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198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原煤 2227.85万顿 5.6 原油 315.05万吨 1O.O 原油加工量 379.94万吨 4.6 发电量 165.83亿千瓦小时 O.3 其中:水电 58.92亿千瓦小时 -13.O 成品钢材 58.25万吨 8.4 铁合金 26.13万吨 2.O 木材 639.1O万立方米 -6.1 平板玻璃 159.OO万重量箱 27.4 水泥 421.O6万吨 11.3 硫酸 13.O5万吨 14.9 纯碱 2.29万吨 1O.O 烧碱 6.71万吨 -6.1 合成氨 48.93万吨 2.2 化肥(折纯量) 27.7O万吨 -5.3 电石 11.37万吨 -7.1 塑料 4.65万吨 21.1 轮胎外胎 91.99万条 18.O 金属切削机床 2390台 18.O 汽车 9.82万辆 37.O 拖拉机 1594台 l6.3 小型拖拉机 7.54万台 -4.O 铁路客车 1139辆 15.3 为适应市场需求,新产品开发步伐加快。全年共开发新产品2042种,其中国内首创和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的产品有501种。创产值13.1亿元,利税2.8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7%和6.8%。工业企业在节约能源和原材料消耗,提高产品质量方面取得新的成效。全省工业每万元产值综合能耗由上年7.19吨标准煤下降到6.61吨标准煤,下降8.1%;每万元产值消耗原材料由上年的6121元下降到6O1O元,下降1.8%。省考核的13O项主要工业产品原材料消耗指标稳定降低率为72.3%,比国家要求高2.3个百分点。全省工业产品质量稳定提高率为94.7%,优质产品产值率为23%,在全国质量评比中,有2种产品获得金牌,有3种产品获得银牌,有133种产品获得部优质奖。在全省质量评比中,有559种产品被评为省优质产品。 工业企业经营责任制的进一步落实与完善,促进了企业经营机制的改善,工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全省地方预算内工业企业实现利税35.35亿元,比上年增长36.0%,资金利税率由上年的2O.13%提高到24.3%,定额流动资金周转天数平均缩短l9天。全民所有制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151.19元,比上年提高l1.6%。扭亏增盈取得一定成效,地方预算内:工业企业亏损户比上年减少24户,亏损额比上年下降28.8%。但产品成本增高,可比产品总成本比上年上升9·1%。产成品资金期末占用额增加。 企业改革进一步深化,承包制在实践中有新的发展。据有关部门统计,到年末全部国营工业企业实行承包经营的占96%;实行全员风险抵押承包经营的占17%。工业企业中,有73户企业承包经营了98户企业;85户企业兼并了1O2户企业;拍卖了6户企业。横向经济联合进一步扩大,到年末,我省已与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的lOO多个地、市、县建立了经济技术协作关系,共签订经济和技术协议1978项,引进资金4.73亿元。全省经工商部门登记的经济联合体、。企业集团或群体共81个,这些企业的经济效益较好,为我省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