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长宁区200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1-06 上海市统计局

长宁区统计局

2001年2月

2000年是实施"九五"计划的最后一年。一年来,全区人民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党的十五大和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以及党中央、国务院的各项方针政策,抓住机遇,开拓创新,在经济发展、改革开放、城市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居民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实现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项预期目标,圆满完成了"九五"计划的各项任务。

一、经济发展

经济总量

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全年完成增加值39.87亿元,比上年增长10.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0.07亿元,比上年下降43.0%,占增加值比重为0.2%,比上年下降0.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8.21亿元,增长9.1%,占增加值的比重为20.6%,比上年下降0.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31.59亿元,增长11.4%,占增加值的比重为79.2%,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

全年财政收入完成17.64亿元,比上年增长15.3%,其中区级财政收入13.74亿元,增长12.0%,增幅比上年加快7个百分点。

固定资产投

固定资产投资资保持适度规模。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38.76亿元,比上年增长5.1%,其中,更新改造投资3.19亿元,比上年增长43.3%,商品房投资完成31.88亿元,比上年增长27.8%,占全区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82.3%,比上年提高14.7个百分点。商品房的投资对促进本区经济的持续增长起到了积极作用。

产业开发

列入年计划的37个产业开发项目中,科技、工业产品和商场、市场项目共完成投资达1.8亿元,10幢商务办公楼和虹桥民营经济城消化商务楼空置面积10万平方米,引进资金6.65亿元,吸收外资0.31亿美元。闲置地块开发项目除长宁商城外,其余项目基本完成。

一业特强

按照区县经济"一业特强,多业并存"的发展要求,制定了《上海市长宁区信息、咨询服务业规划纲要》,并作为本区"一业特强"加以培育。年末,信息咨询服务业企业达500余家,营业收入34.4亿元,比上年增长30.0%,税收达1.1亿元,比上年增长44.7%。

农业

全年农业总产值3229.15万元,比上年下降28.2%,其中,种植业892.05万元,下降0.8%;牧业2337.1万元,下降35.1%。蔬菜、肉类、家禽等农副产品上市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年末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0.15万千瓦,比上年下降19.8%。年末耕地面积88.54公顷,比上年减少2.39公顷。

工业

工业产业结构在发展中调整。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6.79亿元,比上年增长12.6%,占区增加值的比重为17%;工业总产值39.96亿元,增长15.5%;工业销售产值39.56亿元,增长10.4%;全年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9%。

列入区工业产品重点开发项目10个,总投资1.1亿元。4家企业申报项目列入了市经委、市财政"2000年度上海市区县工业技术改造项目贷款第一批贴息计划。"4家企业的5个项目列入上海市工业重点创新设计项目,占全市30个重点创新设计项目的16.6%。

建筑业

年末列入区统计范围的建筑企业,总包完成建筑施工产值5.28亿元,房屋建筑施工面积88.75万平方米,其中新开工施工面积15.7万平方米,竣工面积53.10万平方米。建筑企业通过深化改革,加强管理,工程施工质量和经营效益进一步提高。按施工产值计算的全员劳动生产率8.90万元/人。

商业

大力推进商业结构调整,努力促进市场销售。全年商业增加值12.31亿元,比上年增长8.4%。消费品市场购销活跃。全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额67.85亿元,比上年增长9.1%,其中,吃的商品零售额16.75亿元,占24.7%;穿的商品零售额11.70亿元,占17.2%;用的商品零售额39.11亿元,占57.7%;烧的商品零售额0.29亿元,占0.4%。

连锁业态经营范围已拓展到25个行业。入驻我区的超市、便利店、大卖场等新型业态的门店数达166家。

至年末,全区共有各类市场76个,其中,综合市场39个,农副产品市场13个,工业销售品市场21个,另外还有生产资料市场2个,生产要素市场1个。全年商品交易市场成交额9.5亿元。

房地产业

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全年房地产业增加值6.85亿元,比上年增长6.2%,占区增加值比重达17.2%。随着住房制度改革的推进,住宅消费增长加快。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167.3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87.9%,其中,商品住宅销售165.9万平方米,增长89.2%,个人购房比例迅速提高,在商品房销售中,个人购房的比重达96.5%。

全年土地使用权出让12幅,总地价10.3亿元。

旅游业

不断推进旅游经济的发展。全区国内旅行社39家,国际旅行社4家,全年组团39.3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56.1%;接待人数43.3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03.8%,旅行社营业收入11.42亿元,比上年增长30.2%,完成税收370.93万元,同比增长22.3%。

全区37家宾馆(饭店)营业收入12.43亿元,比上年增长1.6%,接待人数109.4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1.8%。

金融业

金融业务不断扩大。工商银行等7家主要商业银行在我区的分支机构,年末存款余额288.21亿元,当年新增32.76亿元;贷款余额184.53亿元,新增19.90亿元。年末外省市开设在区内的证券公司营业部有23家,完成税收8697.2万元,比上年增长177.0%。

二、改革开放

企业改革

深化传统企业改革。制定了《长宁区传统小企业深化改革的指导性意见》。同时,继续按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推进企业的改制和转制。全年共有15户企业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10户改制为股份合作制企业,新办股份合作制企业13户,注册资本共3225.3万元,其中吸引私人资本1739.08万元。加大了对民营科技企业股份制改造力度,年内完成2家发起式股份有限公司的组建工作,注册资本7483万元。继续按照政事分开,事企分开原则,加强对社会事业单位的改革和改制的指导。

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全区已有4455户城镇企业、事业单位以及个体工商户,共21.95万人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有152户企业1.71万人参加了城镇职工补充养老保险。积极推进养老金社会化发放工作,全区13.03万离退休(职)人员养老金已全部实行社会化发放。单位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9.99%。机关事业单位已有2.19万人纳入社会化发放。

要素市场

以构筑"长宁人才高地"为目标,共举办3次人才交流洽谈会,为300多家用人单位和1万名人才提供了荐才用才的机会,为小企业引进人才165名,从本市和外省市引进各类紧缺人才52名。积极做好人才储备工作,招聘100名大学生进机关事业单位工作。吸引留学人中来我区创业,共有40多家留学生企业落户我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