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市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1-04 长春市统计局

长春市统计局

2001年是“十五”计划开局之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坚持以发展为主题,以调整为主线,以工业为重点,以改革和技术创新为动力,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根本出发点,继续实施依法治市、科教兴市、县域突破、开放带动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推进了全市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为顺利完成“十五”计划目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综合

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经济总量突破1000亿大关,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00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5.9亿元,比上年增长9.7%;第二产业增加值443.6亿元,增长14.1%;第三产业增加值423.5亿元,增长14%。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4300亿元,比上年增长12.7%。非国有经济快速发展。国有和非国有经济占GDP比重为45:55。个体私营经济完成增加值233.6亿元,比上年增长4.2%。

物价水平小幅上涨。2001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2.3%,比上年上涨2.3%,扭转了连续两年的负增长的局面。其中,食品类、衣着类、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分别比上年上涨1.4%、0.6%和0.4%,居民类上涨14.6%,成为拉动消费价格上涨的主要因素。

国企改革取得新进展。2001年,国有企业继续实施战略性改组,较好地巩固了国有企业改革与脱困的成果。全市有71户企业实施了产权制度改革,有81户企业被依法裁定破产。在121户国有控股大中型企业中,累计有97户企业实现了改制,改制率达到80.2%。轮胎厂等一批老大难企业逐渐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稳步推进。2001年,全市建立再就业服务中心(站)203个,共为35353名进站下岗职工及时足额发放了基本生活费。全年开发社会用工岗位6.5万个,安置下岗职工再就业3.5万人,下岗职工出站再就业率和失业职工安置率分别达到30%和60%。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5%以内。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总量不大,综合经济实力不强;结构调整步伐缓慢,部分国有企业仍未走出困境;农业比较效益低,县域经济发展滞后;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增大,部分群众生活困难等。

农业

农村经济全面发展,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223.9亿元,比上年增长14.3%。

种植业结构不断优化,优质高效作物面积逐年增加。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93.5万公顷,比上年减少1.7%。普通玉米面积减少5.6%,经济作物面积增长13.2%,专用型玉米、大豆、水稻面积增长64%。订单播种面积达到47.3万公顷,占总播种面积的42%,比上年增长60%。粮食生产在遭受严重干旱的情况下,仍然获得较好收成,粮食总产量达到62.5亿公斤,比上年增加10亿公斤。

畜牧业、渔业生产稳步发展。全年畜牧业产值114.4亿元,比上年增长17.1%,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51.1%。肉类总产量达到120.3万吨,比上年增长5.6%。禽蛋产量31.3万吨,比上年增长11.6%。猪、牛、鸡良种覆盖率分别达到98%、90%和100%,分别比上年提高2个、2个和10个百分点。全年水产品产量15280吨,比上处增长7.1%。

全市完成造成面积6785公顷,比上年减少10.5%。当年完成新育苗面积461公顷,比上年增长35.6%。

农业产业化龙头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全市新建续建农业产业化骨干项目33个,完成投资16亿元。大成二期60万吨玉米、榆树150万头生猪屠宰等项目全面启动,德大1亿只肉鸡和东旭集团120万头生猪屠宰等项目建成投产。

工业和建筑业

2001年,工业经济以壮大汽车及零部件、食品、光电子信息、生物与医药四大主导行业为重点,大力开拓市场,加快结构调整步伐,工业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

工业生产快速增长,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全年完成全口径工业增加值381亿元,比上年增长14.2%。其中,国有及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以下简称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282亿元,增长16.4%。经济运行质量进一步提高。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164.5%,比上年提高了17.1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58.6亿元,比上年增长29%,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实现利润48.4亿元,占全市的82.6%,比上年增长22.3%。大中型工业企业实现利润53.8亿元,比上年增长23%。

工业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的支撑作用不断增强。汽车及零部件、食品、光电子信息、生物与医药四大主导行业完成工业总产值805.3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84.4%,比上年提高3个百分点。30户重点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778.7亿元,比上年增长28%,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的81.6%。新产品开发能力不断增强。全年完成新产品产值254.5亿元,比上年增长52.8%,新产品产值率达到26.7%。

重点工业产品产量大幅度增长。在全市30种重点工业产品中的17种上升,增幅较大的有:子午线轮胎增长3.2倍,彩色电视机增长1.4倍,液晶显示块增长1.2倍,成品钢材增长37.8%,汽车增长21.2%,其中,轿车增长23.9%。

建筑业快速发展。全年建筑业完成增加值62.6亿元,比上年增长13.5%。四级及以上资质建安企业完成施工产值140.3亿元,比上年增长24%,实现利税6.3亿元,增长40%。全年施工工程7354个,其中投标承包工程6563个,占全部施工工程的89.2%。施工面积990.8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5.8%;竣工面积623.5万平方米,增长17.3%。

固定资产投资

2001年在“九五”大项目基本结束,“十五”大项目刚刚启动的情况下,固定资产仍保持了快速增长的好势头。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285亿元,比上年增长21.2%。其中,基本建设投资105.4亿元,比上年增长24%;更新改造投资53亿元,增长21.1%;房地产开发投资48.5亿元,增长60.1%。从各产业完成投资情况看,第三产业投资增长最快,比上年增长51%,第一产业投资下降25%,第二产业投资增长3.9%;从投资主体看,国有经济投资101.7亿元,比上年增长16.1%;非国有经济投资183.3亿元,增长24.2%,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由上年的62.8%上升到64.3%。

房地产开发增长较快。全年完成商品房竣工面积294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68.3%。商品房销售异常活跃。商品房销售面积136.9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9.6%;商品房销售额31.5亿元,比上年增长66.7%。居民个人购房比例大幅度提高,在商品房销售中,售给私人用房136.3万平方米,销售额31.3亿元,分别占销售总量的99.6%和99.4%。商品房空置面积144.9万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