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市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十、文化、体育和卫生 至2006年末,全市拥有剧院、影剧院4个,全年演出场次914场;文化馆、艺术馆4个,全年举办展览35个,组织文艺活动136次;公共图书馆4个,建筑面积3.32万平方米,比上年增加1.89万平方米,总藏量101万册件;乡镇街道文化站68个,省级“东海明珠”乡镇24个;档案馆4个,博物馆(纪念馆)11个,文物保护单位242个,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4个,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5个。公共文化设施建筑面积20.84万平方米,比上年增加6.23万平方米。参加省以上重大文艺活动及比赛获奖作品共75件,其中获省金奖11件、银奖21件、铜奖17件;《长兴百叶龙》和《湖笔制作技艺》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全年共引进高雅艺术演出134场,举办大型广场文化活动490场,组织基层文化活动3259场,开展电影下乡放映13267场次。年末全市有线电视用户56.40万户,比上年增加4.45万户;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达到99.9%;数字电视用户1391户,比上年增加391户。全年出版各类报纸3290.6万份,其中湖州日报1573.7万份,湖州晚报1394.5万份,湖州广电报322.4万份。 年内成功组织了由国家体育总局体操运动管理中心、中国体操协会主办、湖州市体育局承办的2006年全国艺术体操个人冠军赛;成功承办了第七届极限运动大赛暨海峡两岸、香港、澳门极限运动精英赛。竞技体育取得较好成绩,在由省体育局举办的省级运动会上获得奖牌121.5枚,其中金牌60.5枚、银牌19枚、铜牌42枚。市民健身中心工程启动,全市配置各类健身器材453处。全年体育彩票销售额达1.84亿元,比上年增加0.53亿元。 年末全市拥有医疗卫生机构1069个,其中医院28家、卫生院100家、妇幼保健院4家,全市共有等级医院24家,其中三级医院3家;拥有医疗床位9005张,比上年增加284张;卫生技术人员12019人,比上年增加1160人,其中执业医师3659人,执业助理医师1132人,注册护士3386人;每万人口拥有医疗床位数35张,每万人口拥有卫生技术人员47人,每万人口拥有医生19人。全市共建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61个,社区卫生服务站443个。 农村医疗卫生条件改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口覆盖率达96.2%,比上年提高3.3个百分点,参加人数为177.52万人,全年报销金额达8800万元,比上年增长55.4%。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80.7%,比上年提高1.0个百分点;农村改水投资总额1.43亿元,增长58.9%,符合国家标准的自来水受益率已达91.9%。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户籍人口257.89万人,其中男性130.19万人,女性127.70万人;非农人口78.41万人,比上年增加0.60万人。全年出生人口1.92万人,出生率7.44‰;死亡人口1.78万人,死亡率为6.89‰;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56‰;计划生育率为97.8%。 全年新增城镇就业岗位3.97万个,帮扶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98万人,其中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6872人。全市再就业培训1.25万人,其中创业培训1541人;职业技能培训3.89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培训4.79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8%。 2006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7503元,比上年增长11.6%;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1685元,人均住房面积35.1平方米,恩格尔系数34.3%。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突破8000元大关,达到8333元,增长14.3%;人均生活消费支出5327元,恩格尔系数37.4%,人均住宅面积50.6平方米。城乡居民年末人均储蓄余额已达15004元,比上年增加了2156元,增长16.8%。 年末全市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人数达50.14万人,比上年增加2.77万人,其中参保职工40.32万人,参保离退休人员9.82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人数为33.31万人,比上年增加2.94万人,其中参保职工23.22万人,参保退休人员10.09万人;参加失业保险的人数为24.77万人,比上年增加2.56万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为21.85万人,增加4.28万人;参加生育保险的人数为17.19万人,增加3.37万人;参加生活保障和生活补助制度的被征地农民达到11.78万人,其中已享受生活补助和生活保障的5.15万人。 全市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人数41474人,其中城镇9194人,农村32280人,全年发放低保保障金额3613万元,比上年增长16.0%;市区城镇低保标准由每人每月230元提高为245元,农村由120元提高为147元;全市城镇“三无”、农村“五保”集中供养2905人,集中供养率96.8%,比上年提高1.9个百分点。年末全市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拥有床位6576张,收养各类人员4009人;各种社区服务设施2408个,城镇便民利民服务网点805个,社区服务志愿者组织373个。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1.10亿元,筹集社会福利资金3859万元。 十二、资源环境和城市建设 年末耕地面积16.44万公顷,全年建设用地1028公顷,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2131公顷。全年造林面积332公顷,全市森林覆盖率48.6%。年末全市拥有自然保护区2个,面积1312公顷,湿地示范区1个,面积1100公顷。全年降雨量1042.9毫米,年末全市拥有水库153座,总库容6.82亿立方米,蓄水量1.67亿立方米;全年水资源总量24.87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965立方米。全年总用水量19.33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8.8%,其中工业用水量5.13亿立方米,生活用水量1.23亿立方米。万元生产总值用水量254立方米,比上年下降8.0%。全年全社会用电量95.85亿千瓦时,其中工业用电量76.80亿千瓦时,生活用电量9.28亿千瓦时。万元生产总值耗电量1260千瓦时,比上年下降4.8%,其中万元工业增加值耗电量1764千瓦时,下降19.5%。规模以上工业万元产值综合能耗为0.51吨标准煤,比上年下降10.9%。 全面推进生态市建设。2006年湖州被国家环保总局正式下文命名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并荣获“中国十佳魅力城市”称号,安吉县被国家环保总局命名为全国第一个生态县,全市创建国家环境优美乡镇已达13个,省级生态乡镇16个,数量列全省第一。“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继续推进,累计完成6844个自然村的村庄环境整治工作,受益人口达138.18万人。 全市已建成城镇集中污水处理厂16座,日处理能力34.7万吨,中心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68.5%;已建成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4座,日处理垃圾870吨,中心城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全市2302个医疗点医疗固体废物收集率和处理率均达到100%。工业污水日处理能力已达到43万吨;工业废气治理装置日处理能力达1.53亿标立方米;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7.8%。通过清洁生产审核验收企业累计达到55家,28家企业被评为省级绿色企业,15家被评为省级绿色饭店,建成省级绿色学校43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