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长宁区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五、城市基础设施和房地产业 完成天山西路西延伸和仙霞西路西延伸动拆迁工作;延安西路架空线入地工程完成电站选址;完成愚园路1039弄等21条街坊小市政道路整治。 完成新增公共绿地5万平方米和小区集中绿地5万平方米建设任务;建成曹家渡绿地;外环100米林带(天山路——沪青平)部分腾地并实施建设;外环400米林带启动前期动迁。 完成中山公园灯光技防改造和水体改造;中山西路、华阳路、长宁路、万航渡路等整治工程竣工;完成中山西路沿线绿化整治;部分完成新华路沿线绿化整治。 完成新泾港(闸门-苏州河)防汛墙加固,完成朱家浜节制闸主体工程和动迁基地水系调整(北块)工程;完成苏州河三期防汛墙改造范围内华政居民单位动迁。 区房地产二、三级市场成交金额204.33亿元,成交套数1.06万套,成交面积107.75万平方米。核发商品房预售许可证12件,建筑面积36.49万平方米。 经济载体建设有序推进。经济楼宇开工项目5个、建筑面积60万平方米;在建项目30个、面积110.8万平方米;竣工项目6个、面积53.4万平方米。 区批建设用地9件,土地面积28.06万平方米;核发建设用地批准书20件,土地面积21.72万平方米;土地竣工结案24件,土地面积25.13万平方米;签订土地出让合同37件,土地出让金收缴率100%。 全年住宅施工面积207.6万平方米,其中,竣工面积51.5万平方米。核发新建住房交付使用证21张。 完成旧居住小区综合整治23个,建筑面积70万平方米,完成17幅拆迁基地,动迁居民1342户;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1.9平方米;廉租住房制度受益面进一步扩大,累计租金配租3230户,实物配租20户。 六、教育、科技、文化、卫生和体育 2008学年,全区幼儿园39所(教育部门办32所),在园儿童1.1万人(教育部门办0.71万人),比上年增加4.8%;小学26所,在校学生1.86万人,减少1.6%;中学28所,在校学生2.26万人,减少10.0%,其中,普通高中在校学生0.75万人,减少20.2%;职校1所,在校学生0.16万人,减少15.8%;成人教育学院1所,在校学生0.21万人,增加31.3%;学龄儿童入学率100%,高中阶段升学率96.7% ,应届高中毕业生高考上线率97.7%。全区中小学体质健康标准达标率96.0%。 新增市认定软件企业24家;认定市级高新技术企业69家,认定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20项;认定技术合同225份,合同额9.4亿元;获得国家创新基金资助项目4个,市创新基金资助项目12个。获得市科委认定的“创新行动计划”新产品项目13个;专利申请总量1713件,其中,发明专利939件,占总量的54.8%。 创建10个街镇级数字媒体活动中心;现有国家级科普教育基地5个,市级15个;市级科普示范社区2个;市级科普示范工业企业2个;市级科技教育特色示范学校2所;上海市科普旅游点1个。 “中国之窗上海阅览中心暨上海虹桥国际图书馆”开馆,区民俗文化中心改扩建完成。举办“2008虹桥文化之秋”系列活动。区图书馆接待读者63.2万人次,图书流通219.4万册次;区少儿图书馆接待读者22.4万人次,图书流通16.7万册次。区文化艺术中心举办各类展览14个,组织文艺活动1507次;区民俗文化中心举办各类展览6个,组织文艺活动688次;沪剧团演出5部沪剧,演出98场,观众6.5万人次,其中,进社区演出30场,公益性演出23场。 区有线电视中心自办节目1套5个栏目,每周播送3.5小时;《长宁时报》全年发行52期,发放4.5万份;《长宁时报》双语版全年发行12期,发放1万份。 荣获首批“全国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城市(区)”称号,荣获市精神文明十佳好事1件,拥有新版文明小区9个。 建成天山、虹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完成10个标准型和示范型社区服务站改扩建。至年末,全区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86所,其中,市属6所,区属20所,企业职工医疗机构2所,部队医疗机构3所,民营医疗机构68所,个体诊所30所,内部医疗机构57所;核定病床5189张,其中,市属590张,区属2179张,企业职工医疗机构427张,部队医疗机构1350张,民营医疗机构643张;卫生技术人员6681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2484人、注册护士2539人、药师(士)325人、检验技师(士)605人、影像技师(士)117人,其他卫生技术人员611人。全区医疗机构门急诊总量727.07万人次(区属占67.2%),区属医院病床使用率104.6%。年末家庭病床1536张。 成功举办长宁区第四届运动会,277个单位802支运动队、2万余人次参加了3229场比赛。成功承办2008年全国蹦床锦标赛、系列赛暨奥运会选拔赛和全国艺术体操锦标赛。长宁区有10名运动员入选中国代表团参加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取得奥运会帆船激光雷迪尔级比赛铜牌和残奥会坐式排球比赛金牌。此外,我区运动员在国内外赛事上分别获得帆船、射击、羽毛球、游泳等奖项。改建一个社区公共运动场;更新36个健身苑(点)体育设施。向上级训练单位输送体育后备人才56人次。 七、招商引资和国内合作交流 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28.58亿美元,比上年下降8.9%,其中,进口总额14.07亿美元,下降24.5%;出口总额14.51亿美元,增长14.0%。出口总额中,外商投资企业出口5.15亿美元,下降10.0%;外贸公司出口6.02亿美元,增长59.2%。全年外商直接投资合同355项,合同额5.24亿美元。 全年引进企业334家,其中,177家产税,产税率53.0%。当年引进企业当年实现税收0.61亿元。46幢存量商务楼宇完成税收30.57亿元,税收落地率45.4%。 区招商中心实行“一门式”集中审批,全年接待咨询6.95万户,7.33万人次,发证1.41万户。 全年新设立各类企业2139户,新增注册资本82.17亿元,增长2.7%。至年末,注册登记的私营企业1.16万户,增长36.0%;注册资金280.2亿元,增长19.2%。个体工商户0.98万户,增长5.1%;从业人员1.35万人,注册资本1.3亿元,增长18.0%。 援滇、援藏、援疆对口支援资金626万元,其中,帮扶云南红河州金平、元阳两县资金625万元。实施人力资源开发项目10个,安排培训资金50万元,培训人数305人。接待各地来访代表团42批、858人次。 八、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经上海市统计局综合评估,2008年全区年末常住人口66.83万人,其中,外来常住人口11.57万人。 2008年年末全区户籍人口61.37万人,户籍人口出生率6.13‰,死亡率7.22‰,自然增长率-1.09‰,户籍人口计划生育率99.79%。全区人口平均期望寿命83.05岁,其中,男性81.18岁,女性84.94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