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卢湾区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1-06 上海市统计局

吸收外资

引进外资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全年引进外商投资合同项目113项;总投资额6.08亿美元,同比增长24.9%;合同利用外资4.61亿美元,同比增长66.2%;实际到位金额2.38亿美元,增长22.8%。服务性行业成为吸收外资规模最大的领域。全年服务性行业吸收外资合同金额4.15亿美元,占全区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金额的90.1%;生产性行业吸收外资合同金额0.13亿美元,占全区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金额的2.9%;房产业吸收外资合同金额0.32亿美元,占全区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金额的7.0%。

旅游

发挥人文历史资源优势,以商旅文结合为载体,打造品牌旅游节庆活动。成功组织、策划和实施“2005上海国际服装文化节开幕式暨新锐设计师作品发布”、“玫瑰婚典韩国之旅浪漫主题蜜月游”、“上海旅游节开幕式暨花车大巡游”、“漫步红色卢湾、探索经典时尚——都市寻踪红色之旅”、“德国周”、“上海法国周”、“品位极速——2005上海国际赛车文化巡展”、“城市之光——淮海路亮灯庆典”、“大上海时代广场苹果倒计时”、“新天地迎新年倒计时晚会”等一系列时尚旅游节庆活动。

旅游业中宾馆酒店营业收入10.30亿元,旅行社营业收入4.66亿元,景点营业收入0.13亿元。

至年末,全区星级宾馆为7家;旅行社32家,其中国际旅行社2家,国内旅行社30家。宾馆酒店全年接待游客42.79万人次,其中海外游客25.54万人次。旅行社全年接待游客19.24万人次,其中海外游客2.72万人次。旅游景点全年接待游客90.13万人次。

三、城市建设和管理

市政建设

基本完成斜土路续建工作;完成蒙自路(斜土路—徐家汇路段)道路拓宽工程;完成制造局路、肇周路和马当路(淮海中路——长乐路)的重点养护工程,不断提高道路完好率及通行效率。开始进行延中L4公共绿地地下空间建设,完成中德医院以东部分的地下空间覆土,实现部分建绿。

公用事业

以创建“四高”、“四新”小区为载体,不断推进住宅小区智能化建设。建造安装生物处理水循环系统的环保公厕,提高自动化程度,降低能耗和污染。在淮海中路、新锦江、新天地、打浦桥等处安装20个中英文电子翻滚导示图和便民服务指南,方便市民出行。在马当市场成功安装使用生活垃圾生化处理系统,进一步改进集贸市场的卫生环境。推行LED灯具的广泛使用,在景观灯光和户外广告上逐步更换节能型灯具,降低照明能耗;基本设立区灯光集控中心,做到全区景观灯光的按时统一亮灯。完成丽蒙绿地社区公共篮球场建设,开始延中L4绿地社区公共篮球场建设。

城区管理

城区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积极推进城市管理网格化试点工作,完成了439块万米网格化单元和30个监督员责任区域的划分,筹建“城市管理监督中心”和“城市管理指挥中心”,在26个单位设置网格化管理终端,10月份试运行以来,各类城市管理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结案率达98.0%。初步建立职责分明、操作有序、管理到位、执法有力、监督及时的城市管理长效机制。

城市环境保护

全面完成第二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各项任务,率先建成全市首批扬尘污染控制区;完成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建设;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重点开展餐饮娱乐业油烟、噪声污染整治工作和危险废物规范化处置工作。认真开展绿色小区、绿色学校的创建工作。创建区级绿色学校9个、市级绿色学校2所。开展了十佳“绿色小卫士”评选。

加强环境监察,提高环境质量。以区级重点污染源和都市工业楼宇为重点监察对象,确保各单位达标排放。全面完成区域环境质量监测和污染源监测任务,对本区域大气环境空气质量、降水、降尘等进行日常监测;对固定源噪声、功能区环境噪声、道路禁鸣、交通噪声等各类噪声进行常规监测;对餐饮业油烟气及锅炉烟尘排放定期进行委托监测。全年取得大气监测数据1258个,环境噪声监测数据448个,废水监测数据15012个,烟气(油烟)监测数据1273个。

城区绿化

不断完善绿化建设。大力推广新优植物,努力营造生态环境。玉兰园(专类园)引进19种新品种玉兰,完成淮海中路(东段)景点改造和“季季有花”摆花工作。开展科研攻关,提高绿化品质。延中公园进行茶花复壮,对瑞金南路香樟进行易黄化病诊治。推进实事项目,调整改造1.5万平方米居住区绿化。全年新建公共绿地2.38万平方米,至年末全区绿地面积95.47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16.6%,其中公共绿地47.88万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60平方米/人(按常住人口计算)。

城市信息化

推进城市建设和管理信息化建设。完成卢湾区城市管理网格化信息系统建设工作,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应用,提高管理效率。

强化政府在线服务功能,建成统一的“网上办事综合平台”,为市民和企业提供449项网上服务。拓展政府信息公开的内容和渠道,各部门主动公开信息全部上网。加强电子政务应用协同,完成政府采购、人才信息管理等一批重点业务系统建设。

深化社区管理和服务信息化,建成五里街道社区服务一口受理信息系统,并在各街道推广使用。

推进社会公共服务信息化,完成教育信息资源库、网上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卫生监督信息系统建设。

社保卡、市民信箱、付费通等工作稳步推进。全年全区共发放社会保障卡6020张,完成市民信箱申领1209个。付费通自助缴费终端已开通使用17台。

四、社会事业

科技

营造科技企业创业环境,加强为科技企业服务,培育和发展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全年引进和发展民营科技企业72家,其中从事高新技术的企业50家,新增注册资金2.54亿元;认定技术合同332份,合同金额1.47亿元;推荐上海市商业系统专利试点企业2家,全年专利申请量736件,其中发明专利223件,实用新型263件,外观设计250件。

承办第二十届英特尔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成功举办2005年卢湾科技节和全国科普宣传日等活动。

教育

深化教育资源盘整。五爱高级中学工程开始启动;一中心小学、丽一小学项目的居民搬迁工作不断推进;向明中学学生公寓、卢湾文体中心建设项目按期完成;向锋中学并入中山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