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闵行区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1-06 上海市统计局

建筑业

2001年加大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拉动了建筑业的发展,建筑企业的生产规模和施工能力也得到加强。全年建筑施工企业168家,完成建筑业总产值55.01亿元,比上年增长6.2%;实现增加值7.20亿元,比上年可比增长14.6%。建筑企业全年施工面积234.16万平方米(除区外企业),比上年增长68.7%;竣工面积104.52万平方米(除区外企业),增长64.3%。进一步加强建设工程质量管理和安全监察,检验单位工程610个,建筑面积181.86万平方米,一次合格率达100%。其中优良工程175个,建筑面积62.75万平方米,优良率34.5%。检验单位工程中,住宅工程340个,其中优良工程144个,建筑面积112.71万平方米,优良工程建筑面积48.94万平方米。标化合格工地结构阶段53个,装饰阶段44个,7个工地被评为市级文明工地。

建设工程招标项目管理457项,总投资52.40亿元,中标价25.62亿元,建筑面积302.6万平方米。由市授权管理项目34项,投资24.78亿元,建筑面积154.24平方米。

金融保险业

各金融单位进一步转变观念,创新体制,健全组织,强化监管力度,使执行部门和监督部门融为一体。严格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积极拓展各类消费贷款项目。

2001年末,全区银行达12家,各项存款余额388.18亿元,比上年末增加72.30亿元,增长22.9%。其中企业存款206.01亿元,增长25.5%。银行贷款余额203.13亿元,比上年末增加34.03亿元,增长17.8%。全年金融保险业实现增加值11.17亿元,比上年可比增长9.7%。区内保险机构大力宣传投保意识,推出一系列新的适合各层次需要的保险投资险种,取得较好业绩。平安保险公司闵行分公司的寿险市场占有率达到50%以上,太平洋保险公司和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的财产险的推广有进一步发展。

商业

2001年,进一步规划全区商业发展框架,力求在发展中调整,在调整中创新。全区商业保持持续、稳定发展。以积极招商引资、拓展新项目为主,先后与“一百、友谊、九百、豫园及法国欧尚、台湾好又多、百安居、欧培德”等国内外商业集团公司沟通、洽谈合作项目。经过一年努力,全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0.89亿元,比上年增长10.8%,其中,社会消费品零售额75.35亿元,增长10.5%。批发零售餐饮业实现增加值24.52亿元,比上年可比增长11.8%。

培育、推进“特色商业街”拓展了社区商业空间。如虹桥镇吴中路形成了具有都市现代化消费特色和优势的社区商业中心,已有各类商业企业124户,总营业面积5.44万平方米,年销售额达10亿元,已被市商委评为第二批商业“特色街”;万科城市花园建有商业门店100家,年营业额约0.80亿元,成为社区商业的典范;南方商城以家乐福大卖场为龙头,形成集购物、餐饮、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社区商业中心。此外,沪青平公路两侧的餐饮、商贸特色街、莘庄镇水清路餐饮街、虹梅路现代休闲街、龙柏黄桦路步行街等的形成,都为提升社区商业的规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001年,各类商品销售总额达到194.94亿元,比上年增长34.7%。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中,用的商品占首位,实现销售40.69亿元,占54.0%,比上年增长20.3%;吃的商品24.55亿元,占32.6%,比上年下降4.1%;穿的商品6.47亿元,占8.6%,下降5.7%;烧的商品3.65亿元,占4.8%,增长86.4%。

邮电通信及交通运输业

全年邮电通信业实现增加值5.14亿元,比上年增长24.8%。全年收寄国际、国内函件3544.0万件,比上年增长23.3%;特快专递101.0万件。全年投送函件4399.0万件,比上年增长16.6%;汇票215.0万件,特快专递98.0万件,包裹37.0万件。

2001年,在电信业务资费调整、新业务发展不利的情况下,积极贯彻“团结拼搏、和谐创新、同创价值、共享繁荣”的企业精神,牢固树立效益观念、竞争观念、创新观念、服务观念、全程协作观念,承受了市场竞争压力,不畏艰难、锐意进取,促进了信息产业进一步发展。全年交换机总容量达到57.72万门,比上年增长15.9%;年末电话用户达到49.24万户,比上年增长15.6%;ISDN达1.59万户,净增0.22万户,容量达2.11万门。ADSL业务发展迅速,为每个拥有普通电话的业主配置了一套ADSL的终端及相应的布线系统,可实现宽带服务,促进了全区电信事业的快速发展。

2001年,公路运输总量99.0万吨,比上年增长16.5%。货物周转量1188.0万吨公里,比上年下降23.3%。

房地产业

全区房地产业继续保持快速、健康发展势头,建设了一大批精品楼盘、四高小区,住宅品位逐年提升,商品房附加值不断上升。商品房开发向花园住宅、中高档公寓攀升,由点到线、由线到面形成了质优价高的楼盘,推动了房产业建设持续、快速发展。

全年房地产业增加值完成12.79亿元,比上年可比增长16.1%。完成投资44.32亿元,比上年增长29.9%。房屋施工面积788.0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5.5%;房屋竣工面积212.0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8.8%。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215.0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9.5%,销售额63.66亿元,比上年增长41.6%。

全区有17个楼盘、28个单项获奖,为全市第一。其中君临天下花园、紫藤新苑荣获优秀住宅金奖。

二、改革开放

推进改革

进一步完善以产权制度改革为重点,加快了经济体制改革进程,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在置换存量资产、盘活不良资产、重组公有资产的体制改革中,取得了较有成效的发展。2001年,拥有国有资产总量达47.30亿元,比上年增长9.0%。其中,经营性国有资产18.20亿元,比上年下降8.5%;非经营性国有资产29.0亿元,比上年增长23.4%。企业投资体制改革顺利开展,2001年内完成产权制度改革企业208家,其中村、镇企业173家,区属企业35家;共置换和盘活公有资产4.90亿元,其中村、镇企业3.2亿元,区属企业1.70亿元。至年末,全区累计有1670家企业推行了多种形式的产权制度改革,占应改制企业总数的92.3%,其中村、镇企业1378家,改制率达94.8%;区属企业292家,改制率82.3%。共置换和盘活公有资产35.95亿元,置换和盘活率达86.3%,其中村、镇企业共置换和盘活公有资产25.85亿元,置换和盘活率89.0%;区属企业共置换和盘活公有资产10.10亿元,置换和盘活率80.0%。

积极稳妥推进改革配套措施的落实,养老、医疗、失业和社会救助等保障机制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管理进一步形成制度化、规范化。救助的达标率实现100%。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顺利推进,全区共削减行政审批事项559项,维护了企业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