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房地产业稳定发展。全市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120.65亿元,比上年增长9.9%。商品房新开工面积328.24万平方米,竣工325.62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面积352.62万平方米,其中住宅销售面积316.72万平方米。 市场销售稳定增长。2007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62.83亿元,比上年增长16.8%。其中城市消费品零售额414.29亿元,比上年增长17.1%;农村消费品零售额148.54亿元,增长15.8%。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497.71亿元,增长16.8%;餐饮业零售额57.53亿元,增长17.9%。 市场需求较为旺盛。在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中,食品、饮料、烟酒类增长30.6%,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43.3%,日用品类增长55.0%,化妆品类增长17.2%,金银珠宝类增长62.3%,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12.0%,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15.4%,石油及制品类增长17.5%,汽车类增长7.5%。 交易市场日趋成熟。全市商品交易市场403个,总成交额1072.62亿元,增长10.1%。其中年成交额超亿元的市场有44个,成交额986.07亿元,比上年增长12.4%。 对外贸易结构调整步伐加快。2007年全市完成进出口总额79.6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9.0%。其中出口总额75.45亿美元,增长30.0%;进口总额4.16亿美元,增长13.4%。出口主体特色鲜明,生产型企业出口占比达48.21%。结构调整取得积极成效。全市机电产品出口34.62亿美元,增长34.7%,拉动全市出口增幅20.3个百分点,占出口比重比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品出口2.05亿美元,增长30.0%;汽摩配产业出口7.21亿美元,增长26.9%;全年出口超1000万美元企业156家,同比增加28家。 利用外资质量水平不断提高。全市新批外商投资企业148家,投资总额81463万美元;新增合同外资额37352万美元,实际到位外资50610万美元。其中新批总投资1000万美元以上大项目20个,总投资53844万美元。工业制造业引资占主体地位,总投资、合同外资和实到外资分别占总数的85.0%、86.0%和91.0%;第三产业引资成效显著,新批贸易项目45个,占总数的30.4%;第一产业引资取得新突破,市区设立了首家投资额超千万美元的农业项目。新引进了一批光电、新能源、新材料、电子、环保、生物科技等技术含量较高的外商投资项目,总投资达1.47亿美元,占总额的18.0%。 外经合作规模范围有所扩大。全市完成外经营业额突破1亿美元,达到1.01亿美元,增长22.4%。完成中方投资额2728.42万美元,增长30.9%。全市新批境外投资项目28个,其中贸易公司及境外办事处18个,生产性企业10家。全市已在46个国家(地区)投资项目182个,单个项目平均规模扩大到101万美元,是上年的2.18倍。对非洲投资热情持续高涨,至2007年末,累计对非洲投资15个项目,投资总额1978万美元;全市具有对外经济合作经营资格的企业14家,并逐步从分包向总包转变。 交通事业稳步持续发展。2007年全市交通建设投资完成25.5亿元,其中:高速网络工程完成投资10.9亿元,境内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230.194公里;国省道及重要县道干线畅通工程完成投资8.6亿元,新建改建二级以上公路里程80公里;农村公路建设完成投资2.99亿元;大中修工程完成投资1.95亿元;公路绿化、安保及危桥改造等其他工程完成投资1.06亿元;全市境内公路总里程达10990.171公里。全市拥有机动车92.97万辆,比上年增长11.6%,其中汽车31.40万辆,比上年增长19.4%。年内公路旅客周转量75.17亿人公里,货物周转量77.27亿吨公里。航空出港客运量50.25万人次,增长53.4%;货运量7230吨,增长36.7%。 邮电事业进一步发展。全年邮电业务收入52.12亿元,比上年增长15.8%。当年新增电话用户94.56万户,年末城乡固定电话用户增至255.54万户,比上年末增长5.5%。其中住宅电话105.05万户;公用电话28.48万户,增长10.9%。主线普及率达56.1部/百人,增长2.9%。年末移动电话用户达417.09万户,比上年末增长24.2%。国际互联网络用户达46.01万户,增长33.9%。全年共完成450个农村宽带节点的建设,年末行政村宽带覆盖率达到98.86%。 旅游事业较快发展。全市共接待海内外游客1900.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5.4%,实现旅游业总收入176.7亿元,增长23.5%。其中接待国内游客1855.9万人次,增长15.2%,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56.2亿元,增长22.3%;接待入境游客44.5万人次,增长25.2%,实现旅游外汇收入26965.88万美元,增长40.7%。全市共有旅行社92家,旅游饭店112家,A级旅游景区14家。 财政支出更加关注民生。全市完成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87.40亿元,增长24.4%.其中:中央财政收入85.44亿元,增长23.4%;地方财政收入101.97亿元,增长25.2%。全市一般预算支出116.15亿元,增长23.9%。各项重点支出增幅高于全市平均支出增幅,其中环境保护支出、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科学技术支出、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和农林水事务支出分别比上年增长53.0%、45.8%、32.8%、28.2%和27.8%。 金融机构存贷款较快增长。2007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2077.10亿元,增长17.0%。其中:企事业存款余额538.54亿元,增长9.6%;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042.34亿元,增长9.2%。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1658.00亿元,增长21.7%。其中短期贷款1181.53亿元,增长26.4%;中长期贷款443.34亿元,增长9.4%。本外币存贷比为79.82。 商业保险业务进一步拓展。全市保险机构全年保费收入44.12亿元,比上年增长21.6%。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7.84亿元,人身险保费收入26.28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3.5%和14.7%。全年支付各类赔偿及给付16.69亿元,比上年增长80.6%。其中财产险赔款8.31亿元,人身险赔款及给付8.38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0.7%和190.7%。 教育事业均衡协调优质发展。全市拥有各级各类全日制学校864所,在校学生73.34万人。其中小学542所,在校学生32.09万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初中186所,在校学生17.9万人,初中入学率、巩固率分别达到99.9%、100%。普通高中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招生比例连续六年达到1∶1。全市有普通高中61所,在校生8.79万人;职业高中44所,在校生6.63万人;普通中专8所,在校生7050人;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段学校比例97.26%。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高等院校8所,在校生6.1万人,其中成人高校2所,在校生1815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8%。学前教育、特殊教育进一步加强。全市拥有幼儿园1708所,在园幼儿17.15万人,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97.6%。特殊教育学校7所,在校学生716人,三残儿童入学率达99.3%。十五年教育普及率达到98.5%。省教育强县8个,教育强县人口覆盖率85%,95.8%的乡镇成为省、市教育强乡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