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闵行区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1-06 上海市统计局

闵行区统计局

2004年1月18日

2003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开局之年,也是很不寻常的一年。这一年,全区人民在区委、区政府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和市八次党代会、区三次党代会精神,紧紧把握国内外有利形势,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开拓创新,坚持与时俱进,努力实施科教兴区战略,促进了全区物质、政治、精神三个文明协调发展,人民生活进一步提高,实现了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一、经济发展

经济总量

2003年,闵行区国民经济克服“非典”疫情和历史上罕见的高温及电力供应短缺等不利因素的影响,经济发展保持了快速增长势头。在经济增速加快的同时,经济效益逐步提高;产业结构在调整中不断优化,经济增长出现了结构与质量、速度与效益相统一的良好局面。全年实现增加值290.36亿元,比上年增长26.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77亿元,比上年下降8.9%,占全区增加值比重1.3%,比上年下降0.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165.81亿元,比上年增长28.1%,占全区增加值57.1%,比上年增加0.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120.78亿元,比上年增长25.1%,占全区增加值41.6%,比上年下降0.3个百分点。

财政收入快速增长。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83.18亿元,比上年增长36.7%。其中,增值税完成31.42亿元,比上年增长29.4%;营业税完成18.30亿元,增长23.7%;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完成23.71亿元,比上年增收7.78亿元,比上年增长48.8%。私营企业完成税收20.41亿元,比上年增收6.81亿元,增长50.1%。区级财政收入实现44.10亿元,比上年增收10.11亿元,增长29.7%,增幅比上年提高10.3个百分点。

固定资产投资

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创历史新高。闵行区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21.80亿元,比上年增加24.95亿元,增长25.8%。其中,生产性建设投资45.22亿元,增长32.7%;非生产性建设投资76.58亿元,增长22.0%。在固定资产投资中,基本建设投资42.30亿元,比上年增长64.1%;更新改造投资6.57亿元,下降14.5%;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63.38亿元,增长19.4%。

按产业投资方向,第一产业投资0.09亿元,比上年下降54.0%;第二产业投资45.12亿元,比上年增长33.3%;第三产业投资76.58亿元,比上年增长21.9%。

农业

2003年,闵行区在城市化的推动下,农业耕地面积逐年减少,农业生产结构继续调整优化,生产能力稳步发展。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8.90亿元,比上年增长0.9%。全区粮经比由上年的3070调整到1882,在总量减少的情况下,林业建设快速发展,经济作物基本稳定,粮食生产下降幅度较大。全年粮食总播种面积3.10万亩,比上年减少4.38万亩,下降59.0%;粮食总产量1.30万吨,比上年下降60.0%。

全年蔬菜总产量达34.20万吨,其中配送7.34万吨;品种不断细化,安全卫生质量基本达到无公害化,抽检合格率达97.8%。全年商品猪出栏23.80万头,其中三无杂交瘦肉型猪22.50万头;家禽产量380万羽;上市鲜蛋5400吨;上市鲜牛奶182.90万公斤;水产品产量2000吨,其中虾、鳖等特色水产品238吨。特种养殖有新的发展,全年割锯鲜鹿茸192公斤,加工销售优质肉绵羊900头,销售观赏鱼100万尾。

全年完成植树造林1.34万亩,森林覆盖率达13.4%。

作为市郊农业现代化“十大”窗口之一的浦江现代化农业园区,自2003年进入第二轮建设阶段,总投资1017.8万元。全区13个重点蔬菜园艺场通过改制,加强了管理和加大了投入,显示了规模化、设施化、科技化和产业化功能。

工业

2003年,全区工业生产速度加快、结构优化、效益提高,对经济快速稳定增长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154.81亿元,比上年增长28.7%。完成工业总产值719.80亿元,比上年增长26.4%,增幅比上年提高8.2个百分点。其中,区属工业117.20亿元,增长67.7%,比上年增长18.5个百分点;各镇工业593.46亿元,增长22.6%,比上年增长7.3个百分点;街道工业9.14亿元,增长175.4%。私营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146.38亿元,比上年增长26.1%,占全区工业总产值20.3%。全年工业产品销售产值完成707.53亿元,比上年增长26.0%。其中,港澳台及外商投资企业完成工业产品销售产值415.13亿元,比上年增长24.8%,占全部工业产品销售产值58.8%。

2003年,全区工业生产产销衔接良好,经济效益继续提高。全年工业产品销售率达到98.3%,比上年下降0.3个百分点。全年实现工业利润总额48.0亿元,比上年增加13.54亿元,增长39.3%。其中,国有经济0.08亿元;集体经济4.80亿元,增长34.0%;股份合作经济2.50亿元,增长7.3%;股份制经济10.78亿元,增长77.3%;港澳台及外商投资企业25.0亿元,增长32.6%。

百元产品销售收入实现利润6.86元,比上年增加0.66元,增长10.6%。

全年技术改造项目立项数40项,总投资15.40亿元,其中,利用外汇1.15亿美元。

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全年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62.0亿元,比上年增长66.1%,利润总额10.80亿元,比上年增长55.0%。工业企业向园区集中,充分发挥了工业园区集聚、辐射作用。工业产品坚持向高新技术发展,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新技术、新材料、新产品的开发、试制得到进一步提高。全年开发新产品项目117项,比上年增长11.4%。其中,国家级新产品项目14项,市级新产品项目33项,总投资7.50亿元。高新技术企业达100家。

建筑业

2003年,建筑业生产增速加快。全区全年资质就位的建筑企业188家,完成建筑业总产值88.26亿元,比上年增长30.9%;实现增加值11.0亿元,比上年增长19.7%。建筑企业全年施工面积452.56万平方米(除区外企业),比上年增长48.6%;竣工面积140.66万平方米(除区外企业),比上年增长12.0%。

2003年,有14项工程获上海市“白玉兰”奖,24项工程获上海市“浦江杯”奖,19项获上海市“优质结构”工程奖,获奖总数居各区县第一。市级标准化合格工地达标的结构阶段57个,装饰阶段48个。市级文明工地19个。在全区开展的“闵行杯”创优活动中,有59项工程荣获“闵行杯”优质工程奖,65个工地荣获“闵行杯”区文明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