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静安区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上海市静安区统计局 2008年,全区人民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市委九届四次全会和区委八届六次、七次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围绕建设国际静安奋斗目标,锐意进取、真抓实干,区域经济社会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实现了年初预定的各项目标任务,为国际静安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经 济 发 展 经济总量 区域经济发展量质并举、总体保持又好又快。全年实现增加值133.69亿元,比上年增长12.1%(见图一)。区域经济结构更趋优化,综合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全年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5.64亿元,比上年增长4.9%;以现代服务业为核心的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18.05亿元,增长13.1%。全区商贸流通业、专业服务业、房地产业、宾馆会展旅游业和文化生活服务业五大产业集聚度和能级不断提升,全年实现增加值112.61亿元,占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95.4%,分别比上年增长12.9%、19.3%、6.3%、3.8%和11.2%。 2003 - 2008年静安区区级增加值与增长(图一) 单位:万元 财政收支 财政收入大幅增长。全年完成区级财政收入51.44亿元,比上年增长26.5%。区级财政收入在全市9个中心城区中,总量排名第4位,增幅居第2位。全区税收总收入149.64亿元,增长49.6%。其中,增值税20.81亿元,比上年增长16.4%;营业税26.25亿元,增长9.8%;企业所得税44.85亿元,增长1.5倍;涉外企业所得税23.47亿元,增长91%;个人所得税26.15亿元,增长31%;房产税2.41亿元,下降3.5%;消费税0.26亿元, 增长23%;其他各税2.88亿元,增长17.3%(见图二)。 2003 - 2007年静安区区级财政收入与增长(图二) 单位:万元 财政支出结构优化,凸显公共性。全年区级财政支出61.89亿元,比上年增长25.2%。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4.48亿元,增长52.1%;公共安全支出3.29亿元,增长3.2%;教育支出9.08亿元,增长28.4%;科学技术支出2.22亿元,增长48.3%;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0.80亿元,增长16.3%;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76亿元,增长41.1%;医疗卫生支出1.99亿元,增长40.6%;环境保护支出0.13亿元,增长7.5%;城乡社区事务支出23.61亿元,增长40.2%;工业商业金融等事务支出8.56亿元,增长21%;其他支出3.96亿元,下降32.5 %。 现代服务业 现代服务业集聚度和能级进一步提升。全年以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的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18.05亿元,占全区增加值比重达到88.3 %,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实现税收总收入144.82亿元,比上年增长52.1%,占全区税收收入比重的96.8%。五大产业实现税收收入142.48亿元,增长52%,占全区税收收入比重达95.2%(见图三)。其中,专业服务业和商贸流通业实现税收收入74.94亿元和37.9亿元,分别增长1.08倍和28.3%,两者占五大产业比重79.2%。 拓展招商领域,现代服务业招商引资成绩显著。全年引进商贸流通业、专业服务业等五大产业852家,注册资金25.85亿元,新增地方税收2.08亿元。聚焦“总部经济”和“办事处翻牌”,提升专业服务业国际化能级。年内,引进利福(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永丰余投资有限公司2家世界知名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蔻驰等11个世界知名的企业和商业品牌。帮助美吉莱商贸(上海)有限公司等8个外商驻沪代表处翻牌成立公司。协助旺旺大厦等3幢楼宇获得涉外资质。 2008年静安五大产业全部税收结构 (图三) 楼宇经济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凸显。全年全区100幢重点楼宇实现税收107.3亿元,比上年增长72%,占全区税收总收入比重的71.7%,比上年提高10.4个百分点。招大引强策略带动效应明显,楼宇经济质量显著提升。年内,税收超亿元楼宇12幢,比上年增加1幢。12幢亿元楼宇全年实现税收90.2亿元,占100幢楼宇税收收入的84.1%。亿元楼宇楼均税收达7.5亿元,出现国泰君安和恒隆广场两幢“月亿楼”。各路段楼宇产税能力呈现梯度特征,南京西路沿线29幢楼宇累计产税53亿元,占百幢楼宇总税收比重的49.4%,楼均税收达1.8亿元,其中亿元楼宇8幢。 创意产业园区集聚效应逐步形成。年内,完成了常德路800号(原人民电机厂)“800秀”创意产业园区的建设,将建设成品牌设计、展示、发布、交易的中心;积极推进现有其他园区的设施改造和产业调整,努力增加创意产业和静安区内现有资源的融合度。年内,建立了区创意产业发展协同办公机制,成立了静安创意产业协会;产业园区全年实现销售收入25亿元,比上年增长4.5%。上交税收9000万元,增长19 %;上海戏剧学院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建设进展顺利,印度、意大利、挪威、德国、法国等国赠送的艺术家铜像在园区落成。 商贸流通业 推广特色市场营销,区域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全年实现商贸流通业增加值41.8亿元,比上年增长12.9%;实现税收收入37.9亿元,增长28.3%;全年实现商品销售总额880.29亿元,比上年增长21.6%。其中,批发销售额721.16亿元,增长24.6%。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4.46亿元,比上年增长12.1%,其中:吃的商品零售额72.74亿元,增长13.5%;用的商品零售额67.72亿元,增长8.9%;穿的商品零售额54亿元,增长15%。 提升城区综合服务功能,区域商业商务环境进一步优化。年内,越洋广场商务主楼、宏安瑞士大酒店投入使用;世界著名品牌COACH、意大利品牌柏蒂温妮达、德国品牌爱思卡达商贸等均在本区设立了商贸公司;英国玛莎旗舰店、御华山商厦对外营业;冠亚名表城、宝珀表和意大利时尚饰品ORELLATO入驻静安南京路,并于年内正式对外营业,有力提升了重要楼宇和商业街区的品牌集聚度和能级。品牌企业表现强劲,成为商贸流通业增长的有力支撑。欧莱雅、玫琳凯、大金、路易威登和宾利汽车5户批发零售企业税收超亿元,全年实现税收14.3亿元,比上年增长35.3%。 坚持高端定位,静安南京路构筑成国际购物标志性地区之一。年内,成功举办了2008静安国际购物嘉年华活动和2008上海购物节开幕式,活动内容精彩纷呈,凸显商业文化魅力;2008福布斯?静安南京路论坛,以“国际化商业街区的发展新趋势”为主题,吸引了日本银座、美国第五大道、法国香榭丽舍大街、英国牛津街商家、静安南京路等5个世界著名街区首次聚首,共同分享街区建设经验,共同展望未来发展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