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闵行区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九、城市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 枢纽型、功能性、网络化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全年完成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7.77亿元,比上年增长15.9%,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比重为6.3%。其中,市政道路建设投资13.77亿元,比上年增长12.7%;污水处理(截污纳管)投资4亿元,比上年增长30.7%。
年内完成凤庆路、剑川路一期道路工程建设;配合市重大工程虹桥交通枢纽站、闵浦二桥、闵行铁路货场、A15闵浦大桥浦东与浦西段建设、嘉闵高架等项目前期工程;完成春申塘一期、二期和三鲁河一期等河道治理工程;新开工建设北竹港等水环境治理工程项目。完成莘庄中学综合楼改建、区世博家园门诊部装修、区科技馆改建、区妇幼所、区法制培训场、曲棍球场地草皮更换、兴华教育中心改扩建、莘松路555号办公用房改扩建、莘庄海关装修、群益职校、七宝中学游泳池改扩建等11项公共基本建设项目。 市容环卫工作扎实推进。年内新增环卫作业车92辆,新改建生活垃圾压缩站8座,新建公厕50座,改造公厕13座。完成七宝镇市级示范区域创建,龙柏街道市级规范区域创建和吴泾镇等3个市级达标区域创建,共计30.8平方公里;全面启动虹桥镇、梅陇镇2个市级示范区域,吴泾镇、江川路街道2个市级规范区域和浦江镇、华漕镇、七宝镇3个市级达标区域创建。 公用事业综合服务水平继续提高。大力实施二次供水设施改造工程。全年完成莘庄、七宝、虹桥、梅陇、颛桥等镇69个供水设施陈旧、管道锈蚀严重的小区供水设施改造,总面积达到168万平方米,切实提高了广大居民群众饮用水的质量。全年自来水售水量约2.75亿立方米,其中生活用水约1.45亿立方米。 全年完成电网改造投资6.82亿元,比上年增长6.4%。新装工业用户数278户,新装商业用户数1596户。至年末,全区居民用电总户数98.96万户,比上年增长6.3%;非居民用电总户数5.30万户;35KV变电站75座,比上年增长7.1%,其中年内新投运5座;35KV变压器163台,比上年增长5.2%,其中年内新增8台。全年售电量132.17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2.7%。 至年末,全区共有家庭燃气用户80.85万户,比上年增加6.33万户。其中,天然气用户49.47万户,比上年增加3.79万户;人工煤气用户0.88万户,比上年减少0.31万户;液化石油气用户30.50万户,比上年增加2.86万户。全区居民家庭气化率为100%。
十、信息化建设 信息产业继续保持平稳发展。截止2007年底,我区共有信息产业企业1834家,注册资金总额707.12亿元。其中规模以上信息产品制造业工业企业完成产值973.79亿元,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31.6%。国家(上海)平板显示器件产业园获国家信息产业部批准并正式挂牌。 信息技术应用领域不断拓宽。2007年,全区共主动公开各类政府信息1025条,全文电子化1017条,提供服务信息1894条,门户网站“政府信息公开”专栏访问量698万人次,受理咨询8.34万人次。在全市政府信息公开评估中,我区被评为优秀单位,列全市各区县第二。电子政务网络加快建设。“上海闵行”网站首页浏览量突破70万人次,共有400项行政许可、行政审批事项和94项非行政许可、非行政审批事项实现项目上网、网上咨询和表格下载。公务网、政务网“二网”已覆盖全区70多个处级部门,利用两网处理办公业务人员达5000余人。其中,公务网接入PC机750台;政务网接入PC机4809台,并覆盖到所有居(村)委会,构建起完善的“区政府—镇(街道)—村(居)委”三级网络。 积极推进各大通信运营商在区域信息管线、通信基站、通信局房的集约化建设,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至年末,全区集约化信息管线累计敷设235.2沟公里,国家级TD-SCDMA集约化基站39个。全年发放社会保障卡38041张,发放老年人红卡附卡8882张;受理申领临时居住证281503张,正式居住证22676张。 十一、教育、人才和科学技术 教育均衡化发展有效推进。实行全区教育经费统筹,全年地方财政用于教育事业费12.80亿元,比上年增长26.0%。实施“农村中小学信息化环境设施建设”市政府实事项目,对41所农村中小学进行了信息化环境设施建设。整体引进向明世博中学等优质资源,完成群益职校迁建和区社区学院组建工作,闵行中学被命名为“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对闵行居民接受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高等教育、终身教育加大扶持力度,基本形成完整的闵行居民接受各类教育的资助政策体系。全区九年义务教育入学率100%,初中阶段毕业生升学率98.3%。 至年末,全区共有中学、小学、幼儿园、中职校、工读、特殊教育学校212所,在校学生13.04万人,教职工13985人,专任教师9792人。成人教育培训中心2所,教职工116人。社区学院1所、社区学校13所、区老年大学1所,教职工178人。进修学院1所,教职工140人。
以引进优秀人才为重点,加大人才开发力度。全年共引进各类人才5459人,比上年增长45.0%。其中博士8人,硕士397人;高级职称人员94人,海外人才15人。至年末,全区区属系统共有各类专业人才81876人,比上年增长8.0%。其中博士158人,增长42.3%;硕士2868人,增长21.3%;中级以上职称人员37828人,增长7.3%。在莘闵留学生创业园创业的留学人员320人,其中博士50人,硕士109人,共创办各类企业274家。 以“自主创新、重点突破、支撑发展、引领未来”作为科技工作的方针和目标,推进科技科普工作持续发展。2007年,闵行区连续第三次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称号。全区专利申请量10500件,连续四年位居全市第一。认定“四技服务”合同303个,技术交易额达22.25亿元。市级以上科技项目立项首次突破600项,获资助金1.5亿元。获国家和上海市重点新产品6个和24个,上海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53项,上海市火炬计划项目12项。年内上海市民营科技企业百强评比,我区有24家;上海市科技“小巨人”企业获批5家,均名列全市第一。全年新批准认定高新技术企业28家,新认定双密型企业5家。至年末,全区共有高新技术企业262家,双密型企业23家。 全区共有国家、市、区三级科普教育基地29个,全年接待参观60万人次。 十二、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新闻、广播、电视事业发展取得新成就。全年播出电视新闻2925条,广播新闻2895条。其中,上视《新闻坊》和《东视新闻》播出225条;中央电视、中央广播播出新闻20条。长三角广播电视新闻协作网播出96条。电视专栏《关注闵行》27期、《家园》28期、《经纬时光》52期。其中,上视纪实频道播出专题片1部;黄河电视台及美国斯科拉卫星网播出专题片23部。全年播出社交类和少儿类广播各104期;播出电视剧2231集,电影98部,动画片306集,系列电视片1312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