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宝山区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和电信业 全区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和电信业发展迅速。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全年实现增加值19.21亿元,可比增长26.5%。全年区域交通运输仓储业实现营业收入90.04亿元,其中部市属单位37.78亿元。至年末,区陆管所在册管理的业户(企业单位及个体)5522户,拥有运输车辆17072辆,其中,10吨以下13436辆,10-30吨3224辆,30吨以上412辆。全区拥有邮政支局22个,邮政所46个,邮路总长度589公里,发送函件4015万件。年末电话总装机容量46.05万门,增长6.0%;市内电话用户39.39万户,增长4.6%,其中住宅电话用户28.73万户,增长1.0%。 房地产业 2004年我区城乡面貌不断改善,交通更加便利,房地产业发展明显加快。全年实现房地产业增加值23.70亿元,可比增长28.2%,房地产业增加值占全区增加值的比重达到8.9%,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完成房地产投资额62.54亿元,比上年增长58.9%,占全区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40.7%。实现商品房销售面积253.97万平方米,增长37.6%;商品房销售额131.14亿元,增长73.8%。存量房交易快速增长,全年成交面积209.69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9.1%;存量房成交额85.34亿元,比上年增长57.2%。 金融业 金融业平稳发展,全年实现金融业增加值20.70亿元,可比增长18.1%。新增兴业银行、广发银行、深圳发展银行,至年末全区共有银行14家,银行存款余额766.90亿元,当年新增130.96亿元,比上年增长20.6%;银行贷款余额441.67亿元,当年新增52.38亿元,增长13.5%,其中个人贷款120.40亿元,增长53.0%。 旅游业 进一步开发旅游景点和线路,培育旅游产业。宝钢工业旅游产品被正式评定为“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年内成功举办“迎国庆—上海旅游节花车宝山巡游”和“宝山市民看变样”活动。各旅游景点全年接待42.04万人,实现营业收入341.38万元。 至年末,全区星级宾馆14家,其中四星级1家。主要饭店(宾馆)实现营业收入4.30亿元,比上年增长19.7%;接待38.4万人次,增长6.9%,其中接待海外旅游者5.46万人次,增长1.1倍。至年末,全区有旅行社26家,其中,国际旅行社1家,国内旅行社25家。全年组团14.5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72.8%;接待10.1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57.0%。 二、改革开放 所有制结构 所有制结构加快调整,非公有制经济比重继续上升。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116.53亿元,增长38.4%,占全区增加值的比重由上年的40.8%上升到43.8%。 各种所有制企业共同推动经济快速发展。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的工业销售产值中,国有与集体企业完成80.06亿元,比上年增长13.5%;股份制与股份合作制企业完成31.91亿元,增长19.3%;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完成172.86亿元,增长36.6%;私营企业完成60.64亿元,增长65.8%。在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国有和集体商业零售额31.53亿元,比上年增长8.4%;私营和个体商业企业零售额60.46亿元,增长7.3%;股份制等其他商业企业零售额38.94亿元,增长49.2%。 国有资产管理和国有企业改革 继续推进区属国有小企业以混合所有制和非公有制为主要模式的企业改制。全年共完成15户国有(城镇集体)企业改制,退出国有(城镇集体)资本1.02亿元。继续推进镇(乡)集体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促进镇(乡)集体资本结构调整,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村集体经济。全年共完成31户镇级集体企业改制,退出集体资本1.14亿元。从维护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出发,认真做好撤制村队资产处置工作。全年共处置27个生产队的集体资产,涉及净资产1.44亿元,核准分配1.19亿元。 依法行政 有效推进《行政许可法》的实施。年内,对本区行政许可实施主体、行政许可事项、行政许可收费以及与行政许可相关的行政规范性文件进行清理。经清理,本区具有行政许可实施主体资格的单位共54家,其中法定行政机关43家,法律、法规授权组织11家;废止区政府制定的与行政许可相关的行政规范性文件42件,其中10件涉及综合经济管理,11件涉及社会事业管理,21件涉及城市建设和管理。 认真贯彻执行《上海市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和备案规定》。对1988年建区以来区政府制定的规范性文件进行清理,建区以来区政府制定的113件规范性文件,认定应继续有效的24件,应予废止的63件,应予以修改的26件。 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至年末,全区有6673家机关、企事业单位、个体工商户以及自由职业者共27.48万人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享受养老保险待遇的离退休人员13.16万人;有6676家单位26.56万人参加城镇失业保险;有6672家单位27.45万人参加城镇医疗保险,有13.16万离退休人员享受城镇医疗保险。全区有8.11万人参加农村养老保险,全年发放农村养老金2125.76万元;有1.29万人参加小城镇社会保险,其中新征地劳动力参加保险0.60万人;有15.29万人参加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筹集医疗基金4199.6万元。 对外贸易 大力扶植出口企业和培育出口增长点,外贸出口实现高速增长。全年实现出口总额19.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67.4%。主要出口产品有集装箱9.06亿美元,增长48.2%,占出口总额的47.1%;金属制品2.73亿美元,增长50.4%,占14.2%;灯具1.01亿美元,增长38.5%,占5.2%。从出口地区看,对北美洲出口9.4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0倍,占出口总额的49.0%;对亚洲出口6.44亿美元,增长46.0%,占33.5%;对欧洲出口2.92亿美元,增长34.1%,占15.2%。 招商引资 利用外资质量提高,引资领域不断扩大。年内批准外资项目144个,比上年增长67%,其中:新批96个,增资48个,投资总额8.33亿美元,增长2.0%,合同外资总额3.30亿美元,增长12.0%。引资项目中,第二产业的机电、轻工、电子、化工产品、生物制药等项目占较大比重;同时,第三产业如房地产开发、研发中心、物流行业也广泛涉及。从合同外资来源的国别(地区)看,来源于中国香港的最多,其次是日本和新加坡,合同外资额分别为0.73亿美元、0.50亿美元和0.48亿美元,分别占合同外资总额的22.2%、15.1%和14.4%。 全年吸引外省市企业1698户,注册资金17.65亿元,比上年增长15.3%。 私营经济继续发展壮大。至年末,全区拥有私营企业24808户,注册资金314.76亿元,其中当年注册户数4937户,注册资金52.23亿元。私营企业实现增加值79.07亿元,增长42.8%,占全区增加值的比重29.7%,创造税收收入27.53亿元,增长59.1%,占全区税收总收入的3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