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杨浦区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1-06 上海市统计局

上海市杨浦区统计局

2008年2月1日

2007年,全区人民在区委、区政府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加快‘三区融合、联动发展’,增强城区知识创新活力”这一主线,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推进和谐城区建设,圆满完成年度各项目标任务。

一、经 济 发 展

经济增长

区域经济保持较快增长,地区生产总值与区级财政收入保持同向较快增长势头。

经市统计局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579.7亿元,同比增长13.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5.1亿元,同比增长0.4%;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329.5亿元,同比增长13.9%;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245.1亿元,同比增长14.1%。三次产业占GDP比重为0.9∶56.8∶42.3,第三产业比重比上年度提高0.8个百分点。扣除烟草业,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区生产总值比重为74.4%(见图1);

全年全部财政收入完成86.2亿元,同比增长21.9%。其中,区级财政收入完成35.3亿元,同比增长18.6%。区级财政支出57.3亿元,同比增长17.3%。区级税收(不含契税)中三产比重进一步提高,占总额的80.3%,比上年提升4.3个百分点。(二、三产比重见图2)。加上市级财政补助,全年区级财政收支基本平衡。

 

固定资产投资

全区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保持适度增长,并有序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113.4亿元,同比增长7.8%。其中,基本建设投资完成27.0亿元,同比下降36.3%,占全年固定资产投资额的23.8%;房地产投资完成86.4亿元,同比增长37.3%,占全年固定资产投资额的76.2%。在基本建设投资中,市政基础设施投资13.7亿元,同比下降30.3%,占基本建设投资51%;旧区改造投资6.9亿元,同比下降62.2%,占基本建设投资25%。在房地产开发投资中,商业商务(功能性)房产完成投资44.5亿元,同比增长53.5%,占房地产开发投资比重为51.5%;商品住宅投资完成41.9亿元,同比增长23.7%,占房地产开发投资比重为48.5%(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结构见图3) 。全年商业商务(功能性)房产竣工面积为41.8万平方米,下降55.4%,开工面积41.9万平方米,下降40.2%。

旧区改造难度加大,新开工大市政项目减少,基本建设投资阶段性回落三成多;房地产投资结构持续优化,功能性房产完成投资占房地产开发投资比重比上年增加5.4个百分点;投资方向进一步向重点地区、重点领域聚焦,重点区域房地产开发投资比重占房地产投资比重达51.5%。

 

工业和建筑业

区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45家,其中中央直属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108家,占44.1 %。全年工业实现区域增加值315.3亿元,同比增长14.5%。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572.8亿元,同比增长23.0%(近三年对比见图4),实现利润总额112.2亿元,增长23.6%。分行业看,烟草制品业(上海烟草集团公司)完成工业总产值280.6亿元,同比增长23.1%,占区域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49.0%(详细各主要行业情况见表1)。

 

高新技术产业持续快速增长。2007年高新技术产业完成增加值11.7亿元,同比增长39.6%(明细见表2)。电子信息中的上海大亚科技有限公司、光机电一体化产业中的申联电气有限公司增长明显。高新技术产业完成地方税收0.30亿元,由于部分电子信息类企业产品出口比重增加,税收减免等因素,产值大幅增长而所交税收未同步增长,税收同比下降4.0%。

 

都市型产业维持调整态势。2007年都市型产业实现增加值38.7亿元,同比下降4.4%(明细见表3)。纺织业受十七棉、十九棉、申一毛条公司、光明针织厂等企业生产加工实现递度转移等因素的影响,增加值继续呈下降趋势。其他行业保持一定幅度增长,其中,钟表业保持20%的幅度增长。都市型产业完成地方税收1.89亿元,因财税体制变化的影响,同比下降了17.4%。

 

加快“一业特强”建设。由上海鹏欣集团开发“上海国际家用纺织品产业园”一期工程加紧建设,工程占地面积约33亩,总建筑面积约13.6万平方米,正在进行内外装饰,今后将以此为依托加快家用纺织业招商引资步伐。至年底,全区家纺企业总数达到169户,同比增长12.7%。

全年实现建筑业总产值117.8亿元,同比增长17.7%。实现增加值14.2亿元,同比增长1.6%,占第二产业比重4.3%。全区三级资质以上建筑业法人单位190家,累计签订合同金额206.1亿元。全年单位工程施工项目3956个,竣工项目2462个,建筑施工面积431.2万平方米,建筑竣工面积101.4万平方米。

商 业

全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3.7亿元,同比增长13.5%;实现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38.3亿元,同比增长9.1%,占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的15.6%;实现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8.8亿元,同比增长1.6%,占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的3.6%。

五角场商圈进一步推升商业能级,发挥了全区商业的引领和辐射作用,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5亿元,为去年同期的5倍多。

房地产业

全年房地产业实现增加值29.0亿元,同比增长9.7%,占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11.8%。房地产业区级地方税实现6.49亿元,同比增长16.8%。

全年住宅施工面积202.7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7.1%;新开工面积仅17万平方米,同比下降77.7%;住宅建设竣工面积166.0万平方米,同比上升216.8%。

房产交易市场从二季度开始迅速升温,房产价格也有较大幅度上升(见图5),从1月均价10282元上升到最高10月份15524元,再回落到12月份13689元,均价上升33%。全年商品房预售成交7987套,同比增长20.2%,商品房现售3894套,同比增长151.2%。其中,商业用房和办公用房合计预售成交1539套,同比增长240.5%,现售成交908套,同比增长168.6%。

知识型生产性服务业

知识型生产性服务业(本区主导产业)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全年实现增加值73.8亿元,同比增长28.9 %,占第三产业的比重为30.1%,较去年提高1.5个百分点。其中,教育服务业实现增加值6.1亿元,同比增长40.1%。科教商务业实现增加值40.3亿元,同比增长44.2%,占整个知识型生产性服务业产业比重为54.6%。(结构见表4)

 

全年完成地方税收7.48亿元,同比增长46.6%,占区级财政收入比重同比上升了4 个百分点。其中西门子与上海波司登公司分别同比增长55.2%与1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