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杨浦区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杨浦区统计局 二○○六年一月二十四日 2005年是全面实现“十五”计划、谋划“十一五”发展的承前启后之年,也是杨浦知识创新区规划深化、功能性项目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之年。一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全区人民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实施科教兴市主战略和加快杨浦知识创新区建设的主线,加快城区发展模式的转变,深入推动“三区融合、联动发展”核心理念,在全区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杨浦知识创新区建设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果,区域经济社会呈现平稳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 一、经 济 发 展 经济增长 区域经济保持稳定增长。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422.3亿元,同比增长7.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4亿元,增长5.9%;第二产业增加值258.2亿元,增长4.0%;第三产业增加值161.7亿元,增长12.2%,三次产业占GDP比重为0.6∶61.1∶38.3。 财政收入较快增长,全年财政总收入56.6亿元,同比增长27.2%,全年区级财政收入35.5亿元,同比增长22.5%。全区地方财政年度支出41.7亿元,同比增长26.4%。 固定资产投资 着重于功能性项目的建设和招商落地,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1.3亿元。在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中,基本建设和更新改造完成投资31.3亿元,占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总额的34.3%;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60.0亿元,占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总额的65.7%。 工 业 区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453.6亿元,同比增长2.8%,实现区域增加值245.2亿元,同比增长3.5%。其中上海烟草(集团)公司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197.8亿元,同比增长1.0%,占区域工业总产值的43.6%。 2005年,继续加大“一业特强”家用纺织业载体建设力度,加快招商引资步伐。新引进家纺企业29家,全区家纺企业总数达到130户,同比增长30%。全年完成家用纺织品产销收入41亿元,同比增长20%。 建筑业 2005年,全区三级资质以上建筑业法人单位165家,累计签订合同金额143.8亿元,实现建筑业总产值97.3亿元。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13.0亿元,同比增长17.2%。全年单位工程施工项目3154个,竣工项目2211个,建筑施工面积433.4万平方米,建筑竣工面积166.5万平方米。 商 业 全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3.6亿元,同比增长10.0%;实现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25.0亿元,同比增长11.6%;实现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4.3亿元,同比增长13.2%;居民消费能级提升趋势明显,社区商业发展较快,增速高于平均水平,成为区域商业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房地产业 全年房地产业实现增加值20.6亿元,同比下降12.6 %,占第三产业区域增加值比重12.7%。全年住宅施工面积335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6.6%,住宅建设竣工面积135万平方米,同比下降7.2%,全年商品房销售10671套,同比下降32.2%,销售面积 118.7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1.4%;存量房交易11747套,同比下降39.8%,交易面积86.1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7.1%。全年共批准新建商品房预售5432套,批准预售面积51.49万平方米,完成年计划50万平方米的103%。 二、科 教 兴 区 科技投入 加大区域内科教资金和科普经费投入力度。我区财政用于科技的经费支出达1.41亿元,同比增长29.4%;用于教育的经费支出达7.03亿元,同比增长16.3%;科普经费支出265.0万元,同比增长10.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活动经费支出合计3.11亿元,同比增长2.3%。 科技产出 随着杨浦知识创新区的建设,加大科技与教育投入,年度内科技产出取得了丰硕成果。2005年我区每万人专利申请数为1927件,同比增长34.2%;技术交易合同金额为7.01亿元,同比增长13.4%;加大科技产业化发展力度,高技术、知识型企业不断集聚发展。全年实现高技术产业、知识服务业增加值99.01亿元,同比增长12.7%。 科技产业实力进一步加强。全区实有科技企业2216家,其中属于上海高新技术企业66家,同比分别增长11.0%、5.0%;申报上海市科教兴市重大产业科技攻关项目4项、上海市科技进步奖9项;申报国家(市)创新基(资)金项目39项,获立项19项,同比分别增长18.0%、27.0%;申报上海市重点新产品6项,获立项6项,同比均增长50.0%;获上海市成果转化项目立项17项,同比增长10.0%;获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B类)1项;全年共完成技术合同认定1507份,合同金额逾7.0亿元,同比增长49.9%和13.2%。 知识创新区建设 以实施科教兴市主战略和杨浦知识创新区建设为主线,坚持体制机制创新,积极培育和发展知识产业,努力提高城区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使杨浦知识创新区建设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果。 加快核心区域、重点项目建设,搭建产业发展平台,推进载体建设。以江湾—五角场地区建设为核心,加快知识创新区中央社区在建项目、万达商业广场、上海又一城购物中心等功能性项目推进。引导社会资源向功能性、平台性、载体性的产业项目集中。2005年推进的重大项目中,产业设施类项目共23个,占总数近六成。科技产业用房面积达105.8万平方米,实现三年翻两番目标。知识型、生产性服务业快速发展,“海上海”创意街区、昂立设计创意产业园等5家园区列入本市27家授牌创意产业园区。同济大学现代设计产业带已集聚设计产业链企业近800家,以新东方等为代表的近500家社会培训机构的集聚推进教育服务业的发展。 “三区融合、联动发展”的核心理念不断深化。复旦大学百年庆典任务圆满完成,以复旦大学为核心的杨浦知识创新区的理念、形象、功能得到深度宣传展示,后续效应逐步延伸释放。校区、园区、社区建设持续推进,同济大学、理工大学、财经大学等校区拓展和建设项目进展顺利。上海知识产权园、上海中小企业研发外包服务中心、上海创业者公共实训基地,新材料技术转移中心、环保技术转移中心、上海纺织研发公共服务平台等6家产学研一体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继续推进和完善。 经过全区上下共同努力,我区荣获“2003-2004年度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区”称号。 三、改 革 开 放 区属企事业单位改革 全年完成可蒙集团、远东国际、区工贸公司和建设系统等大型国有集团公司及所属企业共78家企业的改制任务;“放小”企业改革实施了“以土地使用权置换改制成本”的方案,积极推进改革工作;教育系统所属校办工业公司完成了近50家下属企业关、停、并、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