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岛市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建筑业稳步发展。全年建筑业实现总产值26.8亿元,比上年增长18.9%。 五、交通运输、邮电 交通运输保持平稳的发展态势,城乡公路网络建设日趋完善。全年共完成公路交通建设项目82项,总投资6830.7万元。新改建铺设黑色路面120公里,新改建桥梁52座,1377米。全市公路里程达2890公里,其中公路晴雨通车里程达2585公里。全市乡乡通油路。全市公路平均好路率上升到73.1%。港口货物吞吐量完成390万吨,比上年增长4.3%。 在交通公路建设中,建昌朝青线路改工程、建昌306线马道岭隧道工程、葫六线大北岭隧道工程、龙湾大街南延工程、海辰路高架桥工程以及高速公路五个出口连接线工程等一大批省、市重点工程中,全面推行工程招投标制,为确保工程质量打下坚实基础,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邮电通信事业持续快速发展。随着网络化的普及,以及办公自动化逐步改善,邮电通信事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逐年提升。年内通信邮政业务收入完成7.2亿元,比上年增长15.3%;固定电话达到43.3万部,比上年增长22.3%;移动电话39万部,比上年增长11.4%;因特网户数6.6万户,比上年增长1倍;函件(含专送广告)达701万件,比上年同期增长16.4万件;包裹12.7万件,比上年增长18.9%;随着电信业高新技术的发展,寻呼业市场萎缩。 六、国内、国外贸易 消费品市场继续保持活跃态势。在国家持续扩大内需政策的推动下,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71.5亿元,比上年增长10.4%。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59.2亿元,增长13.7%;餐饮业零售额6.7亿元,增长10.1%;其他5.1亿元,下降8.9%。国有、集体、个体私营经济占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分别为5.0%、1.7%、79.6%。 全市限额以上批发零售商业和餐饮企业共有17家。年成交额在亿元以上的市场6个。个体和私营经济成为国内贸易的主力军,全年实现零售额56.9亿元,增长12.6%。 全年出口商品供货总值完成20.2亿元,比上年下降26.4%。 对外贸易取得新成绩。我市积极参加省里组织的南京、厦门、深圳等各类经贸洽谈活动,举办了葫芦岛市国际经贸洽谈会,共签约项目103个,总投资额35亿元,加强了与省外、国外的经济合作。全年实际利用外资额达3503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7.9%;外商直接投资达346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54.5%。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 财政收支稳步发展,增收节支力度加大。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1.3亿元,增长11.5%。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22.7亿元,增长13.8%,其中基本建设支出1亿元,支援农村生产支出0.7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58.7%和23.0%。 金融形势稳定。年末全部金融机构存款余额261.8亿元,比年初增长9.1%;年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87.7亿元,比年初增长10.9%;年末全部金融机构贷款余额211.8亿元,比年初增长9.3%。贷款结构得到调整,支持生产经营运行情况进一步加强。 保险事业保持较快发展。全年保险费收入3.7亿元,比上年增长20.4%。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3亿元,人身险保费收入2.4亿元。处理保险赔付额1.1亿元,其中财产险赔付额0.7亿元,人身险赔付额0.4亿元。 八、旅游、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和体育 旅游业势头良好。新修复的古城文庙,投入运营的龙湾海滨滑雪场等,成为旅游的"新亮点"。全年共接待国内游客301.5万人次,增长85%;旅游收入13.3亿元,增长52%。接待国外游客1.4万人次,增长149%;创汇371.4万美元,增长48%。 科技事业有新发展。全年共投入科技经费500万元,已完成或按进度正在进行的科技计划项目50项,已鉴定成果32项。当年投产项目16项,创产值1.1亿元,新增利税2292万元,使农业产业增收1.8亿元。深入开展科普活动,大力推动科技创新,专利申报量增长50%。全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实现37.4亿元。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学校1268所,在校学生41.7万人。随着办学条件和教学质量的逐步改善与提高,有9所学校实行"双语"教学,我市年内有7662人升入大专以上普通高等学校,录取率为85.6%;其中本科生3769人,录取率为42.1%,比上年多660人。农村中小学学生辍学率2.8%,比上年下降0.5个百分点。 文化、广播、电视事业健康发展。全市现有各类艺术表演团体3个,文化馆6个,艺术馆1个,图书馆7个,电影院3个,广播电台6座,电视台4座。广播人口覆盖率为96.45%,电视人口覆盖率为95.36%,均比上年明显提高。全年市直共举办各类文化广场活动38次,举行送文化(图书)下乡活动15次,参加人数达450人之多。 卫生事业继续加强,医疗条件进一步改善。年末全市共有医院、卫生院225个。卫生机构拥有床位1.5万张,其中医院病床位0.9万张。卫生技术人员1万人,其中医生0.5万人。 体育事业取得新成绩。全民健身及群众性体育活动广泛开展。今年我市组织参加的辽宁省第九届运动会的18个大项比赛,获11枚金牌;参加的辽宁省二个单项比赛,获2枚金牌;东北三省的二次省际赛事,获2枚金牌;全国交谊舞与中俄远东地区国际标准舞大赛各获1枚金牌。在全国足球甲B联赛中,葫芦岛宏运队取得第六名的成绩。 九、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 城市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三位一体"大城区框架初步形成。6个休闲文化广场的建设,龙湾大街南延工程的贯通,锦葫路、龙潭步行街的改造,东城区基础工程的完工,沿海观光路一期工程的开工建设,使得新老城区的面貌一新。年内市区完成植树36.6万株,城市绿化覆盖率达55.8%,比上年提高4.9个百分点。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1.8平方米,比上年增加1.4平方米。正式进入国家级园林城市行列。城市管理进一步加强,年内大规模清理排除347户、1.3万平方米的违章建筑。 城市功能日趋完善。市区全年供水总量0.8亿立方米,生活用水0.4亿立方米,液化石油气供气量1.1万吨,公共汽车营运总量1400万人次。 环境保护事业继续得到加强。年末全市环境保护系统共有环境监测站7个,获得监测数据13.4万多个。加强对工业企业污染源的治理以及污水、烟气、废渣的"三废"处理,使城区水、空气、近海海域等生态环境得以改善。 十、人口、居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控制人口增长取得显著成效,人口保持低速增长。年末全市总人口270.9万人,比上年增长4‰,其中非农业人口为78.5万人,占总人口的29%;农业人口192.4万人,占71%。全年人口出生率为8.3‰,人口死亡率4.8‰,人口自然增长率3.5‰,计划生育率9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