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市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1-07 湖州市统计局

湖州市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湖州调查队

2008年,面对年初遭受五十年一遇的特大冰雪灾害、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不断蔓延加剧、国内宏观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增大等严峻挑战,我市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深入实施增强“三力”、奋力崛起的发展战略,坚持“好中求快、全面协调、稳中求进、惠民富民”的总体要求,全面落实“标本兼治、保稳促调”的各项措施,积极应对各种挑战,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全市经济平稳较快增长,转型升级步伐加快,社会事业不断发展,民生改善水平明显提高,经济社会正朝着科学发展的方向继续前进。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经济发展的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实现经济转型升级、经济社会统筹协调发展等任务还十分艰巨。

一、综合

全市经济总量突破“千亿元”大关。经初步核算,2008年我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034.8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6%。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为82.63亿元,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593.56亿元,增长10.7%,其中工业增加值534.98亿元,增长11.4%;第三产业增加值358.70亿元,增长11.8%。三次产业比例为8.0:57.3:34.7。按户籍人口计算的人均GDP为40089元,增长10.5%,折合5772美元;按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均GDP为36764元,增长9.4%,折合5294美元。

分行业增加值

单位:亿元

2008年 ±%

地区生产总值(GDP) 1034.89 10.6

第一产业增加值 82.63 4.1

第二产业增加值 593.56 10.7

#工业增加值 534.98 11.4

第三产业增加值 358.70 11.8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42.45 4.1

批发和零售业 73.11 12.4

住宿和餐饮业 20.53 14.2

金融业 43.78 15.1

房地产业 41.58 -4.1

其他服务业 137.24 17.7

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133.78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71.61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7.3%和16.1%。财政总收入占GDP的比重为12.9%。主要税种全面增长,全年入库的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分别为54.05亿元、18.56亿元、24.11亿元和10.45亿元,分别增长15.2%、12.3%、25.0%和29.0%。全年财政支出86.42亿元,增长25.6%,其中教育支出18.10亿元,增长18.1%;科技支出2.82亿元,增长20.9%;医疗卫生支出4.92亿元,增长21.0%;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4.73亿元,增长16.4%;城乡社区事务支出5.97亿元,增长31.6%;农林水事务支出7.43亿元,增长23.4%。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为5.1%。八大类消费品及服务项目价格呈“六涨二跌”态势:食品类价格上涨13.9%,拉动CPI上涨4.2个百分点;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价格上涨5.1%;居住类价格上涨3.3%;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2.3%;烟酒及用品价格上涨1.8%;衣着类价格上涨1.2%。交通和通信类、娱乐教育文化用品类价格下跌,分别下降2.0%和0.9%。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

(上年=100)

2008年 2007年

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 105.1 104.0

食品 113.9 112.5

#粮食 104.2 104.9

肉禽及制品 116.3 124.7

蛋类 106.3 119.4

水产品 119.2 99.9

菜 106.6 108.8

烟酒及用品 101.8 101.1

衣着 101.2 101.0

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 102.3 99.0

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 105.1 101.6

交通和通信 98.0 100.3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类 99.1 97.3

居住 103.3 101.8

二、农业和农村

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44.44亿元,比上年增长12.1%,其中农业产值56.41亿元,增长14.0%;林业产值17.21亿元,增长7.7%;牧业产值34.36亿元,增长6.7%;渔业产值35.19亿元,下降16.4%。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3.84万公顷,增长4.2%;经济作物播种面积9.76万公顷,下降2.4%,其中油菜籽面积3.15万公顷,下降6.3%;蔬菜面积3.61万公顷,增长1.4%;花卉苗木面积1.17万公顷,增长10.3%。全年粮食产量92.68万吨,增长5.8%;油菜籽产量7.09万吨,下降5.5%;蚕茧产量1.74万吨,下降15.5%;家禽出栏数4885.75万只,下降3.4%;水产品产量22.83万吨,增长7.4%。

主要农产品产量

单位 2008年 ±%

粮食总产量 万吨 92.68 5.8

#晚稻 万吨 74.15 3.8

油菜籽产量 万吨 7.09 -5.5

蔬菜产量 万吨 84.89 -0.6

水果产量 万吨 8.29 10.6

茶叶产量 吨 11389 14.2

蚕茧饲养张数 万张 40.09 -19.2

蚕茧产量 万吨 1.74 -15.5

水产品产量 万吨 22.83 7.4

禽蛋产量 万吨 5.28 -3.0

羊年末存栏数 万只 32.36 -10.0

羊全年出栏数 万只 33.19 -9.6

家禽年末存栏数 万只 1830.53 -11.4

家禽全年出栏数 万只 4885.75 -3.4

全年新建4个省级、21个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园,新增24个无公害水产品基地和2家国家级、6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全市年末省级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达到196.5万亩,比上年增加38万亩。已拥有无公害农产品404只、绿色食品93只,比上年分别增加96只和34只。

省级社会主义新农村实验示范区建设继续推进。全年用于“三农”的财政性资金达28.93亿元,比上年增加5.51亿元;完成了36个全面小康示范村创建、215个村庄整治提升和12个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改造通村联网公路373公里和低承载力桥梁60座,累计开通城乡公交线路390条;完成小型水库除险加固17座、河道清淤1218公里,新增饮用水改善受益农村居民14.45万人;新建电气化乡镇10个、村100个。

三、工业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两千亿元”大关,达到2138.50亿元,比上年增长22.1%,其中轻工业产值923.16亿元,重工业产值1215.40亿元,分别增长20.8%、23.1%。34个行业大类均实现增长,其中有6个行业产值超过百亿元,其中纺织业产值368.82亿元,增长17.4%;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产值235.41亿元,增长26.3%;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产值189.92亿元,增长37.7%;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产值172.10亿元,增长31.3%;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产值143.67亿元,增长21.8%;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产值142.91亿元,增长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