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闵行区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八、对外经济 积极实施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努力扩大外贸出口。2008年,全区外贸出口总额181.4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3.0%。其中三资企业出口额172.4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4.4%;内资企业出口额8.95亿美元。
外贸产品主要出口地为欧洲68.30亿美元,北美洲53.68亿美元,亚洲46.37亿美元,大洋洲4.96亿美元,拉丁美洲7.01亿美元,非洲1.06亿美元。主要出口产品为机电类144.5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2.5%;光学仪器类6.25亿美元,比上年下降19.9%;纺织品6.8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6%;金属制品3.65亿美元,比上年下降17.0%;塑料制品类2.8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8.1%。 利用外资再创新高。2008年,全区新批准三资企业457个,总投资29.14亿美元,合同外资16.12亿美元,实际到位外资10.15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全年新批及增资1000万美元以上的大项目42个,总投资额21.3亿美元,占全区总数73.2%,吸引合同外资10.7亿美元。年末,全球500强企业已在区内投资了92个项目,其中2008年新增投资项目2个。 九、城市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 枢纽型、功能性、网络化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全年完成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25.83亿元,比上年增长45.4%,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比重为8.7%。其中,市政道路建设投资23.37亿元,比上年增长69.7%;污水处理(截污纳管)投资2.46亿元,比上年下降38.5%。
年内完成或实施了北横泾疏浚工程、俞塘二期整治工程、“三馆合一”建设工程、区精神卫生中心迁建工程、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门急诊大楼改扩建工程等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配合市重大工程虹桥交通枢纽工程;虹桥枢纽外围配套-嘉闵高架、北翟路高架、崧泽高架工程;A8公路拓宽工程;A15高速公路;闵浦大桥工程;闵行铁路货场工程;京沪高速铁路;轨道交通8号线江月路枢纽;轨道交通八号线、十号线、十二号线等项目的征地动迁;积极配合推进区政府实事项目“村村通公交”,新改建道路12条共18.23公里,改造桥梁4座。全年区管城市道路综合完好率达92.5%;全部公路好路率达89.4 %。 市容环卫工作扎实推进。年内更新、新增环卫专用车辆63辆,新改建生活垃圾压缩站8座,完成了50座农村公厕达标改造,完成50座社会公厕规范管理和免费开放,对64座环卫公厕的标志和导向标志进行更换,从而实现了全区环卫公厕标志、标牌规范设置率达100%。完成120个居民小区生活垃圾新分类工作,增配标准垃圾分类桶1500只,张贴统一分类标识1600多张。全年餐厨垃圾规范处理产生单位651家,日均规范处置餐厨垃圾120吨,变废为宝生产饲料添加剂5639吨。完成虹桥镇、梅陇镇创建市级示范区二块;吴泾镇、江川路街道规范区二块;浦江镇、华漕镇、七宝镇达标区三个,共计面积41.7平方公里。 公用事业综合服务水平继续提高。全年自来水售水量约2.85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3.6%。其中生活用水约1.29亿立方米,比上年下降11.0%。至年末,全区居民用电总户数106.30万户,比上年增长7.4%。全年售电量134.08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5%,年内最高用电负荷为301.7万千瓦。圆满完成了虹桥综合交通枢纽、闵浦二桥、A15机场高速等7项市重大工程供电配套项目建设任务。年内新投运110KV、35KV变电站各3座。年末全区110KV线路长度12.08公里,35KV及以下线路长度4546.50公里,35KV变电站78座。
至年末,全区共有家庭燃气用户84.35万户,比上年增加3.50万户。其中,天然气用户52.47万户,比上年增加3万户;人工煤气用户0.52万户,比上年减少0.36万户;液化石油气用户31.36万户,比上年增加0.86万户。全区居民家庭气化率为100%。 十、信息化建设 不断推进信息产业发展。做好2009年度国家和市级信息产业专项资金申报,全年累计53家企业参与申报。通过项目推荐和申报,一批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产业化项目涌现出来,全年有四家企业获市级专项资金资助,总计850万元。 信息技术应用领域不断拓宽。全区共主动公开信息1730条,100%全文电子化,“政府信息公开”专栏访问量291.66万人次,受理咨询7.8万人次,受理329件政府信息公开申请。门户网站全网发布各类新闻4899篇,受理网上办事 148件,网上信箱来信4783封。整合了10个单位的二级网站。党务公开网上共发布信息19217条,处理领导来信714封。“区长网上办公”系统正式投入使用,开展3次区长网上办公,效果良好。公务网文电传输系统共发放规范性文件、报告、请示907件。区级人口信息库入库数据约203万人,实现了与市社会保障卡中心实时数据交换。“四本台帐”项目,完成区级平台的开发建设,实现了查询、统计、分析等功能,完成触摸屏软件系统的开发,在8个镇80个村部署完毕。 完成“无线城市”(一期)建设任务, 实现区政府机关大院无线网络覆盖、莘庄地铁南广场及紫竹科学园区热点地区覆盖。制定“无线城市”建设(二期)规划。区政府大院太阳能供电无线视频监控系统交付使用单位试应用。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管理不断加强。开展了漕宝路等主干道、景观道路架空线入地现状情况摸底工作。协调管理区内142条道路的共247.3沟公里、1672.9孔公里的信息管线集约化建设。全年共办理0-6岁儿童卡学籍卡6.66万张,发放敬老服务专用卡9.45万张;发放临时居住证34.42万张,正式居住证2.56万张。 十一、教育、人才和科学技术 教育工作取得新进步。积极应对入园、入学高峰,全年新建7所幼儿园、3所小学和1所中学。通过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委托管理、校际合作和骨干教师柔性流动等有效措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校际之间办学质量的差距进一步缩小。对吴泾、华漕和浦江地区的高中布局进行了调整,使全区高中布局更趋优化。组建了闵行职业教育集团,形成了校企合作办学,职业教育资源区域共享的新局面。初步形成了以区社区学院为龙头,13所镇(街道、莘庄工业区)社区学校为骨干,社区内中小学校、467个村(居委)教学点为基础的终身教育三级网络。进一步扩大了公办学校吸纳民工子女就读的比例,建立了6所由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社会力量举办的农民工子女学校。全区3~6岁幼儿入园率为99.1%,义务教育入学率达100%,高中阶段入学率达98%。实行全区教育经费统筹,全年地方财政用于教育事业经费16.92亿元,比上年增长3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