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长宁区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全年向低保对象发放生活救助金4168.46万元,向协保对象发放救助金646.91万元,发放医疗救助金281.16万元,发放教育救助金205.61万元。社会救助款通过邮局100%实现社会化发放。全年为支援灾区建设,募捐钱款107.1万元,衣被40.7吨 全年共办理结婚登记发证5016对,其中外省市1591人;办理离婚登记发证1084对。收养登记14人。 五、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 市政建设 区立体交通网络体系进一步完善。延安西路内环线EN匝道于7月底竣工通车;新泾港综合整治工程中的防汛墙改建通过验收,哈密路(新渔路—仙霞西路)道路改建工程按时完成;地铁二号线西延伸段四个站点全部开工建设,两侧商业项目立项工作已完成;成立中环线建设指挥部,南段(虹古路—古羊路)已开工;长宁路(内环线—威宁路)、淞虹路(金钟路—可乐路)、协和路(金钟路—北翟路)等一批道路相继竣工。 城区管理 创建工作取得新成效。创建国家卫生区已正式通过验收;创建文明城区得到实质性推进。规范公共绿地管理,有10.6万平方米的绿化面积完成网上招标。新建市政盲道32公里、坡道165个;完成愚园路等中小道路整治任务;实施一批交通排堵保畅工程;对定西路、宣化路等道路进行架空线入地。实现全年全区安全度汛目标。 城区信息化 信息化建设深入推进。政务网公共平台全面运行,日常公务已实现网上运行,文档一体化开始实行;教育系统完成全区所有中小学校园网建设,电脑配备超过市教委要求的人机比10%;卫生系统12家医院实施管理信息系统一期建设,3家医院实施医学影像系统一期建设。 信息技术应用不断拓展。“上海长宁”门户网站6月全新改版,全年网站访问量达25.59万人次,累计总访问量45.65万人次,日均703人次。发布长宁要闻4516条;提供网上办事表格下载340张,网上公开办事项目399条;区长信箱共收到群众来信495封,网上投诉信件241封。四个街道实现与居委会VPN虚拟网连通。试点建设社区政务管理系统工作平台。社会保障卡发放16034张,补换卡5804张。14个小区通过信息化特色小区建设验收。有16548名社区居民参加“百万家庭网上行”的信息技术启蒙培训。 城区绿化 全年新建公共绿地25万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地达到5.6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到28%;建成延虹、外环线100米林带和新虹桥河滨公园三大绿地。建成46个环保绿色小区、21个环保绿色单位。虹桥街道虹储小区被评为上海市首批“绿色家园”、程家桥街道建成首家“上海市生态型文明社区试点示范单位”。 环境保护和治理 实施新一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环境质量进一步提高。完成22台(眼)燃煤炉灶清洁能源改造和11家污染源企业(车间)拔点治理;创建新华、华阳两个无燃煤街道和周家桥、北新泾两个基本无燃煤街道;建成大气自动连续监测系统;全区用煤总量和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提前达到“十五”计划控制指标。全年大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85%以上。 年内共清理各类垃圾33.43万吨,清扫道路总长155.43公里,面积373.30万平方米;新建小型生活垃圾压缩站3座,新建改建公厕2座,更新环卫专业车37辆。 说明: 1、本公报数为初步统计数。 2、本公报涉及各项经济指标价值量及增减率均按当年价格计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