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闵行区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1-06 上海市统计局

年内共受理建设工程项目报建613个,比上年增长41.9%;项目投资金额达71.0亿元,增长151.8%。

金融保险业

金融保险业加快服务创新,不断提高市场竞争能力,积极拓宽各类消费贷款项目。全区全年金融保险业实现增加值13.71亿元,比上年增长10.7%。

2003年,全区金融机构16家,比上年增加1家(广东发展银行)。全区各项存款余额743.42亿元,比上年末增长34.8%。其中,企业存款余额408.26亿元,增长32.6%。银行贷款余额358.62亿元,比上年末增长34.5%,提高8.5个百分点。其中,短期贷款192.12亿元,增长32.0%;个人消费贷款91.17亿元,增长59.5%;住房按揭贷款86.94亿元,增长60.3%。截止2003年末,区内有证券企业7家,股票市场各类证券成交额4.95亿元,比上年下降12.4%。保险市场健康发展,保险业收入增加。区内6家保险公司,推出一系列新的适合各层次的保险投资险种,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国内商业

2003年,全区商业企业积极调整结构,招商引资,培育新增长点,改善消费环境,扩大市场销售。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0.40亿元,比上年增长18.2%。其中,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03.12亿元,增长18.4%;集市贸易成交额17.28亿元,比上年增长17.0%。个体、私营商业继续保持领先的增长势头,全年完成零售额达38.40亿元,比上年增长22.9%。

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中,用的商品占首位,实现零售额66.50亿元,比上年增长37.5%,占64.5%,增加9个百分点;吃的商品21.90亿元,下降19.2%,占21.3%,减少9.9个百分点;穿的商品6.30亿元,下降3.2%,占6.1%,减少1.3个百分点;烧的商品8.40亿元,增长67.0%,占8.1%,增加2.3个百分点。2003年,各类商品销售总额完成240.30亿元,比上年增长31.3%。

经过各方积极努力,商业招商势头良好。全年新开业的商业项目有七宝龙城购物中心一期、金海马家具闵行店、灿坤跨国集团上海东川店及上海梅陇华德美居仓储物流有限公司等。全区现有9家大卖场,比上年增加1家,完成商品销售总额40.80亿元,比上年增长71.4%。全区各类超市、便利店共438家门店,比上年增加36家。

邮电通信和交通运输业

邮电通信交运业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不断改善服务质量和水平,拓宽服务领域,提高经营效益。全年实现邮电通信及交通运输业增加值10.88亿元,比上年增长11.4%。

邮政服务业继续稳步提高。2003年全区实现业务收入2.61亿元,比上年增长16.0%。全年收寄国内、国际函件3416.0万件,比上年下降16.0%;国内、国际包件86.0万件,比上年增长21%,特快专递函件135.0万件,比上年略有增加;开发电子汇票130.0万张;储蓄余额达到37.0亿元。全年投送函件6496.0万件,比上年增长15.3%,投送特快专递146.0万件,与上年持平,包裹58.0万件,比上年增长26.1%。各种报刊杂志发送13237.0万份,与上年基本持平。

电信服务进一步开拓创新,业务量明显上升。2003年全区业务收入5.86亿元,比上年增长14.2%。年末交换机总容量达79.37万门,比上年增长12.3%;电话用户64.91万户,比上年增加6.52户,增长11.2%;ISDN达1.65万户,减少0.07万户,容量达2.55万门,增长3.51%。宽带业务发展迅速,2003年末已达7.17万户,比上年增长341.4%。

2003年,交通运输面临市场的激烈竞争,积极转换经营方式,拓展服务领域,综合运输能力不断提升。全年公路运输总量达264.0万吨,比上年增长10.0%,货物周转量4549.0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20.0%。

房地产业

房地产业持续升温,继续保持快速发展势头。住宅品质继续提升,中高档楼盘不断涌现。全年房地产业实现增加值26.26亿元,比上年增长62.7%。

房地产开发保持高位运行。全年房屋施工面积972.0万平方米,比上年增加55万平方米,增长6.0%;房屋竣工面积324.0万平方米,比上年增加13.0万平方米,增长4.2%。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336.0万平方米,比上年增加54.0万平方米,增长19.1%;销售金额135.20亿元,比上年增加48.36亿元,增长55.7%。商品房空置面积14.0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65.0%。

二、改革开放

所有制结构

积极稳妥调整所有制结构,非公经济比重上升较快。在全区税收中,公有制经济实现税收28.21亿元,比上年增长21.4%;非公经济税收47.39亿元,比上年增长40.6%,占全部税收的比重由上年的59.2%上升为62.7%,提高3.5个百分点。

各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在工业产品销售收入中,全区国有和股份制企业完成113.0亿元,比上年增长34.0%;股份合作制企业完成21.0亿元,比上年增3.9%;外商及港澳台投资工业企业418.0亿元,比上年增长26.1%。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中,国有和集体商业企业零售额完成25.40亿元,比上年增长10.1%;外商投资企业零售额6.20亿元,增长6.9%;私营和个体商业企业零售额38.40亿元,比上年增长22.9%。

资产重组和经济体制改革

2003年,是产权制度改革进入攻坚阶段的一年。受理资产评估立项71项,确认资产评估92项,确认资产价值4.92亿元;受理产权界定18户;办理脱钩转私企业12户,涉及资本金共761.5万元。截止2003年底,全区共有1758家国有、集体企业完成了产权制度改革,改制率达到97.2%,比上年增加2个百分点;共置换和盘活公有资产38.96亿元,置换和盘活率为93.5%,比上年提高2.6个百分点。全区已基本完成区属企业改制任务。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改进服务质量,提高工作效率。2003年,本着依法行政、精简效能、权责统一的原则,先后分两批对原有803项行政审批事项(不含年检177项和镇、街道审批80项)进行梳理,取消和不再审批行政审批事项411项,调整行政审批事项9项。

为了加快企业注册登记速度,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对国内旅行社、科技经营企业等12大类19项前置审批事项施行告知承诺制,涉及公安、卫生、工商、科委、文广、酒类专卖等6个部门。

民间组织和市场中介

至2003年底,全区共有社团93个,其中学术性社团21个,专业性社团36个,行业性社团10个,联合性社团25个,宗教性社团1个;民非单位227个。年检合格社团75个,民非单位161个。2003年度设立分支机构20个,注销分支机构10个,现有分支机构39个。注销社团数2个,注销民非单位2个。

全区拥有房地产中介机构833家,比上年增长52.0%。

社会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