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市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五、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销售增长加快。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5.35亿元,比上年增长15.7%,比上年提高3.2个百分点。分城乡看,城市消费品零售额49.2亿元,增长22.3%;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56.15亿元,增长10.5%。分行业看,批发零售业零售额86.73亿元,增长15.5%;餐饮业零售额14.41亿元,增长20.9%;其他行业零售额4.22亿元,增长4.4%。 在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零售额中,食品、饮料、烟酒类增长63.0%,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38.8%,日用品类增长26.1%,文化办公用品类零售额比上年增长36.4%,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22.0%,中、西药品类增长27.8%,石油制品类增长11.7%。 商品交易市场成交活跃。全市年末有各类商品交易市场152个,实现成交额165.64亿元,比上年增长14.9%。其中成交额超亿元的市场14个。 六、对外经济 对外贸易增势强劲。全年进出口总额3508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53.4%。其中:出口23658万美元,增长39.2%;进口11422万美元,增长94.2%。 全市有出口实绩的企业达173家,比上年增加51家,增长41.8%。出口额在10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53家,出口额在1000万美元以上的龙头企业达3家。全市出口国家(地区)达136个,比上年增加28个,增长16.7%。其中对欧盟、美国、香港和日本的出口分别达到4142、3232、3171和2919万美元。主要商品出口中:农副产品及加工品出口5113万美元,增长40.8%;机电产品出口4182万美元,增长13.2%。出口额在100万美元以上的产品达40个,比上年增加11个。 全年共新批外商投资企业28家,总投资15079万美元;合同外资8083万美元,比上年增长49.8%;实际利用外资2080万美元,增长0.5%。2004年全市外派劳务783人次,增长14.2%。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业 交通邮电业继续保持平稳增长。全年完成交通业增加值11.42亿元,比上年增长14.4%。 全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运量6857.6万吨,比上年增长37.1%。其中:铁路443.5万吨,增长34.4%;公路6411万吨,增长37.3%;水运3.15万吨,下降25.0%;民航12.8吨。全年客运量3845.3万人,比上年增长4.4%。其中:铁路222.22万人,增长18.6%;公路3615万人,增长3.8%;水运6.8万人,下降28.2%;民航1.25万人,增长41.2%。全市民用汽车拥有量3.12万辆;私人汽车2.01万辆,其中私人轿车7833辆,分别比上年增长10.9%和96.5%。全市摩托车拥有量13.39万辆,增长30.2%。年末全市公路里程3095公里,其中高等级公路101公里。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5.15亿元,比上年增长31.9%。年末城乡固定电话用户达75.25万户,净增本地固定电话用户13.83万户,增长22.5%;年末移动电话用户达60.53万户,增长30.1%。包括移动电话的电话普及率由上年末的44.1部/百人提高到55.4部/百人。互联网用户12.0万户,增长14.3%。 旅游业快速发展。全年接待国内旅游者420万人次,增长37.7%,国内旅游收入21.6亿元,增长30.9%。全年境外入境人数1.90万人次,增长13.1%,其中外国人0.76万人次,增长61.7%;香港、澳门和台湾同胞1.14万人次,基本持平;国际旅游外汇收入1048万美元,增长63.2%。全市拥有旅游星级宾馆饭店29家。 八、金融和保险 金融机构存贷款平稳增长。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329.81亿元,比上年末增长5.4%。其中人民币存款余额325.79亿元,增长5.6%。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294.48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4.7%,其中人民币贷款余额292.41亿元,增长14.8%。年末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172.27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4.93亿元。全市金融机构当年本外币结益4.81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88亿元。 保险事业竞争格局初步建立。全年9家保险公司保费收入80937万元,比上年增长2.4%。其中寿险保费收入56550万元,下降2.2%;财产险保费收入24387万元,增长14.6%。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24850万元,增长34.3%,其中寿险业务给付5117万元,下降19.3%;财产险赔款19733万元,增长62.2%。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加快发展。全市现有普通高校1所,招生2872人,普通高校在校生8183人,毕业生1762人。各类中等职业教育学校40所,招生15985人,在校生40890人,毕业生9047人。普通高中招生14636人,在校生40812人,毕业生11151人。初中招生25841人,在校生89801人,毕业生32420人。初中毕业升高中段的比例为86.7%,其中:升入普通高中的比例为42.7%;小学招生2.38万人,在校生16.08万人,毕业生2.47万人。初中入学率、巩固率分别为99.65%和99.9%。特殊教育招生65人,在校生650人。全市拥有幼儿园1287所,在园幼儿6.24万人。 科技事业取得新进展。全市现有省级高新技术企业27家,比上年增加6家;市级高新技术企业38家,比上年增加6家。全市拥有县及县以上独立研究开发机构11个;企业技术开发机构17个。全年获得省以上科技进步奖8项,市级科技进步奖40项。全年经认定登记的技术成交项目数223项,成交金额25780万元,比上年增长11.0%。 质量检验工作进一步加强。全市拥有产品质量检验机构50家,法定计量技术机构6个,全年强制检定计量器具25776台件。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稳步发展。年末全市共有专业艺术表演团体2个;公共图书馆7个,面积10512平方米,藏书量54.78万册;博物馆3个,面积13220平方米;群艺馆(文化馆)7个,面积17359平方米;文化站139个。全年城市影院共放映电影3000场,观众15万人次,票房收入123万元。全市日均发行《衢州日报》5.13万份,《衢州晚报》5.57万份。全市共有综合档案馆7个,已开放各类档案527个全宗,共计16.67万卷5040件。 广播电视事业进一步发展。年末全市有县以上广播电台6座,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5.09%。全市有电视台6座,有线电视用户30.37万户,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5.42%。市区率先开通有线数字电视业务。 卫生事业健康发展。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不含诊所等)194个,其中医院、卫生院170个;病床床位5381张,其中医院、卫生院5343张;卫生技术人员6799人,其中执业医师2702人,执业助理医师781人,注册护士1926人。全市共有疾病控制中心6个,卫生技术人员178人。妇幼保健院(所、站)6所,卫生技术人员325人。农村乡(镇)共有卫生院134个,卫生技术人员2319人。全市农村自来水受益率59.4%,卫生厕所普及率49.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