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静安区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4)

2010-01-06 上海市统计局

坚持“拆、改、留、修”并举,居民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有效提升。年内,完成9个小区房屋与环境综合整治和5条道路景观整治,面积24万平方米,受益居民3700余户。结合小区综合整治对上水总管、煤气、污水管道等公用管线进行了同步更新改造,改造量6800多米。完成328只自来水箱改造,更新改造未达到环保要求的自来水管50万米,受益居民2万户。探索多途径推进旧小区综合整治的机制和成效,实施完成4万平方米既有建筑节能改造、5000余户居民电力接地线安装、270余户居民室内电线更新改造试点等工程。105、118-3、103等地块就近安置房建设前期工作有序推进。统筹推进社会维稳和矛盾化解工作,成功化解遗留矛盾22户。

环境保护

区域环境质量保持稳定。全年区域环境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水平,优良等级天数329天,同比增加4天,达到或优于二级的天数占89.9%。可吸入颗粒物年日平均值0.084mg/m3,二氧化硫年日平均值0.052mg/m3,二氧化氮年日平均值0.066mg/m3;平均区域降尘量7.5吨/平方公里·月,道路降尘量16.6吨/平方公里·月;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58.1dB(A),达到二类功能区标准。

加强环境监督管理,维护广大群众的环境利益。全面完成“第三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的77项任务。完成第四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的编制和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着力推进科技成果在楼宇节能、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应用,设立2000万元专项资金引导和支持企业开展节能降耗工作。安排1000万元实施居民住宅节能改造试点,重点扶持了生态化粪池建设等一批科技应用项目。年内,共审批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影响评价报告(表)285件。建成绿色环保单位30家,对创建满5年的17家绿色环保单位开展了复验工作。清洁能源使用率达到98.6%。整治空调室外机5382台,设置外罩1162台,滴水管23137米。完成77家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处置监管工作。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专项行动。开展环境污染事件应急处置培训和应急处置桌面推演。组织环境监察626批次,监察单位1750户次,受理与处理环境污染纠纷171件,全年征收超标排污费83.2万元,行政处罚10家单位,处罚金额2.95万元。

城市绿化

城区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全年发展绿化总量44416平方米。其中,建成公共绿地31591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29%;建成屋顶绿化7193平方米,增长44%。全区绿化覆盖率达到18.5%,比上年增长5%;全区绿化覆盖面积达到140.35万平方米,其中单位绿地23.27万平方米、公共绿地40.01万平方米、居住区绿地30.45万平方米。城区绿化面貌进一步提高。全年整治公共绿地5.81万平方米,改造各类绿地6.2万平方米,其中改造公共绿地3.69万平方米,改造老居住区绿地2.51万平方米。加快推进节约型绿化技术、新优植物应用、绿化养护机械化以及绿化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完善园林废弃物循环链建设,提高绿地土壤品质,改善绿化生长环境。完成静安公园等绿化调整改造,蝴蝶湾绿地二期建成开放。城区爱绿护绿意识进一步增强。春秋两季,全区2000多位市民参加了形式多样的各类活动,全民义务植树尽责率达到80.3%,义务植树树木成活率达到95%以上。

四、社会事业与精神文明建设

科学技术

加大科技创新投入,科技创新环境进一步优化。落实《静安区深化完善产业发展政策若干意见》和科技创新政策,对科技成果转化、科技企业发展、科技载体建设、节能减排实施等进行重点扶持。全年安排科技创新专项资金1.9亿元,比上年增加31%。举办支持企业发展“39条意见”落实暨创新项目签约会,落实政策资助与扶持资金2400多万元。新增《关于扶持中小企业融资的意见》等3项科技创新政策,对“资助授权专利”等3项政策进行修订。全面实施“资助区级科技小巨人”等17项政策的受理评审工作。

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全年组织申报各类科技创新项目101个,其中,区级立项34个,通过国家和市级评审立项38个,获得国家和上海市的项目扶持资金620万元;实施“科技小巨人”培育工程,10家企业被评为静安区“科技小巨人企业”, 4家企业评为上海市“科技小巨人”培育企业;高新技术产业稳步发展。全年引进信息服务业企业30家,4家企业入选上海市首批创新示范(试点)企业,6家企业被评为上海市“百强”科技企业,41家企业通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年内,静安区科技创新成果奖和科技创新集体奖评选分别获得科技创新成果奖15项和科技创新集体奖15个。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举办“保护知识产权,促进创新发展--推进企业知识产权战略论坛”,全区170多位企业代表和专家参加论坛;5家单位被评为上海市第二批商业系统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示范单位;3所学校被评为上海市知识产权示范、试点学校。大型科普活动深入开展。年内,举办重点活动项目43个,获得上海市科普文艺会演比赛一等奖2项,新增市级科普示范单位1个,英特尔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奖68项。

教育

教育事业协调发展。全年区级财政用于教育事业费的支出9.08亿元,比上年增长28.4%,占区级财政支出的比重达到14.7%。

调整优化教育布局,基础教育整体质量不断提高。九年制义务教育普及率和3-6岁儿童入园(班)率均达到100%。至年末,全区共有幼儿园15所、小学13所,普通中学15所,职业学校1所,业大1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学生总数33402人。其中,托儿所学生341人,幼儿园学生4006人,小学生9174人,中学生15518人,职校学生2521人,业余大学学生1792人,特殊教育学生50人。本年度上海市教育科研项目立项率高出全市平均20个百分点。

义务教育均衡优质发展。全区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100%。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率稳定在98%,全区大专以上学历人口比例不断提高。广泛开展"迎世博、学双语"活动,市民运用外语交流的普及率不断提高。招生工作平稳有序,中考、高考成绩突出。

人才引进与公务员培训

贯彻落实《静安区推进公务员队伍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07年-2009年)》和《静安区人才工作三年行动计划(2007年-2009年)》,加强服务引导,加大人才集聚。年内,为区域企业、教育系统等办理户籍引进26户51人(引进数为前3年之和),解决夫妻分居调沪19户24人。深入推进领军人才及其创新团队建设。年内,落实区政府项目资助金118万到14个领军人才及其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