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边州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1-05 延边州统计局


金融业

金融业加强服务创新,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全年实现金融业增加值3.7亿元,比上年增长12.3%。

金融存贷款业务量继续增加。2003年末,全州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24.5亿元,比年初增加40.8亿元;各项贷款余额250.9亿元,比年初增加10.8亿元。个人消费贷款余额23.8亿元,当年新增7.0亿元。

全年金融机构现金收入1159.1亿元,比上年增长26.8%;现金支出1194.5亿元,增长26.4%。收支相抵现金净投放35.4亿元,增长15.5%。

2003年,保费收入4.3亿元,比上年下降12.6%。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3亿元;人身险保费收入3.0亿元。全年支付各类保险赔款及给付1.1亿元,比上年增长12.9%。其中财产险0.9亿元;人身险0.2亿元。

国内贸易

克服“非典”疫情影响,消费品市场保持增长。全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4.6亿元,比上年增长3.8%。按城乡分,县市消费品市场协调发展,其中市的零售额61.8亿元,增长4.1%;县及县以下零售额12.8亿元,增长2.7%。按行业分,批零贸易业保持增长,实现零售额66.2亿元,增长4.9%,其中全州35家限额以上批零贸易企业全年实现商品销售额11.7亿元,增长9.1%;而餐饮业、其它行业的零售额分别为8.3亿元、985万元,下降了3.9%和26.1%。

交通运输和邮政业

受“非典”等因素影响,运输量有所下降。铁路货物发送量603万吨,比上年增长7.7%;公路运输2747万吨,下降6.3%;民用航空运输0.2万吨,下降9.7%。全年铁路旅客发送量462万人,下降8.0%;公路3083万人,下降4.5%;民用航空18.3万人,下降11.6%。延吉机场全年共起降航班3964架次。

邮政业务加快发展。全年完成邮政业务总量1.9亿元,比上年增长19.3%。邮政服务门类增多,投递速度加快。全年发送信函8622千件,比上年下降7.5%;国际特快专递4.8万件,增长28.1%。

房地产业

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额13.8亿元,比上年增长11.8%;商品房施工面积194.2万平方米,增长39.0%;竣工面积106.5万平方米,下降3.5%;商品房销售面积79.1万平方米,下降14.4%,其中商品住宅销售面积67.3万平方米,增长1.1%。全年商品房销售额9.0亿元,比上年下降48.0%,其中商品住宅销售额7.1亿元,下降11.9%。

二、改革开放

企业改革与发展

国有企业改制有了重大突破,通过采取国有资本退出、职工身份置换以及彻底解决债务和社会负担等行之有效的根本性措施,州直19户国有企业基本完成改制任务。年内,石砚纸业股票成功上市;图们江石化委托长春龙铁公司启动生产;亚松公司实行破产;规范运作珲春金铜矿改制。加强了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2003年培育“小巨人”企业48户,省政府命名20户。州内3家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累计为108户中小企业提供担保167笔,担保责任总额4.7亿元。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经济发展软环境不断改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深入推进。2003年全州将原有的977项行政审批事项削减为418项,削减幅度为57.2%,其中审批69项、核准118项、审核201项、备案30项。公务员行为更加规范,依法行政能力日益增强,依法治州工作稳步推进。

对外贸易

不断加强对外贸易,外贸出口实现高速增长。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4.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0.5%。其中,进口总额1.3亿美元,增长5.3%;出口总额2.8亿美元,增长28.8%。在外贸进出口总额中,一般贸易1.6亿美元,增长27.1%;边境贸易1.3亿美元,增长9.2%;加工贸易1.2亿美元,增长25.9%。外商投资企业出口创汇总额达1.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8.2%。

吸收国内外资金

2003年,充分利用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有利时机,以项目建设为重点,扩大国内外合作与交流。年内与省外、国外投资商签订合同217项,项目总金额为41.4亿元。

全年批准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项目124项,比上年增长2.0%;吸收外资合同金额1.2亿美元,增长10.0%;实际到位金额4271万美元,增长6.0%。全年批准工业吸收外资合同项目92项,吸收外资合同金额8159万美元。第三产业全年吸收外资合同金额1278万美元。全年批准总投资在1000万美元以上的外商投资大项目3项,吸收外资合同金额5906万美元,增长89.0%。2003年末,全州实有注册登记外商投资企业604户,其中当年新注册91户。年末,在我州投资的国家和地区已达23个。

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

我州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不断发展。新签订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合同20项,合同金额4247万美元。共派出劳务人员1.6万人次,涉及农业、建筑、机械加工、服装加工、海上运输等领域,当年外派劳务人员4200人次。2003年末,我州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涉及的国家和地区已达20多个。全年境外收入达6.5亿美元。

旅游

2003年末,全州拥有星级宾馆33家,旅行社48家,其中国际旅行社21家,国内旅行社27家。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与上年基本持平,为207.2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3.6亿元,比上年增长21.0%。其中国内游客195.1万人次,增长1.9%,国内旅游收入11.7亿元,增长35.0%;受“非典”疫情影响,全年接待国际旅游者人数大幅下降,接待入境人数12.1万人次,比上年下降23.9%,其中,韩国旅游者9.0万人次,下降34.5%。国际旅游收入2330万美元,下降28.0%。

三、城市建设和管理

城市建设

积极争取国债资金,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2003年延吉集中供热、汪清城区供水等150个项目列入国债计划,到位国债资金6.0亿元。全州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入4.5亿元,比上年增长24.0%。

公用事业

城市交通体系逐步改善,交通服务效率进一步提高。2003年末,全州公交运营车辆892辆,运营出租车6894辆。公用事业综合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全州自来水日供水能力48.2万立方米。全州人工煤气用量133.0万立方米,液化石油气3.1万吨。

城市绿化

全面推进绿化建设,城市生态环境进一步优化。2003年公共绿地738.5公顷,人均公共绿地面积6.3平方米。建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25.9%。全州公园个数达14个。

四、信息基础设施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2003年末,全州电话交换机总容量达到100.1万门,固定电话用户75.7万户,其中住宅电话69.0万户;全年长途电话通话时长1.6亿分钟,比上年增长16.6%,其中,国际电话长途通话时长554万分钟,下降3.5%。年末移动电话用户达到58.8万户,比年初增加13.5万户;国际互联网用户达到19.0万户,比上年增加2.7万户;宽带接入用户3.4万户。2003年末,有线电视用户达到39.6万户,增加1.5万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