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市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湖州市统计局 2004年是我市上下同欲、攻坚破难、奋发有为的一年。全市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坚决落实中央宏观调控各项政策,认真执行省委实施"八八战略"和建设"平安浙江"的各项部署,努力克服生产要素紧张、禽流感疫情威胁等诸多困难,加快推进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国民经济增长良好,经济效益稳步提高,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继续改善。 一、综合 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增幅创出近年新高。2004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GDP)590.6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5.4%,增幅创1997年以来的新高。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4.81亿元,增长8.2%,第二产业增加值323.69亿元,增长18.5%,第三产业增加值202.19亿元,增长12.9%。按户籍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首次突破2万元大关,达22966元,约合2775美元。 财政收入保持较快增长,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004年全市实现财政总收入51.97亿元,比上年增长1.5%,高于全省平均水平4.5个百分点,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9.62亿元,增长17.3%,高于全省平均水平3.2个百分点。按同口径计算,财政总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分别比上年增长27.4%和32.1%,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 产业结构调整继续推进,三次产业协调发展。传统农业全面提高,优势产业继续发展,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工业生产继续高速增长,经济效益保持同步提高,骨干企业拉动作用明显;交通运输业、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其他服务业等第三产业行业增长较快,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2004年三次产业构成比例为11.0:54.8:34.2。 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是:产业层次相对较低,低水平市场竞争激烈;经济发展对资源、能源的消耗水平较高,环境保护压力增大;能源、土地、资金等要素制约加大;城乡居民增收的基础还不稳固;社会贫富差距逐年加大,部分低收入户增收困难;社会就业压力仍然很大;医疗、失业、养老等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完善中还存在许多难题等。 二、农业 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目标,积极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2004年全市农业生产实现了较快增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102.09亿元,比上年增长18.1%,增幅创出1995年以来的新高。其中农业产值46.16亿元,增长17.4%,林业产值12.78亿元,增长9.2%,牧业产值21.58亿元,增长36.6%,渔业产值21.57亿元,增长9.9%。 传统产业全面提高,优势产业继续发展。随着各项扶农政策的落实,种粮经济效益增加,农民的种粮积极性明显提高。2004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184.61万亩,比上年增长9.8%,粮食产量87.48万吨,增长10.7%;粮经播种面积比例为54:46,粮食比例上升了2.8个百分点;油料、蔬菜等经济作物播种面积下降,全年油菜籽播种面积62.97万亩,下降3.3%,蔬菜面积57.42万亩,下降5.7%;花卉苗木、其他作物种植面积进一步增加,全市花卉苗木面积11.89万亩,增长18.5%,其他农作物面积11.28万亩,增长6.4%。畜牧业快速发展,全年家禽出栏达3954.66万羽,增长71.5%;生猪出栏151.23万头,增长6.4%;年末奶牛存栏3315头,增长32.7%;蚕茧产量达到1.95万吨,增长13.2%。渔业生产结构继续调整,2004年全市水产养殖面积60万亩,同比减少5万亩;水产品总产量17.30万吨,增长3.6%;鱼类产值达到11.39亿元,增长27.8%,虾、蟹和龟类产值为10.18亿元,减少5.1%。 农业产业化进程不断推进,龙头企业带动力明显增强。全市已有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3家,当年新增6家,年销售收入百万元以上的农业龙头企业达640家,新增投资千万元以上农业龙头企业29家;全市农产品加工销售额突破百亿元大关,带动农户36万户,比上年增长17.0%;农产品供沪有了新进展,全年达到35.72亿元。全市在建各类无公害农产品基地212个,面积123万亩,新增省级以上农产品名牌、有机食品、绿色食品等204只,超过了前几年的总和。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进一步规范发展,2004年全市规范和发展各类农村专业合作社94家,累计达到240家。 三、工业 工业生产实现高增长,产销衔接良好。2004年全市工业克服各种要素制约,保持了快速的增长态势,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总产值766.37亿元,比上年增长31.8%,增幅比上年提高4.5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平均增幅2.1个百分点;实现销售产值752.05亿元,增长32.0%;全年产销率达到98.1%,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在33个工业行业大类中,有30个行业大类工业产值实现增长,其中增幅20%以上的有25个、30%以上的有14个、40%以上的有6个。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最大的7个行业依次是纺织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金属制品业、医药制造业,产值增幅分别为22.8%、36.6%、48.7%、44.0%、10.4%、44.1%、27.4%。 经济效益继续提高,骨干企业贡献大。2004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74.64亿元,比上年增长25.7%,其中利润总额43.34亿元,增长24.1%,利税和利润增幅列全省第1位和第2位。十一项经济效益指标考评得分为243.74分,比上年提高17.39分,得分列全省第1位。分登记注册类型看,有限责任公司实现利润16.69亿元,增长7.8%;私营企业利润12.11亿元,增长49.5%;股份制企业利润4.90亿元,增长23.8%;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实现利润5.88亿元,增长46.3%。分行业看,利润增幅在20%以上的有22个、30%以上的有19个、40%以上的14个。占规模以上工业利润比重最大的7个行业依次是纺织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金属制品业,利润增幅分别为28.2%、-7.4%、42.5%、-22.5%、40.9%、47.8%、71.4%。2004年全市"利润百强"工业企业实现产值352.60亿元、利润27.93亿元,分别增长38%、26%,高于平均增幅6.2、1.9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到46%、64.4%,增长贡献率达到52.5%、68.4%。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投资结构发生积极变化。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65.47亿元,比上年增长36.4%,连续4年保持了30%以上的高速增长。其中第一产业投资3.11亿元,下降11.4%,第二产业投资199.33亿元,增长38.0%,第三产业投资163.03亿元,增长35.9%。工业性投入力度加大,全年完成工业性投入197.59亿元,增长38.1%,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54.1%。非国有投资比例继续上升,全年限额以上非国有经济固定资产投资229.75亿元,增长54.9%,占全部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资的67.8%,同比上升12.2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快速增长。全年房地产投资完成56.86亿元,增长37%,商品房施工面积648.86万平方米,增长36.4%,竣工面积137.54万平方米,下降13.8%,商品房销售面积143.47万平方米,下降13.1%,销售额32.57亿元,增长1.9%,商品房空置面积15.11万平方米,下降27.4%。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全市限额以上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达121.81亿元,比上年增长102.2%。"六个百亿"工程进展顺利,全年完成投资127.8亿元,其中农林水利项目完成3.89亿元、交通运输项目完成27.11亿元、能源项目完成26.14亿元、信息化项目完成1.62亿元、城市建设项目完成58.64亿元、社会发展项目完成10.4亿元。重点建设项目投资首次突破"百亿"大关,全年重点建设项目122项,项目总投资400亿元,当年实际完成投资额103.22亿元,创历史新高。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二期、老虎潭水库、长兴合溪水库、申嘉湖(杭)高速公路、湖州大剧院、湖州师院东扩、湖州职业技术学院扩建等一批项目前期工作取得新突破;宣杭铁路复线、湖州天然气管网工程、东西苕溪防洪工程、申苏浙皖高速公路一期、红旗路西延二期、吴兴大道、图书馆、妇保院住院楼等大部分在建工程进展顺利;杭湖锡航道湖州段、500KV湖州输变电工程、湖州污水截流工程、小梅污水处理工程、杭长南路环境整治工程、余家漾公园、博物馆等一批项目按期基本完工或投入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