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市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2010-01-07 绍兴市统计局

保险业继续发展。企业和居民的保险意识不断增强,全市参加财产保险的企业8444家,参加财产保险的居民家庭11.81万户;全年财产险承保额1155.43亿元,比上年增长33.0%;保费收入4.48亿元,增长13.4%。人身险保费收入8.34亿元,增长77.4%。全年国内财产险赔款金额2.00亿元,增长8.1%;人身险给付金额1.47亿元,增长75.0%。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改革不断深化,教育事业全面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又有新进展。全市普通高校4所,全年招收本、专科学生4165人,毕业学生989人,在校学生8880人,分别比上年增长41.5%、30.6%和53.1%。

全市普通中学在校学生25.15万人,初中入学率达98.89%,比上年提高0.81个百分点;初中在校生巩固率达99.84%,提高0.08个百分点,初中毕业升高中段比例88.02%,提高3.21个百分点。小学在校学生34.08万人,小学入学率99.99%。幼儿学前三年入园率达到95.63%,提高3.67个百分点。

全市成人高等学历教育招收学生5831人,比上年增长2.89倍,毕业学生977人,增长23.5%。成人中等专业学历教育招收学生1122人,比上年增长17.5%,毕业学生1947人,基本持平。年末有各类成人文化技术培训学校2615所。

希望工程取得新进展。全市希望工程受资助学生348人,累计达到4548人;累计援建希望小学25所;已建成希望书库34个。

社会力量办学发展势头良好。全市现有社会举办的各类学校660所,毕业学生0.42万人,在校学生6.18万人。

科技队伍日益壮大、科研成果不断涌现。年末全市有县级以上国有独立研究开发机构15个,高等院校办科研机构28个。年末全市企事业单位共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6.65万人,其中高级职称人员2452人,增长17.3%;中级职称人员2.28万人,增长1.8%。全年经省科委批准鉴定科技成果90项,获省科技进步奖39项;经市科委鉴定科技成果130项,评出市科技进步奖124项;全年申请专利707项;授权专利519项。全年经认定登记技术合同7573份,成交金额1.32亿元,比上年增长26.7%。高新技术企业发展迅速。年末有市级及以上高新技术企业111家,其中省级高新技术企业88家(被认定为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33家)。2001年全市88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在科研、生产和经营方面均取得显著成绩,全年共实现技工贸总收入177.63亿元,实现利税37.47亿元,出口创汇4.26亿美元。

质量检测、标准化建设和天气预报服务进一步完善。年末全市共有产品质量检测机构6个,全年监督抽查检验产品3228批次,产品质量合格率为90.7%;抽查检验商品885批次,商品质量合格率为47.6%。设立法定计量技术机构6个,已建社会公用计量标准151项,开展强制检定工作计量24项。年末全市有声讯天气预报服务台6处。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取得新发展。以广场文化为龙头、文化活动掀起新高潮,2001年举办了49场广场大型文化活动,演出节目620个,参演人员12000多人次,观众30多万人次;还举办了绍兴市庆祝建党80周年“先锋颂”歌舞晚会、承办了《同一首歌》走进绍兴大型演唱会等20多次大型文艺演出;开展了“北京-绍兴文化周”戏曲展演活动。文艺创作硕果累累,绍剧《咫尺灵山》获上海“白玉兰”剧目奖、小戏《摆渡》获全国群星奖金奖,全国少儿摄影、美术、书法蒲公英赛选拔赛获全国级银奖1个、铜奖2个、省级金奖12个、银奖11个。2001年末,全市共有文化艺术表演团体7个、艺术表演场所6个、群众文艺馆6个、文化站134个、公共图书馆5个。全年全市专业剧团共演出772场次,观众213万人次。新闻出版、广播电视事业进一步发展,全年共公开出版报纸8种、杂志2种,出版份数分别为1.14亿份和3.3万册。年末有广播电台6座、电视台6座,全市广播和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99.5%和97.5%,分别比上年提高1.6和2.7个百分点。全市有线电视用户数达80.31万户,当年新增13.61万户。

文化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投资3500万元,建筑面积15000平方米的绍兴图书发行大楼正式落成开业;鲁迅电影城完成选址规划立项工作。

卫生事业不断发展,城乡医疗卫生条件继续改善。全市在建卫生基建项目总面积37.2万平方米,已投入资金3.76亿元,市妇保院2.1万平方米、绍兴二院6.4万平方米东扩工程,已完成拆建工作。博爱医院3.6万平方米、市疾控中心综合楼7500平方米,已全面进入内部装璜,绍兴县华宇医院10.7万平方米一期工程已开工建设,嵊州市人民医院外科大楼1.9万平方米竣工投入使用,诸暨市人民医院江东分院2.08万平方米、上虞市人民医院综合楼2万平方米、上虞市中医院住院楼1.4万平方米、上虞市第二医院易地新建2.4万平方米工程进展顺利,全年医疗卫生设备总投入达6872万元。年末有对外开放医疗卫生机构278个,卫生技术人员11946人,比上年末增长5.8%。其中医生(师)6303人,护士(师)2993人。年末有医疗床位9968张,增长2.6%。预防保健成效进一步扩大。法定传染病总发病率比上年下降14.0%,全市孕产妇死亡率17.08/十万,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9.13‰。爱婴医院增至106家。改水改厕步伐加快。全市自来水普及率达87.61%,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0.32%。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群众体育、竞技体育取得新的成绩。全民健身掀起新高潮,广场体育和社区体育深得广大群众喜爱,开展了大红鹰“全民健身、支持申奥”系列活动;学校体育以达标为中心,全市学校“达标”开展面继续保持100%,达标率达98.8%。我市运动员在全国第九届运动会上共获2金2银2铜,得分130.75分,列全省第3位;在全省比赛中共获金牌42.5枚、银牌48枚、铜牌58枚,名列金牌总数和团体总分两个全省第5名。

体育设施有较大改善,场馆功能得到充分发挥,总投资2800万元,有1.5万座位的绍兴市体育中心体育场竣工并投入使用。

成功举办了2000—2001全国男篮联赛,首次将浙江男篮主场引入绍兴;成功举办了全国羽毛球联赛绍兴赛区比赛、澳大利亚悉尼男篮来绍比赛等国内外赛事。

十一、环境保护

以进一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以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为目标,环境保护工作进一步加强,环保事业加快发展。年末全市有环境保护机构21个,共有各类工作人员338人,各级环境监测站6个,环境监测人员145人。环境监理站6个,环境监理人员66人。全面实施“碧水、蓝天、绿色”工程。开展严肃查处环境违法行为专项行动,实施环境违法行为举报奖励制度,巩固“一控双达标”成果,防止污染反弹。全市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控制。颁布实施了《绍兴市区饮食娱乐修理加工业环境保护管理办法》。新创建了汤浦水库合格饮用水源保护区、3个噪声达标区和1个烟尘控制区。至2001年末,全市有合格饮用水源保护区20个;烟尘控制区9个,面积131平方公里;噪声达标区23个,面积48.6平方公里,烟尘控制区和噪声达标区面积同比增长38.6%和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