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市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房地产开发业快速发展。 全年开工的房地产开发企业由上年的58个增加到65个,房地产开发投资42.7亿元,比上年增长46.2%。其中,商品住宅投资32亿元,增长49.5%。全年商品房施工面积452.4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55.9%;竣工面积113.9万平方米,增长37.4%;销售面积138万平方米,增长3%;销售额27.3亿元,增长20.6%。年末商品房空置面积88.7万平方米,增长77.4%。 五、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创历史新高。 全市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53亿元,比上年增长53.5%。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301亿元,增长53.5%;农村投资完成52亿元,增长53.1%。按经济类型划分:国有经济固定资产投资54.6亿元,比上年增长25.5%;集体经济固定资产投资11.2亿元,增长2倍;股份合作经济固定资产投资0.9亿元,下降71%;其他有限责任公司固定资产投资100.5亿元,增长89.3%;股份有限公司固定资产投资16.6亿元,增长2.7倍;私营经济固定资产投资137.7亿元,增长52.7%;港澳台商固定资产投资1.3亿元,下降88.6%;外商固定资产投资1.0亿元,增长4倍;城乡居民个人固定资产投资24.5亿元,增长38.4%;其他内资固定资产投资4.7亿元,增长80.8%。按投资种类划分:建设项目投资290.7亿元,比上年增长57.4%;房地产开发投资42.7亿元,增长46.2%;农村农户投资19.6亿元,增长21.6%。按投资的重点行业划分:用于农林牧渔及水利管理业的固定资产投资9.7亿元,比上年增长2倍;用于工业、建筑业的投资229.9亿元,增长72.1%;用于交通、运输、邮电业的投资6.7亿元,下降23.9%。全年全社会新增固定资产284.8亿元,比上年增长1.2倍,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79.8%。 六、交通运输和邮电通讯业 交通运输业保持较快发展势头。 2008年,全市高速公路里程282.3公里,比上年新增234.3公里。普通公路总里程达13438.1公里,居全省第一位。其中,二级以上普通公路里程达1869.8公里,比上年新增86.8公里。二级以上公路比重达13.9%。全市通油路行政村829个,覆盖率达61.5%。全市共有公路桥梁68584米/2163座,其中大桥以上24377米/106座。本年新建桥梁3172.8米/91座。全年共完成公路客运量3635万人,公路旅客周转量114681万人公里,完成货运量4094万吨,货物周转量194300万吨公里,分别同比增4.3%、6.2%、6.8%和12.1%。完成了木营子大桥、朝青线及支线73.1公里路基路面GBM工程、西半线环燕山湖路改工程、鞍羊线14.1公里黑色路面改造建设、凌热线11.7公里黑色路面建设及建平、凌源、喀左、双塔区4条阜朝高速公路连接线。朝赤高速公路完成路基工程总体形象进度85%。黄河路大桥主体工程完成形象进度80%,引线工程完成形象进度50%。朝阳市客运中心、建平客运站年底已竣工投入使用。建成了北票保国老、上园、凌源前进、建平喀喇泌、喀左羊角沟、朝阳县二十家子、根德等7座乡镇客运站。民航、铁路及地方各部门积极配合,实现了民航通航,珠江路、二其营子立交桥建成通车。竹林路立交桥正在建设中。 邮电通信业务快速发展。 全年完成通信业务总量31.9亿元,比上年增长41.1%,年末程控电话装机容量达到97.3万门,增长6.9%;城乡固定电话装机数74.2万户,增长1.8%;全市移动电话用户147.6万户,增长26.7%;年末互联网用户数达到16.2万户,增长57%;全年发送特快专递35.3万件,增长18.5%。 七、国内贸易 国内贸易快速增长,消费品市场繁荣兴旺。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首次突破百亿元,达到108.5亿元,比上年增长23.8%,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增长20.2%。按经济类型分:国有经济实现消费品零售额2亿元,增长7.7%;集体经济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9亿元,下降2.1%;有限责任经济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1.9亿元,增长13.2%;股份制经济实现消费品零售额3.2亿元,增长57.3%;私营经济消费品零售额实现17.4亿元,增长13.9%;个体经济消费品零售额实现72.1亿元,增长28.8%。按销售地区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实现70.9亿元,增长23.5%;农村消费品零售额实现37.6亿元,增长24.6%。按行业分:批发零售业零售额实现85.1亿元,增长22.8%;餐饮业零售额实现22.5亿元,增长27.5%。 八、对外经济 对外开放工作成绩显著。 全市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502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1.5%,全年出口创汇额35026万美元,增长13.1%。对全市出口贡献较大的企业是凌钢集团、浪马轮胎、金达钼业、飞马集团,全年出口创汇额分别是7337万美元、5612万美元、4881万美元和4464万美元,四家出口企业出口额占全市总出口额的63.6%。域外招商引资完成205.8亿元,增长25.7%;向国外输出劳务1953人次,增长14.5%;全年共接待旅游、访问、从事商务等项活动的外国人、华侨和港澳台同胞 8000 人次,比上年增加3000人次,增长60 %;全市旅游总收入63.3亿元,比上年增长 37 %,其中旅游外汇收入为 464.4 万美元,增长 46.6 %。 九、金融和保险业 金融机构存贷款规模不断扩大,信贷结构逐步优化。 到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495.7亿元,比上年增长23.1%,比年初增加93亿元;其中企业人民币存款余额76.3亿元,增长1.6%,比年初增加1.2亿元。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370.7亿元,增长29.6%,比年初增加84.6亿元。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295.7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9.1%,比年初增加26.5亿元。其中本外币短期贷款余额148.1亿元,比年初增加21.7亿元;中长期贷款余额121.5亿元,比年初减少5.9亿元。其中农村信用社本外币贷款余额71亿元,比年初增加10.2亿元。其中消费贷款余额23.2亿元,比年初增加3.8亿元,其中个人住房贷款余额19.7亿元,比年初增加4.4亿元。 保险业务平稳发展。 全市保险行业承保金额1722.6亿元,比上年增长1.03倍。其中财产险承保金额1201.1亿元,增长1.2倍;寿险承保金额521.5亿元,增长69.2%。全年保费收入16.6亿元,增长67.8%。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3.1亿元、寿险保费收入13.4亿元,分别增长18.8%和85.7%。赔款及给付金额4.2亿元,增长21.5%。其中财产险赔款金额1.8亿元,增长9.4%;寿险赔款及给付金额2.4亿元,增长32%。 十、社会事业 科技事业不断进步。 全年组织实施各类科技计划79项,其中列入省科技计划29项,争取经费1145万元,实施市本级科技计划50项,落实科技经费1200万元。高新技术产品达到92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高新技术产值实现124.84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实现38.45亿元。完成科技成果鉴定56项,技术合同认定30项,专利申请192件。引进国内外畜牧、花卉等6大类216个新品种。制定实施了《朝阳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科技支撑行动方案》,建立科技示范基地7处,推广新技术70多项,培训农民及技术员1.5万多人次。继续实施农民大学生培养计划。进一步完善以朝阳科技信息网、大型科学仪器设施共享及专业服务协作网和科技基础数据库、科技文献资料库、科技专家库“二网三库”为载体的科技信息共享平台建设,发布各类科技信息2500多条。虚拟科学院、常设技术市场和网上技术市场工作取得了新的成效。高新区建设取得新进展,目前已有15个高科技项目达成了入园。 |