工作有序推进,游泳馆、帆船板场地、皮划艇场地、射击馆等场馆筹建工作进展顺利。

十一、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工作进一步加强。年末全市共有环境保护机构28个,各类工作人员350人;各级环境监测站10个,环境监测人员165人。生态市建设规划体系框架初步形成。全市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为89.0%,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为94.6%;目前已建成规范化合格饮用水源保护区33个,烟尘控制区525平方公里,城市环境噪声达标区面积为127.9平方公里,生活污水处理率达45.0%。2004年市区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为83.5%,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为98.5%,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