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邮电通讯。全市完成邮政业务总量10.93亿元,比上年增长20.4%;完成邮政业务收入8.46亿元,增长1.2%。邮政特快专递辐射221个国家和地区,全年完成国内特快业务863.1万件,比上年增长54.7%;国际特快业务27.07万件,比上年增长2%。完成电信业务收入115.59亿元,比上年增长7.9%。年末本地电话用户为428.57万户,移动电话用户为880.19万户;计算机宽带用户达到139.61万户,比上年增长15.9%。 旅游业。全年接待入境旅游者221.3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6.1%;接待国内游客4551.67万人次,增长10.7%。旅游总收入达到707.22亿元,增长12.2%。市民出境旅游人数为28.2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4.4%。旅游基础设施日趋完善。至年末,全市各类旅行社达437家,其中国际旅行社41家;星级宾馆达到247家,其中五星级酒店13家;A级景区26个,其中5A景区1个,4A景区19个。 十、金融、证券和保险 金融。2008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达11333.35亿元,比上年末增长21.4%;贷款余额10069.03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9.0%。个人消费贷款余额1257.04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1.2%。 资本市场。2008年新增上市公司6家,共募集资金26.35亿元。全市新增募集资金39.83亿元。至年末,全市上市公司累计66家,实现上市融资521.44亿元。外资金融机构8家,新增金融机构或办事处17个。期货交易所全年交易总额12400亿元。 保险。全市保费收入146.21亿元,比上年增长35.2%;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47.96亿元,增长14.2%,人身险保费收入98.25亿元,增长48.4%。共支付各类保险赔款及给付47.79亿元,增长 17.9%,其中财产险29.1亿元,人身险18.69亿元。 十一、教育和科技 教育。全市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为97.1%。年末全市共有小学418所,在校学生45.21万人;初中260所,在校学生24.45万人;普通高中76所,在校学生12.03万人。全市小学入学率和初中升学率均达到100%,初中毕业生升入各类高中比例由上年的97.9%提高到98.7%,其中优质高中招生比例由上年的74.9%上升到76.6%。普通高等院校36所,在校学生40.96万人,比上年增长4.3%,其中在校研究生2.97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由上年的50.4%提高到51.9%。全市新增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7所,累计达54所,共解决13.83万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全年义务教育免收杂费、课本费、作业本费3.5亿元。 科技。2008年全市专利申请量达到18549件,专利授权量9831件,分别比上年增长39.6%和29.8%。年末经认定为国家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804家,占全省的60.4%;累计培育认定研发中心473家,其中省级163家;企业技术中心393家,其中国家级13家,省级105家。年内新增25个中国驰名商标,累计已达76个。 十二、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2008年全市广播、电视精品获国家级奖项2个,省级奖项51个;文艺作品创作获国家及省级各类艺术奖30个。年末有各类专业艺术表演团体19个,公共图书馆14个,文化馆13个,博物馆、纪念馆57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4处(群)。全市有线电视用户184.94万户,其中数字电视96.43万户。电视、广播综合覆盖率均达到99.8%。广播电视“村村通”实现全覆盖。全年共出版报纸17.75亿份、杂志0.73亿册、图书2.14亿册。成功举办第四届中国国际动漫节、第十届西湖博览会等重大文化活动。 卫生。2008年末,全市拥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610个,其中医院140个;拥有床位3.8万张,其中医院床位3.1万张。有各类专业卫生技术人员5.5万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2.5万人,注册护士1.8万人。农村卫生服务得到改善。农村自来水普及率由上年的98.5%提高为99.5%,自来水受益人数达435.98万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人数达369.18万人,参保率由上年的97.2%提高到98.2%,乡镇覆盖率达100%。全市婴儿死亡率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由上年的4.56‰、6.44‰下降到4.43‰、6.20‰,每十万孕产妇死亡率由上年的10.12人下降为7.77人。人均期望寿命为79.74岁。 体育。2008年,杭州籍运动员参加北京奥运会取得2个第二名、破1项世界纪录的好成绩。成功组织举办了2008年斯坦科维奇洲际篮球杯比赛、“中豪杯”世界女子职业壁球精英赛、WDS世界汽车飘移赛等一系列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体育大赛。群众体育活动深入开展。年末全市拥有健身苑(点)2153个,新增762个,全年配置各类健身器材9291件。兴办区、县(市)级以上健身活动1636次,参加人数78万人次。全市体育锻炼人口比重达到48%。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存在的主要困难和薄弱环节是: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主要经济发展指标中,GDP总量、工业、出口增长没有达到预期目标;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加大、经济效益较大下滑;城乡就业压力增加,居民增收难度加大;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节能减排形势依然严峻。这些矛盾和问题需要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 公报注释: 1、本公报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本公报中增加值为现价,增加值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