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闵行区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4)
三、城镇信息化 信息产业 加快推进信息发展,截止2002年底,IT企业注册有147户。IT产业税收实现6602万元,占全部税收收入1.2%。其中信息产品制造企业税收3651万元,信息服务业税收收入2951万元。信息产品制造业完成工业总产值51.5亿元,比上年增长55.9%。 信息产业技术应用 信息技术应用领域逐步扩大,电子政务网建设加快发展。区政务内网已建屏蔽机房,可接48个点,政务外网硬件建设已完成,28个委办局的所有计算机均可联网,已完成公安专用城域网48个点、税务专用城域网18个点、工商专用城域网11个点。政务网软件应用平台已试用运转,主要包括公文流转、电子邮件、门户网站、Inter网转发及休闲娱乐等项目。 信息网重大项目建设,教育、住宅、社保及江川路街道等城域网建设工程已基本竣工。此外,外经委、统计局、七宝镇、古美街道、计生委、闵行报、税务闵行分局、工商闵行分局等8个单位网站正在创建中。 四、社会事业 科技 坚持实施“科教兴区”战略,以创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区”为契机,提升科技工作水平,推进科技事业发展。 2002年,有光纤光栅传感网络关键技术研究和工程化应用以及耐高温、高性能聚合物基复合材料规模化制备技术等项目,获得国家高科技发展计划立项。被列为市火炬计划项目有20个,其中7个项目获得资助资金43万元。被列为区火炬计划项目29个。国家及市创新基金项目立项9个。国家批准新产品10项,市批准新产品16项。申报认定的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24项。获得国家及市各类科技资金共计1316万元。全年专利申请量为1740件,比上年增长369.7%,在全市排名第三。 2002年,引进科学技术发展研究中心7个,引进留学生创业企业150家。 人才 坚持人力资源开发利用是“第一要务”,加快构筑闵行人才资源新高地。全年共引进各类专业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和吸纳应届毕业生共4400余人,其中博士11人,博士后1人。截止2002年底,全区有各类人才43385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3966人,中级职称的有14171人。在上述人员中取得博士学位的449人,硕士学位的2678人,大学本科学历的9657人,大专学历的有12045人。人才市场接待招聘单位832家,接待应聘人员3.90万人次。 重视人才的培养与提高。“531育人工程”和“456继续教育工程”开展良好,100名各类专业学科带头人培养工作和管理措施进一步完善。全年有3681名人员参加了信息技术应用、英语三百句及高、中、初级教育、职称等方面的培训,有588名人员评定了各类职称。 教育 2002年,进一步落实教育事业优先发展战略。加强教育管理,开展“以法治校,以德立校”教育,制定了《加强初中教育的意见》,《高中教育三年发展规划》。年内完成了区教育城域网的建设,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和教育科研工作,基础教育获得市教科院教育科研成果推广一等奖,被中国教育学会命名“教育改革试验区”。新建了上宝初级中学和新格中学。成功启动了启英、启音、启智、启德的“四启”特教体系,成为基础教育的新亮点。 全区拥有各类学校205所,班级2933个。在校学生114251人,教职工9504人,其中专任教师7664人。普通中学55所,在校学生45958人,比上年增长22.8%。小学50所,在校学生35293人,比上年下降17.0%,幼儿园88所,在园幼儿22048人,幼儿入学率98.4%。初中毕业生合格率99.3%,升学率97.4%。全区高考录取率71.5%,其中,七宝中学为98.4%,闵行中学为96.2%。青少年发案率控制在万分之一点五以内。全年引进教师480人,充实了教学第一线。 全年,地方财政用于教育事业费4.97亿元,比上年增加1.34亿元,增长36.9%。投资6000.0万元,完成5所中小学达标工程建设。至2002年底,共完成24所中小学改扩建工程,全区所有中小学达到一、二类学校标准。投资1.0亿元,建成闵行区教育宽带城域网,全区中小学生平均7.8人拥有1台计算机。有139所中小学和教育单位建成校园网。 卫生 2002年,卫生事业继续推进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医务卫生体制改革,顺利完成了卫生防病、医疗保健、医学科研等各项任务。全年完成诊疗总人次384.3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3.1%;收治住院病人4.0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1.1%;全年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为207.7/10万人例,比上年下降20.3%,其中肠道传染病发病率为32.5/10万人例,比上年下降58.4%。 创建国家卫生城区,创建市一级、二级卫生镇各1个,市卫生村9个。有10项卫生科研项目获区科技成果奖。加强和规范医疗市场管理秩序,取缔非法行医40家。对全区有毒有害化学物品生产、销售和使用单位进行专项整治,涉及1318个单位,整治215家。巩固和完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大病统筹管理办法,合作医疗参与率74.0%,农村社会医疗保障率92.0%。 全区拥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2个,比上年减少1个。其中医院17个,专业防治站(所)3个,辅助医疗机构2个。年末,共有医务人员4275人,比上年净增31人,增长0.7%。其中专业卫生技术人员3345人,比上年增长2.6%。在卫生技术人员中,执业医师1261人,执业助理医师241人,注册护士1224人。共有病床3313张,比上年增长4.5%。 文化 文化、广播、电视、报刊事业取得新发展。年内策划组织了一批富有闵行特点的群众文化活动,筹办了虹桥自贡灯会、庆“五一”群众文艺大联欢、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60周年——《百花盛开满申城》大型广场文化活动。成功举办了第三届“金秋闵行”的社区文化节。各镇、街道举办文艺汇演30余场,参与观众达8.0万人次。 全区有公共图书馆13个,文化馆(站)15个。总藏书53.17万册,比上年下降14.4%。其中区级图书馆藏书34.94万册,下降8.71%;镇、街道图书馆藏书18.23万册,分别下降24.4%。全年图书流通量为67.98万册,比上年下降44.3%。 全区共有影剧院12个,其中区级5个。全年放映电影4000场,观众24.24万人次。票房收入70.85万元,均比上年下降。组织戏剧下乡演出389场,观众总计达10.0万人次。 全区广播、电视、报刊宣传注重质量提高。全年共播出广播新闻5676条,广播社教类、文艺类节目124期,播出电视新闻3059条,完成编播重大题材的专题片28部。在社教、文艺类节目中有30部专题片在美国斯科拉卫星电视网上播出,在央视、东视播出新闻66条,上广新闻播出93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