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长宁区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2010-01-06 上海市统计局

居住

全年累计施工面积420万平方米,其中:住宅面积321.6万平方米;住宅竣工面积96万平方米。完成123幢、33万平方米的平改坡改造;完成平改坡综合改造4个整街坊小区,建筑面积26万平方米。

全年全区拆迁居民数1736户。人均住房建筑面积29.56平方米。廉租住房制度受益面进一步扩大,累计租金配租1636户,实物配租14户。

民政福利

社会福利与救助体系基本形成。年末全区社区居民委员会174个,居民小组8986个,村委会6个,村民小组23个。居民活动中心171个(含村委会)。

年末全区养老机构20家,床位总数1887张,年末收养人数1220人。全区各街镇均已建立居家养老服务机构,全年为3079位老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其中2473位老人享受政府补贴和服务。

全年发放低保对象生活救助金3895.4万元,发放协保对象救助金576.4万元,发放医疗救助金282.3万元,发放教育救助金358.5万元。社会救助款通过邮局100%实现社会化发放。全年为支援灾区建设,直接接收社会捐赠71.4万元,捐赠衣被总数66万件,其中棉衣被29.4万件。

全年办理结婚登记5394对;办理离婚登记1346对。收养登记23人(均属社会弃婴)。

五、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

市政建设

区立体交通网络体系进一步完善。地铁2号线西延伸段4座车站的主体土建结构封顶,车站之间上下行隧道掘进全部完成,进入隧道铺轨阶段。新建(拓宽)通协路(协和线—淞虹路)、福泉路(北翟路—通协路),双流路(天山路—长宁路)、泉口路(淞虹路—福泉路)。

城区管理

积极推进城区管理和综合整治。做好试点工作,发挥网格化管理对城区管理作用。全年整修21条小市政道路、5条市政道路。结合排堵保畅工程,虹桥路(古北路—沪青平公路)改造工程完成车行道整修、11个港湾式车站的改造和两侧人行彩色道板铺设;全面完成41处“无障碍”工程改建。

城区信息化

电子政务不断深化。新增11个网上办事项目,建成区实有人口综合资源信息库、区综合经济信息管理系统和城市网格化管理信息系统等。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稳步推进,“上海长宁”门户网站公开信息1743条,信息公开栏目访问量2.96万人次,受理信息公开申请759件。

信息化应用水平明显提高。全区10个街镇全部建成社区管理信息平台,28个小区通过信息化特色小区建设验收,全区累计建成信息化特色小区95个。1.5万名居民参加“百万家庭网上行”培训;开通市民信箱2.2万个;全年申领社会保障卡1.45万张,补换卡0.73万张。

城区绿化

全年新建公共绿地15.0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30%,人均公共绿地6.0平方米。完成北翟路(淞虹路—福泉路)25米绿化带、长宁路—北翟路苏州河景观绿化带的芙蓉江—威宁路段和联泾港1.1万平方米绿地。

环境保护和治理

完成19台燃煤炉清洁能源替代,建成1个无燃煤街道、12个安静居住小区、41个环保绿色小区、28个环保绿色单位、5所绿色学校;建成上海市绿色家园2个;获得“上海市环境保护模范城区”和“上海市扬尘控制示范区”称号,获得上海市第二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推进模范奖。

说明:

1、本公报数为初步统计数;

2、本公报涉及各项经济指标价值量及增减率均按当年价格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