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岛市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1-03 葫芦岛市统计局

产品结构进一步调整。在重点考核的14种产品中,较去年同期增产的有9种。其中:原煤产量完成485.3万吨,发电量完成106.3亿千瓦时,原油加工量完成613.7万吨,硫酸(折100%)完成56.6万吨,烧碱完成33.7万吨,水泥完成149.4万吨,民用钢质船舶完成43.3万综合吨,成品钢材完成14.4万吨,锌产量完成27.0万吨,分别比上年增长9.6%、9.7%、14.8%、1.9%、6.8%、5.8%、72.4%、18.3%和6.4%;合成氨完成31.8万吨,化肥(折纯)完成24.9万吨,铜产量完成4.7万吨,聚氯乙烯树脂完成11.2万吨,化工设备完成0.8万吨,这5种产品产量比上年同期分别下降3.7%、6.2%、5.9%、8.1%、14.8%。

工业效益水平不断提高。全市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57个,亏损企业为59个,亏损面达37.6%,比上年同期下降3.3个百分点。全年实现产品销售收入417.1亿元,比上年增长55.1%;实现利税总额25.8亿元,比上年增长78.7%;实现利润总额4.3亿元,同比扭亏增盈6.4亿元;资产负债率68.9%,比上年同期下降1个百分点;产品销售率99.1%,比上年同期下降1.7个百分点。

工业项目建设成效显著。中油锦西分公司550万吨炼油能力配套改造,葫芦岛锌厂4万吨锌基合金,渤船重工30万吨船坞,渤海水泥集团150万吨窑外分解水泥等项目的开工建设或投入生产,为我市的"石油化工、有色金属、船舶机械、能源电力"四大支柱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建筑业

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进一步扩大。2004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6.9亿元,比上年增长21.3%。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1.0亿元,增长19.0%;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6.2亿元,增长31.0%。在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基本建设完成投资26.3亿元,增长31.0%;更新改造完成投资18.0亿元,增长115.3%;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14.6亿元,同比下降27.7%;其他投资完成1.8亿元,增长99.0%。

三次产业投资快速增长。全年第一产业完成投资0.7亿元,比上年增长89.3%。第二产业完成投资23.0亿元,比上年增长18.4%。第三产业完成投资36.8亿元,比上年增长24.4%。

投资效果不断改善。全年固定资产项目建成投产率为58.4%。新增固定资产总量38.6亿元,增长5.0%。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达63.7%,房屋建筑面积竣工率达34.9%。

房地产开发增速减缓。全年房屋新开工面积119.7万平方米,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70.8万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积65.6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面积74.9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7.0%,其中住宅销售面积63.4万平方米,增长4.8%。商品房销售额10.5亿元,比上年下降7.9%,其中住宅销售额7.8亿元,增长13.0%。商品房空置面积61.5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12.0%,其中住宅43.2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12.5%。

重点投资项目进展顺利。2004年全市重点工程建设项目中,超亿元的建设项目有7个,其中续建项目2项,新开工项目5项,本年实际完成投资12.7亿元,增长1.3%。在正式施工的重点项目中,建昌宏跃集团的铁矿开采、市城乡建设局的老城区道路和管道改造工程、希瑞集团的海洋运输项目、锦西炼油化工总厂的苯乙烯项目等4个项目完成或超额完成本年计划投资。天星实业有限公司的安装工程项目、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葫芦岛软件学院教学楼建设项目、葫芦岛锌厂的铅锌密闭鼓风炉替代竖罐炼锌技改工程等项目的投资也基本接近完成本年的投资计划。

建筑业稳步发展。全市有(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业企业96个,完成建筑业总产值31.8亿元,比上年增长2.9%,其中完成建筑工程产值26.2亿元,完成安装工程产值4.3亿元。全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完成284.2万平方米,房屋建筑竣工面积130.0万平方米,全员劳动生产率83871元/人。

五、交通运输、邮电

公路交通业稳步发展。全年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3.5亿元,新增公路141公里,公路总里程达3142.8公里,公路密度达31.6公里/平方公里。新增二级以上公路37.6公里,完成路基改造643.9公里,铺设黑色路面632.1公里,修建桥梁3490.6米/138座,完成村通油路590公里,公路工程合格率达100%,优良级品率达75%。通油路的乡达100%,通油路的行政村达63%。加强公路养护和路政管理建设,全年公路养护投资5500万元,完成样板路建设20公里,绿化里程100公里,公路平均好路率达77.7%。

运输能力不断增强。全市客运车辆拥有量5249辆,其中营运客车1159辆,出租车4090辆;货运车辆拥有量10314辆。全市县级以上客运站8个,货运场站3个,跨省市客运线路达26条。全年公路客运量4095万人,客运周转量15.2亿人公里;公路货运量2348万吨,货运周转量18.8亿吨公里。港口航运业逐步发展,现有水上运输企业8家,水服企业13家,港埠企业3家,货船3艘,游船8艘。港口客运吞吐量16万人次;货物吞吐量完成500.8万吨,比上年增长17.2%。

交通基础设施重点工程建设顺利实施。超额完成了村通油路工程,施工里程达590公里,使151个行政村通上柏油路;建设了连山区102线高桥至锦州段、葫六线锦葫路段、建昌306国道东出口和锦大线等城市出口路工程;实施了芷九线旅游道路建设;完成了一系列国省干线改造工程,争取了102线老城区穿城路段建设资金和南票下凌线沉陷区改线工程。实施起动了市客运中心工程。实施了安保工程,对公路急弯、陡坡等危险路段进行整治,保证道路安全畅通。

邮政通信事业继续发展。邮政通信事业取得进一步发展,网络化、办公自动化逐步改善,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逐年提高。2004年通信邮政业务收入完成8.4亿元,比上年增长5.1%,其中邮政业务收入0.8亿元,增长15.6%;通信业务收入7.6亿元,增长4.1%。固定电话达到60.2万部,增长16.0%。移动电话55.5万部,增长15.0%。因特网户数11.5万户,与上年基本持平。市话交换机容量35.6万门,农话交换机容量30.4万门,分别比上年增长6.8%和11.5%。特快专递46.9万件,增长21.2%。函件273.8万件、包裹11.1万件、累计报刊期刊发行0.2亿份、公用电话1.6万户,都较上年有所下降。

六、国内、国外贸易

商品交易市场较快发展,消费品零售额不断扩大。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89.5亿元,比上年增长13.9%。按行业划分,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80.5亿元,增长13.2%;餐饮业零售额9.0亿元,增长21.1%。按销售地区划分,市零售额完成64.3亿元,增长13.9%;县零售额完成10.8亿元,增长23.5%;县以下零售额完成14.5亿元,增长8.1%。按经济类型划分,国有经济实现零售额2.2亿元,集体经济实现零售额1.2亿元,私营经济实现零售额6.2亿元,个体经济实现零售额65.8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分别为2.4%、1.4%、6.9%、73.5%。全市限额以上批发零售商业和餐饮企业共有12家。年成交额在亿元以上的市场8个。民营企业成为国内贸易的主力军,全年实现零售额87.1亿元,比上年增长15.1%,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