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长宁区199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要素市场 积极培育和建设各类要素市场。我区房地产二、三级市场运作良好,全年旧公房上市累计成交1123套,建筑面积约5.5万平方米,金额1.7亿元;商品房成交4783套,建筑面积约58.5万平方米,金额31.7亿元;不可售公有住房成交423套,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金额0.7亿元。上海涉外专业人才市场,多渠道、多途径、全方位的为吸纳各类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创造条件,提供服务。一年来,接收62家用人单位委托,推荐86人,成功率达52%。召开人才交流洽谈会4次,参加交流人数18000余人,设摊单位近200多家,收集各类人才信息5000余条,其中涉外人才占70%以上。在市中心城区首创“长宁区留学人员工作站”。西区劳动力市场在再就业工程中继续发挥指导作用。建立了“再就业”工作网络,安置就业人员3.13万人次。至年末,全区共有消费品市场72个,其中综合市场32个,工业消费品市场19个,农副产品市场15个,生产资料市场4个,生产要素市场2个。全年商品交易市场成交额11.6亿元,比上年增长34.2%。 土地批租和利用外资 继续开展土地招商,提高引进外资质量。全年共批租土地7幅,与上年持平。批租面积10.93万平方米,总地价1.17亿美元,其中吸引外资6793.28万美元。全年新批准三资企业(项目)47个,比上年增长11.9%;协议引进外资2.3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5%,其中增资部分为8516.9万美元;区创汇总额1.6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4.0%,其中产品出口创汇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6.8%;涉外税收3.02亿元,比上年增长19.5%。我区荣获上海市人民政府颁发的“1998年度引进外资贡献奖”。 国内经济协作 促进横向经济联合,加大引进内资力度。全年新批准外省市来区投资企业106户,比上年增长49.3%。协议吸收资金4.04亿元,比上年增长101.4%。外省市企业上交税收1.23亿元,比上年增长8.4%。全年区政府组团出访8次,组织小分队外出招商4次,访问了17个省市和友好地区。成功举办了“依靠科技,扩大开放,联动发展”大型招商恳谈会。中建、万杰、亨通、梅雁等7户大型企业落户长宁。组织对口帮困扶学代表团2批,作支教巡回讲学和专题报告16次,累计达60小时以上,完成云南省红河州金平、云阳两县扶贫项目13个,扶贫资金到位153万元,并捐赠教学仪器及图书资料价值近万元,衣物及学习用品30袋(箱),还向福州省南平市、江西省景德镇市的洪涝灾区各捐赠10万元。 个体、私营经济 个体、私营经济进一步发展。年末全区个体工商户5935户,比上年下降4.4%,其中第二产业111户,第三产业5824户。从事个体经营人员9131人,注册资金5057万元,比上年增长3.1%。全年销售收入3.16亿元,与上年持平。全区年末注册登记的私营企业986户,比上年增长37.1%,其中第一产业2户,第二产业124户,第三产业860户。私营企业投资者2097人,雇工人数8314人,注册资本6.47亿元,比上年增长45.7%,全年销售收入5.61亿元,比上年增长8.9%。 三、社会事业 科技 全面实施科教兴区战略,积极推进科技事业发展。全年新办科技企业165户,年末科技企业总数达到1509户,注册资金13.11亿元和140万美元。上缴税金1.02亿元,比上年增长16.9%。我区各类科技企业(机构)年末拥有各级技术人员12225人。全区有24户企业名列97年度上海市民营科技“百强企业”,我区已连续四年在全市民营百强企业评比中位居各区县之首。全年列入市计划项目15项,其中星火计划项目7项,火炬计划项目2项。实施专利35项。《上海市促进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若干规定》出台后,进一步推动了科技成果产业化,全区有10个项目被认定为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新增产值达1.6亿元。 积极开展科普活动。开展了`98长宁电脑夏令营活动,共有48所学校,13000多名学生参加。组织各类技术交流、参观考察活动20多次,5000多人次参加。全年先后开设116个科技培训班,1968人次参加培训。在上海市科普“四个一”工程命名表彰会上,我区的仙霞街道威宁小区、虹桥街道虹储居委会被评为市级科普村,上海动物园被评为市级科普教育基地,娄山中学被评为市级科技教育特色学校。 教育 加大教育投入,教育质量进一步提高。全年区财政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支出达3.02亿元,比上年增长16.1%。年内已有12所学校经校舍扩建、建造实验室和添置教学设备等,实现办学标准配制,总投资2349万元。现代化寄宿制高级中学─延安中学新校一、二期工程建成使用,当年投入1.05亿元。重视教育科研工作,98年获上海市第六届教育科研成果二等奖4项、三等奖4项,获教育科研市级先进集体3个、市级先进个人3个。加强干部、师资队伍建设。培训现职干部367人,招聘录用硕士研究生7人,外省市教师32人,应届大学本科生83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近年来,本区学生参加科技竞赛,获全国等第奖10人次,市等第奖571人次。全区中小学生体锻达标率为92.9%。 幼教、普教、职教、成教、特教等各类教育在改革中发展。全区现有幼儿园39所,在园儿童10777人,比上年下降7.5%;小学45所,在校学生34066人,比上年下降12.1%;中学35所,在校学生44974人,比上年增加0.8%;职校2所,在校学生4878人,比上年增加6.3%;成人教育学院1所,在校学生4622人,比上年增加18.2%。长宁区被评为上海市托幼先进区,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高中阶段升学率达到97%,高三会考合格率达到98.3%,高考升学率达到76.5%。 年末学校占地面积92万平方米,比上年增加12万平方米。 文化 文化事业蓬勃发展,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加强。全区举办广场文化72场,其中“托起上海西部明珠-新世纪广场综合文艺展演”获上海市“精文杯”广场文化活动优秀组织奖。成立了“高级专家顾问团”,为我区文化事业出谋划策。进一步推进文化事业改革,试行“剧目股份化”,创作上演了沪剧新戏《女人的眼睛》,受到了社会的普遍关注,中央电视台进行了实况转播,至年底共上演了48场。三级文化网络得到加强。区文化馆被文化部评定为特级文化馆。我区图书馆、少儿馆圆满通过国家一级图书馆验收,并作为全市唯一区级馆的代表,接受文化部的考核。年末共有区属文化设施8个,其中上海市音像制品批发交易市场为98年新建文化设施。 全年区属文化单位共放映电影1.27万场,接待观众96.66万人次,营业收入934.19万元。区图书馆接待读者49.9万人次。年末有线电视网用户17.8万户,区有线电视台自办有线电视节目1套,年播送182.5小时。反映长宁政治、经济、文化的《长宁时报》全年发行54期,累计发行量148.5万份,比上年增长13.3万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