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卢湾区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努力推进社区教育发展,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完成四个社区教育工作站的选址和社区教师的聘任、培训工作。 加快推进基础教育优质化、现代化、特色化,不断提高中小学教育质量。卢湾高级中学被命名为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学校,跻身上海市一流学校行列。至年末,全区共有幼儿园18所,学生3378人;小学14所,在校学生7623人;普通中学16所,在校学生13539人,其中初中学生7523人,高中学生6016人;职业中学3所,在校学生2113人;特殊教育学校2所,在校学生284人;工读学校1所,在校学生46人。全区九年制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100.0%,高中阶段入学率达98%以上。 文化 贯彻落实《卢湾区文化发展纲要》。进一步提升区域公共文化服务质量,建立了群文创作中心和个性化工作室;组织开展全国(内地及香港地区)越剧交流演出;举办“上海通州小品交流及学术交流活动”。图书馆继续开展设立读书专架、阅览流动车公益性服务,举办了“枣子树”爱心杯读书乐文化节。 有序推进文物保护工作。完成一代宗师丰子恺旧居的挂牌保护工作;充分发挥“渔阳里”团中央旧址纪念馆的社会辐射功能,全年免费接待国内外参观者近11.6万人次;组织了卢湾区青少年团史知识竞赛、全市“五四传统和时代精神”征文评选、“将爱国主义之情化为报国之行”纪念五四86周年主题座谈会、优秀青年募捐行动等多场活动。 文化事业深入发展。年内举办群众文化活动86场次,参与人次近15.39万。至年末,全区文化场所总建筑面积4.58万平方米。文化馆、群众艺术馆1个;各级公共图书馆6个,藏书53.20万册,接待读者50万人次;书店69个;书、报刊出版机构5个;文化娱乐机构116个。 卫生 社区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基本落实12个标准化社区卫生服务点新建、改建工作;邀请医疗专家在社区为居民进行免费健康保健讲座,并制作成VCD光盘,赠送给全区4个街道74个居委;加大预防保健经费投入,2005年达到22万元/万人,高于全市标准;建设“卢湾区社区卫生服务信息平台”,覆盖“六位一体”服务和管理的居民个人档案,并实现对社区居民健康情况的动态管理。 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不断推进。公共卫生大楼建设前期准备工作继续进行;公共卫生信息网络建设进入工程招标阶段。 医疗基础设施建设稳步进行。打浦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妇保院建设项目基本完成结构封顶;卢湾区公共卫生大楼项目进入动拆迁和方案设计阶段;香山中医医院大楼改扩建项目一期工程基本完成;标准化医保事务中心建设正在做前期准备工作。 至年末,全区共有医疗机构13所,其中区属的10所。实有床位4016个,其中区属的1258个。截止年底共有执业医生1863人(区属医疗机构内555人),注册护士2080人(区属医疗机构内544人)。 体育 竞技体育再创佳绩。我区游泳运动员代表上海中学生参加美国西太平洋青少年游泳锦标赛获10枚金牌,代表上海中学生参加全国青少年游泳锦标赛获24枚金牌,打破年龄组10项全国记录,2名游泳运动员获游泳健将称号。全年向一线运动队输送10人、二线输送50人、自办二线输送18人。有57名卢湾籍运动员参加全国第十届运动会14个大项的比赛,参加人数列全市前茅。 深入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结合联合国“世界运动与体育年”以及《体育法》、《全民健身纲要》颁布十周年,紧紧围绕“人人运动”这一主线,以全民健身宣传周、社区健身大会和全民健身节三大品牌活动为纽带,通过组织各类活动,有效促进全民健身活动。举办了区第十三届老年人运动会,参与筹备举办淮海中路海商社区商务楼宇运动会。 抓紧建设两个社区公共运动场和两个社区体质监测站。全年共维修健身器材776台,保养9022台次,移装健身器材112台,安装健身器材功能牌438张,设备完好率达98%以上。尝试社区体育设施管理引进中介机构服务,社区健身苑、健身校园、居委会健身点全部参加投保,解除后顾之忧。为市民提供设施较新、功能较多、规模较大、手段较全的健身服务,2005年新体育中心训练、比赛、健身以及向市民、社区、体育协会免费开放就达到近70万人次,其中免费开放达50%以上。 积极扩展国际体育赛事品牌,成功承办了2005年IDSF世界拉丁舞大奖赛首站比赛,积极承办男篮甲A主场、第二届“红双喜杯”领导干部乒乓比赛、“八一”军民长跑、上海市第六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篮球比赛,继续办好文广集团职工运动会等比赛和活动。 社会福利 扩大覆盖面,做好社会就助工作。全区“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涉及对象累计166376人次,救助金额3493.70万元。完善帮困助学工作。按照本市新出台的帮困助学政策,对困难学生发放助学券共计750份。拓宽帮困救助的社会参与面,牵头成立两家以企业和社区居民捐资为主的市民慈善超市。养老事业不断发展。关心独居老人,共对575户独居老人住房进行了安全检查;推动居家养老事业发展,开展个性化服务,受益面扩大至2065人,其中享受政府补贴的1724人。新建200张养老床位,至年末,全区共有养老机构8家,床位1203张。扎实推进残疾人救助事业,全年发放救助金291.50万,救助5369人次。至年末,全区共有福利企业21家,职工316人,其中残疾人员131人,实现销售收入6223万元,利润728万元。 五、人民生活 人口 年末,全区户籍人口31.66万人。全年出生人口1477人,死亡人口2886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4‰。 优化人力资源服务,进一步吸引优秀人才集聚卢湾。建立上海市居住证申办点,共受理办结居住证43个。做好人才引进服务,为全区企事业单位引进外省市人才9人,其中硕士2名,本科5名,大专2名。 就业 拓展多渠道就业形式,积极推动就业工作。全年新增就业岗位38624个,其中私营企业就业6383个,非正规就业6014个,自由职业514个。 探寻以创业带动就业模式,改善创业环境。五里、瑞金和打浦街道创业园区投入使用,建筑面积共计1153平方米。推动非正规组织发展,全区共有非正规组织588家,从业人员达到11534人。 完善就业安置项目,增强就业吸纳能力。至年末全区共有百人就业基地43个(3个为试办基地),从业人员2818人,其中困难人员689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