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闵行区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4)

2010-01-06 上海市统计局

人才

努力实施人才高地战略,加快构筑闵行人力资源新高地。全年全区共引进各类人才1400名。组织人才招聘会4次,接待招聘单位492家,接待应聘人员1.72万人次。对21世纪人才网闵行网页进行改版,为70家单位免费开设网上招聘,发布各类岗位信息430多条。截止2003年底,全区区属系统有各类专业人才60952人,其中博士学位的26人,硕士学位的1370人,大学本科学历的14033人大专学历的有18727人。

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和人力资源开发,全区区属系统具有高级职称人员2649人,中级职称人员14428人,初级职称人员21502人。建立了培养135名各类专业学科带头人的动态管理机制。全区有849名公务员参加了信息技术应用、英语三百句和WTO依法行政的培训。

教育

深化教育管理制度改革,稳步推进教育事业的发展。2003年,成功举办了闵行教育十年回顾与展望系列活动,制订了闵行教育新一轮的发展规划;国家级课题“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区域性实验”开始启动,成功举办“现代学校制度创新—学校与社区”高级论坛;在全市率先实现义务教育免杂费和给民办高中学生补贴学费制度;建立了两个“特色教师工作室”,启动“名师讲坛”,确定了闵行区“名师培养工程”目标;“二期课改”进展顺利,全区50.0%以上学校起用新教材。

全区拥有各类学校240所,在校学生114850人,教职工9705人,其中专任教师7726人。普通中学66所,在校学生45776人,比上年下降0.4%。小学51所,在校学生36391人,比上年增长3.1%。幼儿园117所,在园幼儿25334人,比上年增长14.9%。

全年,地方财政用于教育事业费6.17亿元,比上年增加1.20亿元,增长24.1%。

卫生

卫生事业加快构建预防保健、医疗服务、卫生监督三大体系。2003年,完成诊疗总人次407.2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6.0%;手术总数1.1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8.6%;抢救危重病人1299人次,成功率87.9%。全年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179.7010万人例,比上年下降7.2%,其中肠道传染病发病率为50.7810万人例,比上年上升20.7%。

针对“非典”疫情,制订了抗“非典”防治方案,组建了包括19名临床、流行病学专家的区级“非典”防治专家组,指派了17名“非典”防治指导员和262名“非典”防治联络员进行防“非”专业指导和管理。

创建国家卫生区工作取得成效,通过了全国爱卫会的评估验收。有9项卫生科研项目获区科技成果奖;取缔无证加工厂(点)4774户;食品经营、销售单位卫生许可证持证率93.2%,比上年增长4.8%;食品抽检合格率为95.9%,比上年上升4.9%。

全区拥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3个,比上年增加1个。其中医院18个,专业防治站(所)3个,辅助医疗机构2个。年末,共有医务人员4275人,其中专业卫生技术人员3345人。在卫生技术人员中,执业医师1261人,执业助理医师241人,注册护士1224人,均与上年持平。共有病床3402张,比上年增长2.7%。

文化

文化、广播、电视、报刊事业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方针,开创新局面。2003年,组织了新闵行区成立十周年的宣传报道;成功举办了第三届“金秋闵行”社区文化节活动,共举办了文艺汇演、歌舞比赛、广场电影、经典影片、电视晚会等节目1345场,演职人员达7.40万人次,观众达127.0万人次。

在抗击“非典”期间,开设了《抗击“非典”》专栏,报道有关电视新闻166条,广播新闻321条,创作播出了《筑起新时代的闵行精神》等四部抗“非”专题片。

全区有公共图书馆13个,文化馆(站)13个。总藏书40万册,比上年下降24.8%。其中区级图书馆藏书22.0万册,下降37.0%;镇、街道图书馆藏书18.0万册,下降1.3%。全年图书流通量为55.56万册,比上年下降18.3%,读者人数达25.0万人次。

全区共有影剧院11个,其中区级1个。全年放映电影2326场,观众48.50万人次。

2003年,共播出广播新闻6360条,电视新闻3180条。组织了21部电视专题片在美国斯科拉卫星电视网上播出,在上视、东视、卫视播出新闻100条,在央广、上广播出新闻107条。

全年《闵行报》发行量3.0万份。

体育

全民健身体育和竞技体育得到协调发展。2003年共组织社区的健身培训活动82次,参与人次达8096人次。举办职工体育竞赛6次,参赛人数1528人。完成新建健身苑2个、小区健身点100个。健身苑、点建设总面积达3.85万平方米,购置健身器材26种,计1337件,健身路径101条,总投资额206.4万元,比上年增长117.3%。

学校健身活动广泛开展。全区中小学生体锻达标率为90.9%。其中优秀率13.1%,良好率47.2%。比上年分别下降0.1个百分点和提高3.1个百分点。全区学校体育竞赛12次,有549个队3945人参赛。

全年举办区级各类体育比赛18次,参加人数5473人次,破中小学纪录3项,市少年纪录1项。发展等级运动员220人,其中一级2人、二级28人、三级190人。向市输送运动员74人,创历史最高纪录。发展等级裁判员35人,发展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53人。

2003年成功承办国际与全国比赛3次,市级比赛4次。接待国际与全国比赛参赛队伍36队,运动员682人;接待市级比赛参赛队伍230队,运动员1656人。

在市第5届农民运动会上,全区有24支队伍142名运动员参加了14个项目的比赛,共获得金牌19枚。闵行体育代表团荣获体育道德风尚奖、优秀竞赛组织奖和团体总分第三名。

社会福利与救助

积极开展多渠道、多形式的社会救助与帮困。2003年,共对困难患者实施医疗救助2841人次,救助金额为447.0万元。全区城镇人口中共有社会救助保障对象16977人。其中,保障职工家属5980户10799人;保障失业、无业人员及其家属3182户5283人;保障“三无”救济对象22人;保障其他民政传统救济对象873人。全区支出各类生活救助保障金3089.0万元。

保障农村老人生活。全年区、镇两级财政支出补助经费816.40万元,用于对老人的最低养老补助,全区有58个村的1.28万名老人达到100元月的养老补助标准。

残疾人救助工作富有成效。全区有149个村委会和256个居委会建立了残疾人协会;全年分散安排残疾人就业175人,集中安置就业120人;为38名残疾人落实了养老医疗保险金,补缴“两金”15.0万元。全年投入各类帮困资金328.0万元,救助了1711名贫困残疾人。实施了“扶残助学春雨行动”,为1222名残疾学生和特困残疾人子女发放助学金146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