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普陀区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4年,全区人民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坚决落实中央宏观调控政策,按照全面建设新普陀的要求,奋力拼搏,开拓创新,实现了经济持续快速的发展态势,经济活力明显增强,运行质量进一步提高,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顺利完成了年初既定的目标和任务。 一、经济发展 (一)经济总量 综合经济实力继续快速增长。全年实现增加值65.32亿元,比上年增长12.04%,其中,第一产业所占比重0.20%,第二产业所占比重37.00%,第三产业所占比重62.80%。全年财政收入完成56.00亿元,比上年增长29.40%,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完成37.02亿元,比上年增长33.39%,财政收入中完成工商税收25.33亿元,比上年增长22.15%。 (二)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共审批投资项目90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5.67亿元,其中,商品房投资56.23亿元,基本建设与更新改造投资9.44亿元。 (三)农业 全年农业实现增加值0.10亿元,比上年下降19.43%。 区域内农业经济结构全面调整,年末向外租购土地3860亩。全年农副业总收入5092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1588万元,畜牧业产值3504万元。 全年牛奶产量847吨,禽蛋总产量525吨,生猪出栏数35662头,年末大牲畜存栏头数16642头。年末农业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3898千瓦。 (四)工业 以规模以上工业发展为依托,全区工业企业生产继续稳步推进。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19.43亿元,比上年增长14.01%;实现工业税收7.28亿元,比上年增长2.11%;完成工业总产值131.34亿元,比上年增长18.74%;完成工业销售产值131.74亿元,比上年增长19.53%,工业产销率达到100.30%,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销售产值73.90亿元,比上年增长34.13%;全区重工业完成销售产值57.96亿元,轻工业完成销售产值73.78亿元。标准厂房建设继续推进,全年新建标准厂房25万平方米,累计建成175万平方米。 产业结构加快调整,都市型工业发展取得突破,机电制造业和电子信息业销售产值快速增长,在工业销售产值中的比重上升;精细化工业、服装服饰业销售产值负增长,比重下降;包装印刷产业继续发展,上海国际包装印刷城建成开业;改造振兴老工业区的前期工作有序推进,《桃浦工业区发展与整治规划》获得市政府批准。 (五)建筑业 建筑企业得到进一步规范,企业组织结构不断调整,市场竞争力继续增强,生产全面增长。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4.74亿元,比上年增长29.65%,全年完成施工产值74.89亿元,比上年增长7.85%,施工面积785.23万平方米。全区年末登记注册的建筑业企业133家。 (六)金融业 金融企业服务不断完善,金融存贷款业务量继续扩大,年末九家主要商业银行各项存款749.22亿元,比上年增长24.90%,其中居民储蓄存款320.91亿元,比上年增长54.38%,年末各项贷款380.36亿元,比上年增长15.08%,其中个人住房担保贷款81.18亿元,比上年增长32.21%。 (七)商业 区域消费环境不断改善,经营业态继续调整,空间布局更趋合理,“大商圈,小中心”的规划布局逐渐成型。家乐福万里店、清水湾休闲中心、华联吉买盛绿洲店、农工商管弄店、时代超级购物中心等一批商业项目建成开业,麦德龙中国总部大楼建成使用,全面建成了梅川路休闲商业街,基本建成了真如餐饮美食街,初步形成长征、真如两个区域性的休闲、餐饮消费中心。全年实现批发和零售增加值14.85亿元,实现商业税收11.96亿元,完成商业销售营业额257.60亿元,实现商业利润8.67亿元。 区域商业设施布点不断优化,社区商业中心建设有序推进,消费品市场销售平稳增长。全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00.29亿元,比上年增长9.60%,其中,吃的商品零售额17.89亿元,穿的商品零售额5.58亿元,用的商品零售额57.55亿元,烧的商品零售额19.27亿元。连锁商业网点达到606家,其中,连锁超市门店137家,便利店324家。 商品交易市场交易活跃。全区现有各类商品交易市场99家,其中消费品市场81家,生产资料市场16家,生产要素市场2家;年内注销市场22家。全年市场成交总额815.06亿元,比上年增长157.91%,其中:消费品市场成交147.18亿元,比上年增长68.11%;生产资料市场成交额667.88亿元,比上年增长188.29%。 改进和规范活禽交易和销售管理,全区建成标准化活禽销售点22个。 (八)房地产业 房地产业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全年实现房地产业增加值6.49亿元,比上年增加58.33%。商品房预售面积192万平方米,预售金额151.30亿元;存量房市场交易活跃,成交面积190万平方米,金额123.43亿元。 年末在区注册的房地产开发企业167家,年总收入195.50亿元,实现利润21.30亿元,全年实现房地产税收17.24亿元,比上年增加76.39%。 (九)旅游业 旅游服务业健康发展,旅游项目建设全面推进。年内筹建了普陀旅游协会,完成了《上海市普陀旅游发展规划》,并通过了区委区政府和专家组的评审。全年在建旅游项目共10家,建筑面积达到12.20万平方米,中国印钞博物馆土建封顶,区内首家按五星级饭店规模建造的兴力达大酒店,破土动工。 积极推进星级宾馆评定工作,年末区内星级宾馆累计达22家。全年各项旅游收入8.76亿元,完成税收0.23亿元;年末共有旅行社42家,旅行社组团人数27.74万人次,接待人数25.98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2.58亿元,比上年增长58.12%。 全区5家旅游景区(点)完成销售0.42亿元,接待旅客229.76万人次。 (十)服务业 现代服务业载体建设加快推进。被列入上海现代服务业规划建 设集聚区之一的长风生态商务区的首批项目已完成土地公开招标摘牌,旭辉世纪广场项目奠基;真北商务区五大项目建设全面推进;武宁商务区的明珠国际广场项目开工建设;真如城市副中心结构性规划已报市政府待批。 (十一)物流业 现代物流业发展加快,上海西北综合物流园区建设继续推进,功能性项目建设取得进展,全区交通、运输状况不断改善,综合服务水平不断提高。西北综合物流园区槎浦基地建设被列入2004年上海市重大工程建设项目(预备),公共服务型保税仓库已挂牌运行,保税物流中心(B型)项目已申报启动;农工商配送中心、普洛斯物流、太极医药物流等在建续建项目进展顺利,乐购统仓、烟草仓库等项目投入使用。陆上货运交易中心的信息发布和交易功能得到发挥,园区的聚集辐射能力不断增强。全区交通、运输、仓储业实现增加值3.45亿元,比上年增长10.23%,实现利润1.72亿元。全区运输车辆5573辆,运输车辆总吨位34万吨。区属仓储企业总仓储营业面积为81.88万平方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