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闵行区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5)
扎实推进福利事业社会化,使养老福利事业有新的发展。全区现有养老机构25所,其中,区属福利院2所,社会办养老机构10所,总床位2750张。有5所养老机构开展了居家养老服务,其中内设日托站的有3所,促进了养老服务内容的多样化。2003年,新办福利企业11家,全区现有福利企业152家。 五、人民生活 人口 2003年末,全区户籍人口75.11万人,比上年增长4.8%。其中非农业人口58.23万人,比上年增长9.0%。出生人口4287人,出生率5.7‰,比上年下降1.2个千分点;死亡人口5349人,死亡率7.1‰,比上年上升0.1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4‰。户籍人口计划生育率为99.5%。人均期望寿命达到79.06岁。 劳动就业 2003年末,全区职工人数89596人,其中国有单位职工23973人,比上年下降0.4%;集体所有制单位职工10805人,比上年下降10.4%;其他所有制单位职工54818人,比上年增长50.1%。年末城镇个体劳动人数30321人,比上年增长12.6%。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员18296人,比上年增加3781人,增长26.0%。 积极推进再就业工程,落实就业的相关政策。2003年,新增就业岗位2.60万个,其中,非正规就业新增岗位4141个,自由职业新增岗位1654个,非公企业新增岗位15863个。 居民收入和储蓄 随着全区综合经济实力的增强,城乡居民收入继续提高。2003年,全区城镇职工年均工资21198元,比上年增加1927元,增长10.0%。农村农民家庭人均收入8118元,比上年增加608元,增长8.1%。农民劳均收入13544元,比上年增加1175元,增长9.5%。 城乡居民储蓄继续增加。年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322.02亿元,当年新增存款余额85.79亿元,比上年增长36.3%,提高6.6个百分点。 居民住宅 居民居住环境和条件继续得到改善,新建住宅的总体质量不断提高。2003年,在第三届“上海市优秀住宅”评选中,全区夺得2金4银20个单项奖的佳绩,获奖量名列全市第二。又有8个住宅小区被评为上海市“四高”优秀小区。旧区综合整治力度加强,全年完成了26个小区的综合整治,总建筑面积达75.60万平方米;完成“平改坡”工程69幢,建筑面积达18.90万平方米。 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居住条件不断改善,商品房交易活跃。2003年新建商品房登记销售面积492.0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0.3%。新建商品房登记销售金额为196.0亿元,比上年增长51.9%。存量房交易登记销售面积302.89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67.3%;存量房交易登记销售金额124.28亿元,比上年增长163.4%。 六、城市建设 基础设施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大,整体功能不断完善。2003年完成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资29.80亿元,其中道路建设投资11.25亿元,污水处理及排放投资5.36亿元,自来水、电力、燃气等投资6.20亿元,市政公用设施投资4.13亿元。 2003年,完成了莘庄立交桥、沪闵路、地铁莘庄北广场等地区、路段的景观灯光工程建设;完成沪闵路、虹梅路等8条道路护栏工程建设;完成新建233个点的无障碍设施建设;完成沪闵路(莘庄立交~横沥港)的机非隔离带、架空线入地等的道路景观改造工程。完成对江川路、顾戴路、老虹井路等11条道路大中修任务;完成沥青砼14.02万平方米、人行彩板8.36万平方米、8座危桥的改造任务。新建和改建沪闵路、都市路等133座港湾式公交候车点、亭及更新公交站牌。 颛兴路、莲花路、江川路、纪翟路等7条基础性大修道路基本竣工。其中,颛兴路工程荣获上海市市政工程金奖。中春路建设进展顺利,七宝段年底通车;莘庄城区段已完成动拆迁工作。 城市快速交通网络日益完善。总投资35.0亿元人民币,其中区投资14.0亿元人民币的莘闵轻轨全面建成并已通车;为满足上海国际赛车场交通疏通要求,嘉金高速(闵行区段)前期动拆迁已全部完成;由市、区两级投资的沪闵路高架二期工程于12月28日交付通车。 全年拆除违章建筑4.24万平方米,拆除影响市容市貌的户外广告426块、横幅2643条。 公用事业 公用事业加强管理,规范服务,提高质量。区内共有公交线路133条(含途经),年内新辟、调整、延伸了沧石线、诸华线、867路等10条线路,撤销1条线路。自来水售水量15811.0万立方米,其中城乡居民生活用水售水量6216.0万立方米。全年用电量66.5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5%,其中城乡居民生活用电12.6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7%。年内完成2.6万户居民电表分时计价改造。全区共有家庭燃气用户57.62万户。其中,管道煤气用户24.97万户,比上年增加2.06万户;天然气用户10.63万户,比上年增加3.65万户;液化石油气用户22.02万户,比上年增加0.98万户。全区居民家庭气化率为100%。 七、城市环境 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 全区环境保护以新一轮“三年行动计划”为抓手,全面推进以水环境和大气环境为重点的综合治理。区域内主要水质指标基本达到景观水标准,河道高锰酸盐指数平均值同比下降1.84%。全区空气质量保持在一、二级水平,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浓度为0.152毫克立方米,可吸入颗粒物为0.091毫克立方米,均达到二级空气质量标准;二氧化硫为0.037毫克立方米、二氧化氮为0.038毫克立方米,达到一级空气质量标准;空气降尘量为6.67吨月?平方公里;酸雨频率为2.15%。全区昼间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为57.1分贝,达到二类区标准。 市政府实事工程——漕河泾港综合整治、北横泾河三四期、张家港2.3公里、蒲汇塘河4.75公里河道整治工程均已建成完工。春元昆、浦江镇、紫竹科技园区、莘东路污水外排系统工程已敷设污水管道39.8公里,建泵站7座(含元江路泵站)。苏州河六支流污水外排及截污的纳管工程均全面竣工。莘庄镇371家污染源单位实施了截污纳管,堵截了污染源源头。 2003年,关停并转污染企业2个,关闭或搬迁畜禽牧场16个。已完成区政府实事40台燃煤小炉灶清洁能源替代工作,年削减用煤量4280吨。古美路街道创建成市级无燃煤街道。 区域环境自动监控系统基本建成,完成了废水在线监控47套的安装,有4台大气环境质量自动监测仪和8套噪音显示屏投入运行。 莘庄镇、七宝镇创建国家环境优美镇已通过市环境保护局验收。2003年,已命名35个绿色小区和5个环境优美村。 城市绿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