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198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1-04 吉林省统计局

1988年3月9日

1987年,全省各族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和地方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继续围绕着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广泛开展增产节约、增收节支运动,大力发展商品生产,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城乡市场繁荣兴旺,人民生活进一步得到改善,科技、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都有了发展。据统计,全省国民生产总值为272.5亿元,比上年增长18.O%;国民收入为238.12亿元,比上年增长16.3 %;工农业总产值为377.3亿元,比上年增长17.2%。国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还不够合理;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矛盾还没有根本得到缓解,部分商品特别是主要副食品物价上涨幅度较大多资源优势,科技优势尚没有转化成生产优势、经济优势。这些都有待于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解决。

一、农    业

1987年,我省广大农村不断深化改革,继续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多方面增加对农业生产的物质技术投入,加强社会化服务,整个农村经济又有了新的发展。据计算,全省农村社会总产值为197.2亿元,比上年增长24.3%。全年农业总产值达到88.1亿元,比上年增长14.4%,其中,种植业产值比上年增长2O.O%,林牧副渔业产值。与上年基本持平。粮食生产在播种面积比上年略有减少的情况下,由于增加了物质投入,加强了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和田间管理,总产量超过了1984年的历史最高水平,达到1675.8万吨,比上年增加278.1万吨,其中玉米增加215.2万吨。经济作物中的主要品种甜菜产量扭转了下降的局面,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

主要农产品产量如下:

1987年              1987年比上年增长%

粮   食             1675.8万吨             l9.9

其中:玉  米       1231.6万吨             21.2

水  稻       222.7万吨              27.8

大  豆       96.8万吨               l5.6

油    料             35.3万吨               -9.2

其中:葵化籽       29.4万吨               -5.5

甜    菜             69.O万吨               15.5

烤    烟             15154吨                41.O

麻    类             11553吨                59.2

林业生产进一步落实了各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调动了广大群众植树造林、营林护林的积极性,推动了绿化事业的开展。全省造林面积(按成活率85%以上计算)达249.4万亩。在畜牧业生产中,猪肉、禽蛋产量略有下降,其它畜产品均有增加,大牲畜和生猪的存栏继续减少。

主要畜产品产量和牲畜年末头数如下:

1987年                    1987年比上年增长%

猪牛羊肉产量       34.3万吨             -0.4

其中:猪  肉     30.9万吨             -2.8

牛  肉     3.O万吨              32.7

牛奶产量           8.2万吨              6.9

禽蛋产量           l7.4万吨             -3.8

绵羊毛产量         5323吨               7.0

大牲畜年末头数     274.5万头            -3.6

其中:牛年末头数   154.l万头            -3.8

猪年末头数         416.1万头            -13.5

羊年末只数         151.9万只            6.3

渔业生产发展较快,全年水产品产量为4.5万吨,比上年增长l7.5%,市场水产品供应状况进一步改善。

农业投入增加,生产条件有所改善。年末全省农业机械总动力为53.5亿瓦特,比上年增长1.2%。农村拥有大中型拖拉机4.1万台,比上年末增长4.6%;拥有小型及手扶拖拉机14.3万台,比上年末增长24.7%;全年农业机械化作业面积达2186.2万亩,占全部耕地面积36.8%,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量)为67.7万吨,比上年增长11.5%。农村用电量为14.9亿千瓦小时,比上年增长17.O%。但农用载重汽车和排灌动力机械均有下降,农用载重汽车拥有8441辆,比上年下降3.6%;排灌动力机械6.9亿瓦特,比上年下降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