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市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市场需求稳定增长。在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中,吃穿用类商品稳定增长。食品、饮料、烟酒类零售额20.04亿元,增长11.6%。其中粮油类受物价影响增长较快,零售额3.26亿元,增长20.2%;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零售额15.85亿元,增长27.9%;日用品类、化妆品类、金银珠宝类零售额分别为4.42亿、1.81亿、1.98亿元,分别增长10.2%、12.4%、39.9%;中西药品类、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分别为14.02亿、10.16亿元,分别增长17.8%、12.6%。热点商品中能源类消费依然增长,汽车消费略有下降。石油及制品类零售额56.46亿元,增长17.4%;汽车类零售额47.84亿元,下降8.0%。 2008年全市共有各类市场408个,商品交易市场年成交额1145.02亿元,比上年增长6.7%。其中年成交额超亿元的市场有45个,总成交额1047.15亿元,比上年增长6.2%。 六、对外经济 2008年全市完成进出口总额95.4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9.9%。其中出口总额89.69亿美元,增长18.9%;进口总额5.79亿美元,增长39.3%。结构调整取得积极成效。全市机电产品出口42.14亿美元,增长21.7%,占出口比重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全年生产企业出口62.99亿美元,增长29.4%,高于全省生产企业出口增幅6.19个百分点。全年出口超千万美元的企业187家,比上年增加31家,共计出口46.69亿美元,增长24.2%,拉动全市出口增幅提高12.1个百分点。 全年新批外商投资企业95家,投资总额83458万美元;新增合同外资额52883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51302万美元。工业制造业引资仍占主体地位,总投资、合同外资和实到外资分别占总数的82.8%、83.8%和92.0%;新引进一批生产移动通信设备、集成电路、高性能电池、计算机软件等科技含量较高的外商投资项目,总投资达1.4亿美元。第三产业投资不断升温,全年新批三产领域外商投资项目43个,占总数的45.2%,占比提高3个百分点。全年有73家外资企业发生增资,合同外资增资30865万美元,占总额的58.0%。全市共4家企业经商务部批准转制为外商投资的股份制公司。全年新设外资并购项目4个,世界500强投资项目3个。 全年新批境外投资项目26个,实现境外投资总额4143.7万美元,比上年增长46.3%;其中中方投资额3295万美元,增长20.8%;完成外经营业额1.26亿美元,增长24.1%。单个项目平均规模扩大到159.37万美元,比上年增长57.8%;全年总投资500万美元以上大项目5个,分别是浙江润源、DOLON TV、飞神车业、步阳集团、华谊兄弟的境外投资项目;目前我市最大的境外投资项目总投资890.5万美元。到2008年底,全市已累计在53个国家和地区设立境外投资项目202个,总投资11682.59万美元,其中中方投资9299.61万美元。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2008年全市交通建设共投资24.6亿元,其中:高速网络工程投资11.73亿元,境内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305.4公里;国省道及重要县道干线畅通工程完成投资7.2亿元;农村公路建设完成投资1.84亿元;大中修工程完成投资2.64亿元;公路绿化、安保及危桥改造等其他工程完成投资1.2亿元;全市境内公路总里程达11290.736公里。全市拥有机动车99.86万辆,比上年增长7.4%,其中汽车37.31万辆,比上年增长18.8%。年内公路旅客周转量75.99亿人公里,货物周转量82.56亿吨公里。航空出港客运量50.53万人次,货运量7353吨,分别比上年增长0.6%和1.7%。 全年邮电业务收入57.41亿元,比上年增长10.1%。其中,邮政业务收入5.38亿元,增长29.5%;电信业务收入52.03亿元,增长8.5%。年末城乡固定电话用户244.15万户,比上年末下降4.5%。其中住宅电话100.04万户,下降4.8%;公用电话27.70万户,下降2.8%。主线普及率53.0部/百人。年末移动电话用户达425.08万户,比上年新增8万户。国际互联网络用户达56.10万户,比上年新增10万户。年末行政村宽带覆盖率达到99.6%。 全市共接待海内外游客2076.1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9.3%,实现旅游业总收入191.23亿元,增长8.2%。其中接待国内游客2027.22万人次,增长9.2%,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71.05亿元,增长9.5%;接待入境游客48.95万人次,增长9.9%,实现旅游外汇收入29057.22万美元,增长7.8%。全市共有旅行社101家,旅游饭店96家,A级旅游景区14家。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 全市完成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18.94亿元,增长16.8%。其中:中央财政收入99.24亿元,增长16.2%;地方财政收入119.70亿元,增长17.4%。全市一般预算支出137.58亿元,增长18.4%。各项重点支出增幅高于全市平均支出增幅,其中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环境保护支出、医疗卫生支出、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科学技术支出和教育支出分别比上年增长105.3%、60.9%、33.2%、26.3%、24.9%和20.2%。 2008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2576.31亿元,增长24.0%。其中:企事业单位存款余额647.88亿元,增长20.3%;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365.52亿元,比年初增加323.13亿元,比上年增长31.0%。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1916.99亿元,增长15.6%。其中短期贷款1363.34亿元,增长15.4%;中长期贷款余额507.32亿元,增长14.4%。本外币存贷比为74.41。 全市保险机构全年保费收入55.2亿元,比上年增长25.1%。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20.39亿元,人身险保费收入34.8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4.3%和32.4%。全年支付各类赔偿及给付17.47亿元,比上年增长4.7%。其中财产险赔款11.78亿元,比上年增加3.47亿元;人身险赔款及给付5.69亿元,比上年减少2.69亿元。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市拥有各级各类全日制学校821所,在校学生74.74万人。其中小学504所,在校学生34.06万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初中184所,在校学生18.43万人,初中入学率、巩固率分别达到99.99%、100%。普通高中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招生比例连续7年达到1∶1。全市有普通高中61所,在校生8.33万人;职业高中43所,在校生6.21万人;普通中专6所,在校生5989人;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段学校比例97.95%。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高等院校8所,在校生6.98万人,其中成人高校2所,在校生1234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1%。全市拥有幼儿园1641所,在园幼儿18.61万人,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97.71%。特殊教育学校7所,在校学生869人,三残儿童入学率达99.5%。十五年教育普及率达到98.91%。省教育强县7个,教育强县人口覆盖率77.28%,95.86%的乡镇成为省、市教育强乡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